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文娛
 
專家對春節提出“現代版”定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石家莊2月13日專電(記者 張濤)在現代文明衝擊下,以祭祀、年糕、花燈等農耕社會産物為標誌的年俗文化讓許多人感覺有些平淡。一些專家指出,應該與時俱進地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重新認識春節的“現代版”定義。

    “春節是傳統美德教化和規範的大課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鄭一民説,春節的內容可分為有形和無形兩個方面:有形的是指張貼的各種對聯、年畫,造勢的鞭炮、鑼鼓等,無形的是指拜年、走親訪友等。兩種形式互相烘托,但實質都是在張揚民族的自豪、自尊、自愛、勤勞、忠孝等品質。人們通過互相拜年,消除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摩擦與隔閡,增進了和諧;通過祭祖,明確了作為家庭成員的使命和職責;通過參與民俗禮儀活動,明辨是非觀念和道德倫理。

    “春節是交流信息、謀劃未來的平臺”,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説,春節期間,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歡聚一起,講述自身、別人的成敗得失,在節慶中進行著大交流。特別是好友和至親之間,還會推心置腹、互相參謀,商討解決困難和苦惱,一同謀劃未來。家長們也會借機以成功者的例子教育回家的後輩。雖然現在通訊工具發達了,但春節期間面對面的交流仍是每個人嚮往的親情聚會。

    “春節是民間藝術的大展演和中國人的狂歡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霍尚德説,春節正值歲末年初,這樣的季節轉換激發著人們的情緒,每年這個時候,各地豐富多彩的戲劇、雜技、花會等活動為這種激情張揚提供了釋放載體。春節給各種民間藝術提供了集中展演的機會,也為藝人們提供了磋商技藝、互相學習的機遇。這樣的文化活動,在全年中是參與人數最多的,節日的歡騰讓人們忘記了煩惱。

 
 
 相關鏈結
· 倒貼福字的傳説
· 新年放爆竹
· 迎春
· 守歲 “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