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4月4日電(記者 周潤健、蔡玉高)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有關專家介紹説,清明節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曆史。
據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它在春分後半個月,此時春色已濃,陽光明媚,楊柳垂絲,綠草如茵。由於氣溫漸漸升高,正好是農耕農忙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按照古人“冬至百六日為清明”的説法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
由於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久而久之,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