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5月16日專電(記者 俞儉)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創排的童話人偶劇《睡美人》,將於今年國際兒童節期間在武漢劇院首演,獻給孩子們一份精美禮物。15日,來自武漢市常青小學的10多位“小記者”率先品嘗了這道“文化大餐”。
“小記者”們在人民劇院觀看《睡美人》聯排後,走上舞臺採訪,與演員們現場交流,對演員技藝、偶型設計、劇情故事等表現出極大興趣。“表演時要掌握一些什麼技巧?”“小鳥的翅膀不停地扇動累不累啊?”“黑衣仙女,你喜歡這個角色嗎?”演員們都一一回答了“小記者”的提問。
由於戴著偶型,表演不方便,又看不見,演員都很吃力。公主扮演者對“小記者”説:“演出時的確很累,但看到你們高興的笑臉,贏得你們熱烈的掌聲,再累也是快樂的。”
《睡美人》劇目主創賴毅稱,該劇在講述神奇、美麗的童話故事中,培養孩子的愛心和互助精神,教會孩子們分清善惡,寓教于樂,加上偶型奇特誇張、服裝華麗,舞美燈光精美,肯定會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歡迎。
◆“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由來 ◆
“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也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為爭取兒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權利而鬥爭的日子。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舉行第一次國際大會,發表了有關兒童福利問題的原則以後,一些國家先後有了兒童節的規定,如美國定為10月31日,英國定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我國兒童節,早期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據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設立的。新中國成立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廣大少年兒童也成了國家的小主人,為了培養廣大兒童的國際主義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4·4”兒童節,將6月1日作為我國的兒童節。與“六一”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少年兒童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許多公共娛樂場所特地為孩子們免費開放,各機關、團體、企業在這天還向本單位職工的子女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饋贈禮物,這是孩子們最愉快的一天。
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兒童的未來,保護兒童的權益。聯合國1990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我國是參與制定國和簽約國之一。在批准《兒童權利公約》的同一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對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中國立法、司法、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都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分別設有負責婦女兒童保障的立法和監督機構。國務院下設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和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維護兒童權益的保障工作,為兒童辦實事。(背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