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3月17日專電(記者范迎春)最近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儘管國家嚴令限制各類針對中小學生的收費競賽活動,但是目前類似的活動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相關人士分析説,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廣大家長熱衷參與。
大慶市教育局副局長閆傳學説,中小學校對各類收費競賽活動“卡”死之後,另外一些渠道打著“素質教育”旗號的競賽活動仍時有出現。類似的競賽活動純粹以營利為目的,脫離教學實際,對中小學生成長並沒有積極作用。比如一些競賽活動不問參賽者水平,只要交納一定數額的報名費就可以參加,預先設計好評獎比例,獲獎的“水分”很大。
閆傳學説,許多家長有“望子成龍”的思想,想通過參加競賽驗證子女的學習成果,其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許多競賽活動結果既不能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也與素質教育不沾邊。參加競賽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也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産生負面影響。毫無意義的獎牌和證書,反而會使孩子對自己産生錯誤認識。
據了解,大慶市教育局最近下發了進一步規範中小學競賽活動管理的通知,重申原則上不得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競賽活動,經教育局批准的各類競賽活動須遵循學校與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舉辦各類競賽活動一律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許收取活動費、報名費和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相關資料、書籍和商品。
閆傳學説,抵制“競賽教育”需要家長走出誤區,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配合學校對學生開展規範的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同時,教育部門也將繼續對諸如科技創新、電腦製作等方面的競賽活動給予積極支持,真正起到促進提高學生智力水平和綜合素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