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光明日報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共寧波市鄞州區委共同主辦的《三字經》(修訂版)首髮式4月2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三字經》修訂工程總顧問許嘉璐、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湯一介、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張立文、《三字經》修訂工程編審委員會主任傅璇琮、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徐岩、本報總編輯茍天林、中共寧波市委副書記唐一軍、鄞州區委書記壽永年等參加了會議並講話。他們認為,此次重新修訂,對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首髮式上,修訂工程總顧問許嘉璐表達了由衷的期盼:“期盼《三字經》發行好,使其逐步相對寬鬆地進入學校,讓人們自願、自發地學習這一普及讀本;期盼《三字經》能夠‘走出去’,讓遍佈全球的240多個孔子學院的學生都能感受這一傳統蒙學經典。”本報總編輯茍天林向為此次《三字經》的修訂、出版做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有關單位和廣大讀者表達了真摯的謝意。
會上,北京大學哲學系湯一介教授,引用孔子在《論語》中的論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進一步闡述了《三字經》修訂工程對於當代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中共寧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壽永年指出,這次修訂工程,對於像江浙這樣的經濟發展較快地區,如何進行文化建設,如何使“兩個文明”實現協調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啟示。今後在這個方面鄞州區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首髮式上還舉行了贈書儀式,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國家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的有關單位贈送了《三字經》(修訂版)。
《三字經》世傳為南宋著名學者、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王應麟所著。它自宋末元初誕生以來,歷經元明清以至民國,迄今已有七百餘年曆史,在中國傳統蒙學教材中最有影響,為歷代學者所推崇。《三字經》不僅對本民族、本土文化影響巨大,並且很早就跨民族、跨國界傳播。1990年秋,《三字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世界兒童道德叢書》,向國際社會廣為推介,成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産。《三字經》自南宋末年成書之後,後世對它進行註釋訓解、重訂、續補、改編、倣作的工作一直就沒有中斷過,如歷史上曾出現過《節編三字經》、《廣三字經》、《演三字經》等等。
2007年11月8日,光明日報《國學版》刊出《重新修訂〈三字經〉啟事》,標誌著此次《三字經》修訂工程正式啟動。修訂工程編委會主任傅璇琮指出,此次修訂“既要充分尊重專家意見,也要廣泛吸取人民群眾的智慧”。修訂工程向社會公開徵求修訂意見,並由著名學者組成編審委員會對讀者的意見進行篩選和修改。根據對《三字經》修訂徵文專用電子郵箱的統計,去年11月上旬到今年2月中旬,共收到480余封徵文作品,為修訂工程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4月初,《三字經》修訂工程編審委員會根據廣大讀者的意見,最終形成定稿,並交付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此次《三字經》(修訂版)同時出版兩個版本:一個是文化讀本,面向熱愛傳統文化的廣大讀者;一個是面向廣大中小學生的學生讀本。
《三字經》(修訂版)以明朝趙南星本為底本,修改、調整之處共計49句,採自徵文作者作品共12句,餘下均採自王相、賀興思、章太炎本。修訂版對修改和調整的字句都在註釋中作了詳細的註釋。除了此種詮釋外,還對一些典故、人事註明了出處,並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整個注譯工作注意了普及與專題講解的有機結合,方便廣大讀者閱讀。(記者 豐捷、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