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5月3日專電題:青年節放假,“五四精神”如何更好傳承?
新華社記者馬揚、陳雍容
近日,國務院法制辦發佈通知,“五四”青年節14歲至28歲青年將放假半天,根據這一規定,3億多青年可以在每年5月4日享受半天假期。消息一經發佈,立刻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有人質疑措施的執行力度,有人困惑到底該怎樣放假,更有人擔憂這個假期能否承載對青少年的關愛,傳統的“五四精神”該通過何種方式在假期裏更好傳承。
“五四”放假:偷得浮生半日閒?
期待歸期待,但大多數人對這個首次到來的“五四”假期沒有確定的概念,而對於放假的意義更是莫衷一是。
孫侃是一名私企職員,他聽説“五四”可以放半天假的消息後表示沒什麼感覺,“不知道會不會放,也不清楚放假有什麼更多的意義。”他説,他們部門有一半員工都在可以放假的年齡內,然而大家都對“五四”假期很淡然,“我不清楚這半天的假期對我們年輕人來説意味著什麼,對於‘五四’青年節,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學校中過的那幾年,現在,這個節日離我似乎很遠了。”
事實上,像孫侃一樣心理的人並非少數。近日,記者在長春街頭對一些年輕人進行了一次隨機調查,在被問到“五四”的由來時,雖然不少人能説出起源是“五四運動”,但具體“五四運動”是怎麼回事、“五四精神”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卻很少有人能説上來。而當被問到“五四”假期打算怎麼過的時候,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上午放就多睡半天懶覺,下午放就出去逛街”。而對於能不能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近一半的人的回答則是“沒想過”“單位不組織就不會去做”。
熱議中的冷思考:“五四”究竟該咋過?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對“五四”放假本身展開了熱鬧非凡的議論,但輿論的焦點似乎更多地集中在究竟該將休假者的年齡定位在多少歲方面,而對青年節的象徵意義能否因此得以延伸探討得卻不多。“五四”青年節難道僅僅意味著放假嗎?
放假規定頒布後,吉林省一名叫葉志軍的職員説,對於已經法定了的傳統節日和中國特色節日來説,除了把時間當作“利市”派發,是不是也該宣揚這些節日特有的內涵?換句話説,是否應該把節日具體化和形象化,免得千篇一律地節日假日化。否則,恐怕若干年以後,除了放假,很少再有人提及節日的來歷。
一些人認為,如果這一節日缺乏“五四”的內涵和實質,僅僅鎖定在放假和休息上,將會是對青年節的誤讀,也會背離當初設立這個節日的初衷。
青年節,“五四精神”該如何傳承?
究竟該如何更好地讓“五四精神”在社會發展中得以傳承?一些人認為,“五四運動”不僅屬於青年,參與者也不只是青年,其歷史意義與影響屬於整個國家和所有的人。將重要的歷史日子設定為公眾假日來紀念,在其他國家並不鮮見,通過這一種強調,提醒整個社會不要忘記關注某一個群體,同時給這個群體向社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公眾心裏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其意義將遠勝過半天休假或一些微小的物質刺激。
吉林大學社會學教授田毅鵬認為,“五四”青年節本身是一個紀念意義大於休假意義的節日,是青年人集體行動的符號,放假反而會讓年輕人失去部分集體行動的機會,回歸到家庭或是個人層面。從這個角度而言,放假對於“五四精神”傳承的意義不大,我們應從更好的角度尋找這一精神內涵的傳承方式。
很多人也認為,“五四”應該被賦予更多的內涵和價值,應該在“放”的基礎上再“抓”一把,幫助或提供一些條件和機會,引導學生度過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五四”,讓“五四”節日成為一個有青年人特色的個性節日,讓“五四”成為青年人唸唸不忘的值得回味的假日。
事實上,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一個“五四”假日,很多地方政府和學校已經開始行動,組織一些活動鼓勵年輕人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吉林省團委將在5月4日當天在長春組織以“傳承五四精神,心繫08奧運”為主題的萬人長跑活動。屆時,來自吉林各大高校、企事業單位、省市級機關等近萬名各界青年將組成不同的方隊參加這次活動。東北師範大學團委將會在5月4日一如既往地組織志願者活動,並舉辦一些徵文、文藝演出等綜合性活動。
吉林大學團委的韓月波老師表示,今年開始實施的“五四”半天假期是一個很好的組織青年活動的機會,因為以前的“五四”往往淹沒在“五一”長假裏,學生們或回家、或打工、或旅遊,不利於組織大型的活動。韓月波説:“雖然這次放假有些突然,但我們還是會策劃一些學生活動,利用好這個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