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0月6日專電(記者 周潤健)10月7日是重陽節。重陽正值深秋,暑氣漸消,天高氣爽,秋風徐徐,正是登高遠望的好時光。自古以來,在我國許多地區,每到重陽節,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在頭上、帽子上插上菊花,拎著盛滿茱萸的袋子,成群結隊地登臨高處,盡情玩賞。那麼,為什麼要在重陽節插茱萸呢?
天津市社科院羅澍偉研究員解釋説,茱萸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又名“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藥用植物,可治霍亂,根可殺蟲,具有潤肝降燥、溫中下氣、除濕解鬱等功能,古人稱其為“辟邪翁”,傳説它有辟邪神功,佩戴它可以驅除各種寒熱風濕邪氣。這種植物有濃烈的香味,它具有的那些驅蟲、除濕、逐風邪、治寒熱等功能,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大有益處。晉代周處《風土記》中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避除惡氣,以禦初寒”的記載。
專家説,重陽節佩戴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已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災避難,或佩戴在手臂上,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和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茱萸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