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0月12日專電(記者張琴)重慶市首次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會議日前舉行,總結了近年來的保護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了工作任務和目標。
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獲悉,在此次會議上,重慶市決定於2009年徹底摸清“非遺”家底,編制《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分佈地圖集》《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體系項目彙編》和《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數據庫》。會議要求通過落實傳承經費,對代表性傳承人傳習活動給予支持,推進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機制建立,促進“非遺”名錄項目可持續發展。在産業互動和投資方面,重慶市將採取多元化策略,吸引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開放性拓展保護路徑,找準“非遺”與旅遊、科技等的對接點。
此外,根據會議要求,重慶市還將利用“文化遺産日”和民族傳統節日,配合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調整,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宣傳和展示“非遺”,積極推進“非遺”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在繼重慶市九龍坡走馬鎮民間故事、梁平癩子鑼鼓、萬盛金橋吹打、巴南接龍吹打、銅梁龍舞等進入中小學課堂之後,逐步將民歌、民樂納入中小學音樂課,將年畫納入美術課,將傳統技藝納入手工課,使中小學生認識、了解和喜愛“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