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13日專電(記者周潤健)今年的“伏天”將於14日登場,民間説的“數伏”正式開始了。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人們常説“熱在三伏”。那麼,“三伏天”為何最熱?天文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説,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陽光接近直射的日子,但由於夏至時,地表濕度較小,地面吸收的熱量晚上會散發一大部分,所以並不是最熱。而進入伏天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也就最熱了。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幹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
天津市養生專家張東生介紹説,“三伏天”裏,高溫天氣易使人體生理活動和外界的平衡遭到破壞,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不穩,神經反射變得遲鈍,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焦躁,致使情緒中暑,出現夏季情感障礙症。
為安然度過“三伏天”,專家們提醒説,公眾應多食用些防暑降溫且清淡的食品,例如綠豆湯、冬瓜湯、綠茶、西瓜等。此外,盛夏時節,人們避暑納涼時要適度,切務貪涼。另外,為了防止暑氣入心,導致上火,要保持樂觀的情緒,要善於放棄和忘卻,注意戒躁戒怒,做到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