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2月11日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紅紅火火的春節,除了貼春聯、貼窗花的同時,人們還喜歡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那麼,為什麼春節要貼“福”字呢?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福”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字,為手捧酒罈、把酒澆在祭臺上的樣子,是古代祭祀的寫照。古人祭祀總是以祈求達到希望為宗旨,因此“福”是古人祭祀時的希望。
那麼“福”具體又指的是什麼呢?古代歸結為五個方面,謂之“五福”,即壽、富、康寧、攸好德和考終命。用現代的話説就是長壽、富有、健康、崇尚美德和得其善終。
王來華指出,“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福氣”和“運氣”,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表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民間還有把“福”字倒過來貼,意為“福到”了。
民俗傳統中,倒貼“福”字主要在兩種地方。一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於水缸和垃圾箱裏的東西要從裏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裏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這種做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來抵消“福去”,用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另一個地方是在櫃子上。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裏、屋裏和櫃子裏。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説,在民俗裏,不是説所有“福”字都要倒貼,尤其是在門上。大門上的“福”字應當是正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是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應當端莊大方,故應正貼。如果在門上倒貼“福”字,頭重腳輕,便不恭不敬,有悖于中國門文化與年文化的精神。如果隨意以倒貼“福”字為趣事,是輕率地對待我們自己的民俗文化,因此,應當正確地看待和對待倒貼“福”字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