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7月12日電(記者來建強)福建省高招辦7月11日發佈招生警示説,每年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期間,社會上總有一些人,利用部分考分相對較低的考生和家長企盼上好大學的心態,施展種種騙術,進行招搖撞騙,從中謀利。歸納起來,近年來有五種招生詐騙最為流行:
一是謊稱與某高校有熟人,有“關係”,能夠拿到 “內部指標”“機動計劃”等,讓家長“先付定金後入學”,騙得定金就逃之夭夭。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偽造印信證件和錄取通知書後,假冒某某高校網站,設立虛假諮詢處和諮詢電話等,進行異地詐騙活動。
二是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和開放教育等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矇騙考生及家長。由於不少考生和家長對我國現行的各種高等學歷教育形式缺乏全面、系統的了解,無形中給了招生騙子以行騙的機會。家長花錢後,的確拿到了所謂的錄取通知書,但入學後才知道上當受騙了:就讀的不是經過教育部註冊認證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專科專業學籍,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教育學院等。
三是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聲稱可錄取分數較低的考生,花錢即可上大學,讓家長誤以為自主招生就是學校説了算。還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定向、委培之名,向考生和家長許諾可以降分錄取,騙取定向培養費。
四是謊稱“地方委培生”或“自費生”,向考生及家長收取數額不等的“培養管理費和服務費”。有的不法分子採取偽造軍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矇騙考生或家長,同時聲稱軍校為特殊類型招生院校,可以不經過統一的招錄途徑錄取考生,從而更具迷惑性。
五是利用錄取信息進行欺騙。高招錄取期間,有些騙子利用家長和考生提供的考生號,在招生錄取現場諮詢點查詢或通過招生工作人員了解考生投檔軌跡,本屬正常投檔和錄取的,卻向考生家長謊稱是由於他找朋友、花錢疏通關係才能被錄取,借機向考生家長邀功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