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2日從國家博物館獲悉,歷時3年半,投資25億元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已全面竣工,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計劃於今年3月底重新開放。
作為“十一五”期間我國重大文化建設工程項目,改擴建後的國博建築面積由過去的6.5萬平方米增加到近20萬平方米,800-2000平方米展廳達到49個,其中包括為舉辦國際展覽而開設的亞洲廳、非洲廳、歐洲廳、美洲廳。去年2月,國家文物局將39萬餘件文物劃撥給國家博物館,使其藏品數量超過105萬件。建成後的新國博已躋身於世界重要博物館行列,它不僅僅是一個展覽場所,還是公眾進行高品位文化享受的重要場所,將為我國乃至世界各國觀眾帶來無與倫比的精神享受。
據了解,作為重新開放的首個展覽,“啟蒙的藝術”展是國博與柏林國家博物館、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等德國三大博物館聯合舉辦,屆時德國各重要博物館收藏的大量知名大師作品及藝術瑰寶將與中國觀眾見面。
記者還從國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長處獲悉,國博新館將常設一個意大利展廳。宋新潮透露,2010年10月上旬,中國與意大利正式簽定協議,在中國的新國博設立意大利展廳,展出羅馬時期的藝術精品。根據協議該展廳至少保持4-5年。中方將赴意大利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展品,並對展品的陳列及解讀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與此相對應,意大利將在羅馬的威尼斯宮常設一個600平方米的中國展廳,意方將根據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挑選展品。
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本國文化、讓本國的人更多地了解外國文化,已成為日漸增強的需求。然而,藏品資源的緊張,收藏、擁有後再展出的方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館際合作、國際合作,是博物館事業發展的趨勢,也是滿足觀眾對博物館需求的必然。
目前,國內的一些大博物館在這方面已率先嘗試。比如,故宮博物院與盧浮宮的互展、上海博物館與英國同行合作的《印度文明:輝煌的神廟藝術》展、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博物館舉辦世界文明展等,都是很好的探索與實踐。但是,這些展覽大多以特展的形式出現,展期較短。而即將在新國博落戶4-5年的意大利展廳,則是中國博物館與國際同行合作的又一次新實踐。
陽春三月,去國家博物館看世界文明!(記者 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