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月19日電(記者 周潤健)20日,迎來大寒節氣。民俗專家表示,大寒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又趕上年關將至,所以此時的一些民俗活動“年味”凸顯。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習俗,這項習俗雖聽來簡單,卻蘊涵著前人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入大寒天氣分外寒冷,糯米是熱量比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禦寒作用。
大寒期間,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祭灶節,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習俗。王來華介紹説,傳説,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爺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灶王爺説壞話。常用的灶神聯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
民俗專家表示,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自然就多了些許辭舊迎新的意味。因此,在大寒節氣中,除順應節氣幹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民俗專家表示,大寒時節這些趣味盎然的民間習俗,體現了人們在新的一年追求幸福生活和身體健康的美好情感,也給我國的民間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