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2月6日專電(記者胡靖國 王寧)“孩子們很多都是小黃毛,身高也比城市孩子低2-3厘米。”山西省婦聯兒童部部長申莉萍曾在山西大同天鎮縣調研,“不少孩子還是背著小米到學校換主食,吃得就是鹽水菜。”
目前,包括天鎮縣在內的山西21個縣被國務院納入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試點工作啟動後,這21縣的所有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每天可獲中央財政3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原來享受“一補”(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學生,還可以同時享受營養膳食補助。
山西此次列入試點的有21縣、覆蓋4個地市:即呂梁市興縣、嵐縣、臨縣、石樓縣,忻州市五台縣、繁峙縣、靜樂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大同市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大同縣,臨汾市吉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汾西縣。
6日中午,山西嵐縣大蛇頭中心小學孩子們的午飯是土豆燴菜和饅頭,“孩子們平均伙食費是每天5元錢,一天三頓只有中午有蔬菜肉類。”校長薛克強告訴記者,雖然3元的膳食補助還沒下達,但他已經盤算起了怎麼改善學生飲食,“想早晚加些涼菜、小菜之類的。”
薛克強説,500元的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年底一次性發放給學生,但往往被學生父母拿去補貼家用,“希望3元的膳食補助能讓孩子吃的更好。”
“還有更多的學校的廚房設施需要改善。” 基層教育人士反映,除了3元營養膳食補助外,他們希望能夠完善學校食堂建設、改善師生就餐條件。
雖然山西有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基礎教育專項工程,但多偏向體育、電教等教學基礎設施,廚房建設及廚衛設施是短板。
據介紹,山西之前在實施校舍安全過程中,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以配套,例如山西廣靈縣就建成了“教學樓、宿舍樓、餐廳、活動中心”四位一體的校舍模式。
“總體來説,農村學校就餐條件還很不均衡。”山西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山西省教育廳將會督促、激勵地方財政加大對農村學校就餐條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