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4月26日專電(記者 艾福梅 陳瑩)記者從25日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獲悉,寧夏將建立健全高校專業動態調整和預警、退出機制,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大學畢業生,提升其就業創業能力。
自治區教育廳黨組副書記房全忠説,各高校要結合全面實施國家和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的要求,超前部署戰略性新興産業等所需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工作。根據社會需要及自身優勢和特點,及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對就業率低的,要適當減少數量;對國家和自治區亟須的,要逐步增加數量。
據了解,2012年,寧夏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2.5萬人,是歷年來畢業生總量最大的一年,就業總體形勢較為嚴峻。
針對此,寧夏提出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除建立健全高校專業動態調整和預警、退出機制外,還將進一步落實實踐育人的機制以及建立並完善就業狀況對高等教育的反饋機制。
房全忠説,高校要加強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的溝通協作,共建實驗室、實訓基地、實習基地、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在教學中加強實習、實踐、實訓環節。本科院校要全面落實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對實踐教學的基本要求,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比重不少於總學分(學時)的50%。
與此同時,寧夏將進一步加強就業狀況的統計、監測和預警,把就業狀況作為高校招生計劃制定、專業調整、培養方案制訂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育廳將嚴格實行畢業生就業率與高校各類評選表彰、招生計劃和學科專業設置審批‘三挂鉤’,每年9月向社會公佈全區高校各學科專業的就業率,並根據學科專業當年的就業率調整下一年招生計劃。”房全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