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節日>> 法定陽曆節日
 
建黨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13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綜合

    共産主義小組的建立

    中國共産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産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産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説研究會的骨幹。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産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産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産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産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産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産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産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這些共産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産黨”,有的叫“共産黨支部”或“共産黨小組”,它們的性質相同,都是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産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通稱為“共産主義小組”。

    各地共産主義小組成立後,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産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中國共産黨的成立

    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産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資産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由於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産生了無産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到1919年産業工人已經發展到200萬人左右。無産階級的産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産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産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産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準備。

    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4月,俄共(布)西伯利亞局派維經斯基等一行來華,了解中國情況,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産國際東亞書記處。他們先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後由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共同商談討論了建黨問題,促進了中國共産黨的創立。從5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談建黨的問題。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産黨的發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産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黨的早期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産黨,有的則稱共産黨小組或支部,由於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後來統稱它們為各地共産主義小組。

    各地共産主義小組建立以後,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為了廣泛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建黨思想,1920年9月,上海發起組把《新青年》雜誌(從八卷一號開始)改為黨的公開刊物;同年11月,又創辦了《共産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行,這是中國共産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刊。新青年出版社還翻譯出版了《共産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以及多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小冊子。各地共産主義小組又創辦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勞動界》,北京有《勞動音》和《工人月刊》,濟南有《濟南勞動月刊》,廣州有《勞動者》等,對工人進行階級意識的啟蒙教育。在此基礎上,各地共産主義小組積極深入工人群眾,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組織。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後備軍。

    1921年3月,在俄共遠東局和共産國際的建議和支持下,召開了各共産主義小組的代表會議,發表了關於黨的宗旨和原則的宣言,並制定了臨時性的綱領,確立了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計劃,表明了黨組織對社會主義青年團、工會、行會、文化教育團體和軍隊的態度。這次會議為黨的成立作了必要的準備。維經斯基回國不久,1921年6月,共産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産黨。上海黨的發起組在李達的主持下進行了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並向各地黨的組織寫信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選派兩名代表出席大會。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達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産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産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産黨”;黨的性質是無産階級政黨;黨的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産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産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大會選舉産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産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産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説的那樣,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産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于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