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中美經貿論壇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4日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在開放中發展中國金融業

吳曉靈

    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高興有機會同美國各界知名人士共同討論中美經貿發展問題。中國和美國是世界的兩個大國,兩國的友好合作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是中國人民自主的選擇,是中國發展的內在要求促使我們主動對外開放,主動融入世界經濟潮流。開放給中國帶來活力,開放推動中國改革的深化。改革的深化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中國在開放中發展,世界也在中國的發展中受益。

    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也得益於金融業的對外開放。1979年10月,中國改革開放的設計師和領導者鄧小平先生,請榮毅仁先生組建了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這是一個經營範圍廣泛的集金融業與實業為一體的集團公司。它的設立為中國經濟開闢了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利用外資的窗口和國際融資的窗口。此後,中國開始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營業機構、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等等,中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是金融業的改革開放讓中國從以“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為榮的狹隘認識中走出來,學會運用金融工具和國際資金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服務。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負債是一個無奈的選擇。過去,中國人要購買一件較昂貴的物品,往往要存款數月或者數年。如果借錢,會被認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或自己沒有本事。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們曾經以既無內債又無外債而自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經濟交往的逐步加深,中國人的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1979年起,中國政府恢復了中斷20年的外債舉借,當年獲得35億美元國外借款。1981年,中國政府決定發行國庫券,當年發行近49億元人民幣。隨著金融業的發展,貸款消費的觀念也逐漸被中國的普通百姓所接受,日常生活中也越來越離不開金融系統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和便利。1985年,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貸出了第一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截至2005年末,中國國債餘額2.7萬億元人民幣,外債餘額2600多億美元,住房按揭貸款餘額1.84萬億元人民幣。中國銀行業資産已達37.5萬億元人民幣,是中國GDP的2.06倍。

    是金融業的改革開放,讓中資金融機構在市場的競爭中特別是在與外資金融機構的競爭中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外資金融機構也在中國的不斷開放中得到了發展。外資銀行在與中資金融機構競爭中所展示的方法、理念對中資機構起到了示範作用,比如外資銀行開展的中間業務服務、對銀行業務的專利申請、對銀行賬戶服務收費、細分客戶市場以及內部管理中的制衡理念等都對中資銀行改進經營管理理念和方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上海是中國內地金融業最發達的城市,也是金融業開放度最高的城市。但這並沒有對中資金融機構的發展造成影響。上海的中資金融機構基本上是各家銀行盈利水平最高的分行,資産質量最好的分行和金融産品創新最多的分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金融改革的深入,中資機構的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盈利能力不斷增強。中資銀行實現盈利從2001年的232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05年的2532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資銀行的貸款質量也得到極大的改善,不良貸款率從2001年25.4%降到了2005年的9.8%。外資金融機構的盈利從2001年的1.96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4.46億美元。

    中國是一個信守諾言的國家。中國政府按照加入世貿組織協議,按時甚至部分提前兌現了金融業開放的承諾。2005年12月,我們提前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哈爾濱、長春、蘭州、銀川、南寧5個城市的人民幣業務,從而使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從18個增加到25個。在證券業和保險業方面,除尚未開放合資公司從事A股承銷外,中國政府已在市場準入和業務範圍上全面落實了入世承諾。

    目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如要享受中資銀行的業務範圍,入股總比例不能超過25%,單個外資不能超過20%。到2006年底當中國全面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後,這一比例限制只在稅收徵收上有意義,對業務經營範圍的自由度將不再有約束力。

    入世這幾年的實踐表明,儘管這幾年外資銀行的業務增長比率高於中資金融機構,但外資銀行佔全國銀行業的份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2001年和2005年,外資銀行資産佔銀行業資産的比例分別為1.8%和1.89%,人民幣貸款佔比分別為0.35%和0.55%,外匯貸款佔比為14.7%和20.97%。隨著2006年人民幣業務的放開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的比重可能會有所增加。

    到2005年已有25家外資銀行向中國20家中資銀行投資入股(其中有些銀行或投資人入股多家中資銀行)。我們認為在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者主要目的是引入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術,是為了促進中資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對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的監管當局提出了“長期持股、優化治理、業務合作、競爭回避”的原則,在國家保持絕對控股權的前提下增加外國投資人和社會公眾投資者,將會促進國有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銀行改革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人不會危及金融安全。我贊同成思危副委員長的觀點,金融安全是個宏觀概念。金融安全從微觀上講是要保持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不要因個別機構的經營不善而導致系統性擠兌風險;從宏觀上講是保持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保持幣值和匯率的穩定,不出現劇烈的波動,是一國的宏觀調控能力問題。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讓國有商業銀行在國家絕對控股權下變得更健康不會影響金融安全。重要的是我們要在宏觀上把握國民經濟的結構均衡,讓經濟運行機制更具靈活性,讓我們的經濟運行有更強的適應性,否則會殃及具體金融機構的經營。堅持改革開放,理順大體制是金融業長治久安之計。在引入國外戰略投資者的同時引入國內投資人是我們所期待的。這要求我們加快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讓中國的投資人享受中國經濟改革的成果。

    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為世界資本提供了投資機會,使各國投資者能夠分享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利益。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也需要一個相對寬容和相互理解的國際環境。當前國際經濟發展結構失衡,國際油價劇烈波動,以及美國持續的“雙赤字”問題等不穩定因素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也對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中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按照改革開放的基本方針,穩步推進各項金融改革,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努力創造一個中國與合作夥伴雙贏的局面。

    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吳曉靈副行長在首屆“中國金融論壇”上致開幕詞
· 人民銀行: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幅加快勢頭放緩
· 人民銀行公告發行北京銀行成立10週年金銀紀念幣
· 人民銀行建議住房公積金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便利
· 人民銀行通知要求銀行機構建立賬戶跟蹤檢查制度
· 人民銀行公告 發行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紀念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