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5日   來源:陜西日報

依法保護利用國土資源 保障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陜西省代省長 袁純清

    6月25日是第16個全國“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頒布20週年紀念日。今年全國“土地日”的宣傳主題是依法合理用地,促進科學發展。在“十一五”規劃起步之年,認真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規,依法管地,依法用地,依法保護耕地,對於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五”時期,我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銳意進取,奮力拼搏,全省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2005年全省生産總值達到3673億元,人均生産總值超過1200美元,進入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這一時期既是“黃金髮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對資源的需求會迅速增加。我省耕地資源數量不多、質量不高。耕地只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0.6%,現有耕地中坡耕地、旱耕地佔到74.5%,水田、水澆地只佔25.5%。但是發展經濟的緊迫性和經濟後發優勢釋放出來的能量,不可避免地要佔用一定數量的耕地。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好土地資源,既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又節約、集約地為全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必要的建設用地保障,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法保護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好國土資源。認真貫徹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國策,十分節約和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在推動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保證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使人口增長、生産擴大、消費升級適應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相協調。

    堅定不移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我省農業比重較大,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鍵在於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為此,必須依法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使我省的耕地保有量維持在必需的水平。各市、縣政府要對本地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質量負責。在建設用地報批中,要嚴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審查關,禁止隨意調整和核減基本農田保護區的位置和面積。要嚴格執法,堅決禁止和及時查處未批先佔、以租代徵、隨意侵佔基本農田的違法行為,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不降低。同時,要積極探索和解決耕地保護中的深層次問題,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實際的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新機制,逐步實現基本農田標準化,基礎工作規範化,保護責任社會化,不斷提高基本農田管理和建設水平。

    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徵地補償安置制度。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國土資源的關係,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深入調查研究,探索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和徵地補償費支付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徵地補償安置爭議的協調和裁決機制,確保徵地補償安置費用依法、足額、及時兌付到位。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徵地程序,加強建設用地審批後的實施監管,嚴格執行徵地公告制度,確保被徵地農民的知情權和獲得行政、法律救助的權利。凡徵地補償安置不落實的,不得使用被徵土地。

    不斷提高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程度。這是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緩解土地供求矛盾的客觀要求。節約用地,就是各項建設都要儘量節省用地,千方百計不佔或少佔耕地。集約用地,就是每宗用地必須提高投入産出強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化程度。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要著重在提高現有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把節約土地放在首位。堅持以用為先的原則,積極清理消化利用閒置土地,嚴格執行土地閒置滿一年收取閒置費、滿兩年無償收回的法律規定。利用城鎮國有存量土地進行開發建設的,各地可根據實際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促進地盡其利、地盡其用。

    科學合理地保護、開發和利用國土資源,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十一五”時期乃至本世紀頭二十年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政府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以對黨對人民負責的態度,進一步抓好《土地管理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充分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創新意識,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做到保護資源更加嚴格規範,保障發展更加持續有力,維護權益更加切實有效,服務社會更加全面優質,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