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在人民大會堂以召開“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頒獎大會的形式,紀念全世界標準化工作者的節日——10月14日世界標準日。受表彰的標準項目共79項,其中《GB/T18835-2002穀物冷卻機》等一等獎7項,《GB1350-1999稻穀、GB/T17891-1999優質稻穀》等二等獎22項,《GB4915-2004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三等獎50項。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李傳卿在會上強調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的設立具有重要的意義,他認為,“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的設立,有利於調動廣大標準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引導和推動標準化領域的科技進步,使我國的標準化工作更多更好地走向國際舞臺,實現我國標準總體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有利於促進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使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指出,為了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我們必須在大力推進實施技術標準戰略上下真功夫。一要完善標準體系。二要突出工作重點。三要創新運行機制。四要加強宏觀管理。五要抓好隊伍建設。
科技部副部長尚勇指出,技術標準不僅是跨國公司和發達國家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寶,更成為其謀求競爭優勢、遏制競爭對手的利器。基於此,發達國家憑藉其雄厚的資本和人才優勢,不斷鞏固其在知識産權、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優勢,牢牢佔據著競爭的制高點。這無疑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乃至國家安全帶來了巨大挑戰。他認為,對我國在標準創新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人員進行表彰,激勵廣大標準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實施“人才、專利、標準”三大戰略,加快我國標準事業的發展,努力掌握更多的標準制定的主動權,直接關係我國産業競爭力的提高和經濟命脈,是實施自主創新國家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尚勇表示,科技部將進一步密切與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的合作,繼續支持和推動標準創新工作,努力在一批事關我國産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的重大領域掌握更多的標準制定主動權,形成一支規模宏大的標準人才隊伍。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劉平均介紹了我國今後5年和10年兩個階段的標準化發展目標以及實施標準戰略的十二項重點保障措施。即:實現今後5年和10年兩個階段的標準化發展目標。一是在2010年實現基本建成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適應市場的技術標準體系,使我國標準化工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二是在實現第一階段目標的基礎上再經過5年的努力,爭取2015年實現標準總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家用電器、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技術標準的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十二項重點保障措施是: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參與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制修訂的新機制;形成以龍頭企業的專家為主體參與TC、SC和WG新機制;發揮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的作用,提高標準化工作科學決策水平;設立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調動全社會、尤其是企業界標準自主創新的積極性;改變現行企業標準備案制度,重點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企業標準實行責任制審查備案制度;確立團體標準的法律地位,確保標準與知識産權的有機結合,推動技術進步;實行標準化工程師制度;積極推進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細化我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分工,形成2600個左右全國性TC、SC和WG;爭取用3年的時間解決我國標準老化的問題;鼓勵具有自主創新科研含量的標準項目,以科研帶動標準化工作的跨越式發展;整合優化全國標準信息資源,為全社會提供高效、便捷、準確的標準信息服務。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源張院士,受表彰標準項目的單位和代表,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集團公司,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機關和有關單位的負責同志,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京區直屬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等方面負責標準化工作的同志和專家出席了會議。(國家標準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