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核應急指揮平臺日前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已投入試運行。國家核應急指揮平臺的建成,為實現核應急信息化、自動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於加強全國核應急管理、提高核應急響應指揮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核應急指揮平臺設在國防科工委,通過該平臺,可實時監控各核電廠的運行狀況,獲取輻射監測與氣象觀測等實時數據;自動獲取事故報警信息,與省核應急指揮中心、核電廠應急指揮部進行信息交流與事故通報,實現智慧化值班;進行核事故輻射預警預測與後果分析評價;與境外機構和公眾網站有效溝通。目前,該平臺已實現與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嶺澳)、江蘇田灣等三大核電基地應急指揮中心及其所在省核應急指揮中心等端點的互聯互通。
在平臺建設期間,國家核應急辦公室通過該平臺參加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組織的核應急演習,進行數據信息傳輸,有力保障了演習成功。
該平臺有以下特點:一是資源共享,著眼于和國務院應急平臺、相關省及核設施單位對接,相關的事故後果、應急措施、地理信息、隊伍、裝備、物資、專家、技術等資源與信息可以共享;二是輔助決策,動態顯示事故發生發展進程,進行事故後果預測評價,自動生成應急對策與措施方案,自動生成有關報表,初步實現了應急輔助決策支持;三是注重實效,把實現用戶需求與實戰需要作為重中之重,體現應急準備與應急響應兩個階段核應急管理的具體實際。
“十一五”期間,國防科工委規劃進行國家核應急指揮平臺二期工程建設。一是要按照國務院關於應急平臺建設的要求與相關技術標準,充分依託政府電子政務系統和部門信息系統進行建設。二是要做好和國務院應急平臺與省級應急平臺的銜接,充分利用國家核應急協調委成員單位已有的各類應急資源,更加注重核應急管理的具體特點和實際業務流程。三是要重點完成事故後果評價、應急決策支持及指揮系統的實用化,進一步完善數據庫,增加技術含量,逐步實現智慧化。 (巢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