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內蒙古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構築北方生態屏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6日   來源: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部邊疆,橫跨東北、華北和西北,其生態環境,不僅關係全區2390萬各族人民的福祉,而且關係首都北京、華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近年來,內蒙古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把生態建設作為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切入點和最大的基礎建設來抓,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大保護和建設力度,努力構築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

    一、科學規劃和指導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在工作方針上,堅持保護與建設並舉,在局部區域內加大投入進行人工建設,在大面積土地上通過各種保護性措施恢復植被。在工作佈局上,劃分為五大重點治理區域,即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和風沙鹽鹼治理區,京津周邊內蒙古風沙治理區,大興安嶺天然林資源保護區,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草原保護治理區,阿拉善生態自然封育治理區。在工作重點上,全力實施草原生態建設與保護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生態建設重點縣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綠色通道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等“九項工程”。在工作措施上,一是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放到生態建設的重要位置,千方百計解決好水的問題。二是把生態建設與農牧業結構調整、增加農牧民收入、扶貧開發、生態移民等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三是充分發揮科技在生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提高生態建設中的科技含量。四是抓好生態建設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保護與建設。通過不懈努力,全區森林覆蓋率由“九五”初期的13.8%提高到目前的17.57%,8700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6000萬畝農田得到有效保護,1億多畝草牧場恢復了往日生機,全區生態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預計到2010年,全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0%,可利用草原植被蓋度將提高到36.1%,重點治理區生態狀況將明顯改善;到本世紀中葉,形成以大草原、大森林和幾大流域為主體的良性生態環境系統,建成橫跨“三北”的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實現再造祖國北疆秀美山川宏偉目標。

    二、全力抓好生態重點工程建設實

    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內蒙古先後實施了一系列生態建設重點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00多億元,治理沙化、荒漠化面積2.5億畝,有力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植樹造林取得明顯成效。6年間,全區共完成造林、封育、飛播7410萬畝。其中僅人工造林就達4252萬畝,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雙增長。據自治區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顯示,全區森林面積達到了3.1億畝,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858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了12.9億立方米。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得到了緩解。“十五”期間,全區實施綜合治理小流域1000多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2.89萬平方公里。重點治理工程由“九五”期間的4個增加到11個,重點旗縣由15個擴展到60多個。全區有96個旗縣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完成退耕還林面積3657萬畝,其中退耕地還林1383萬畝、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2274萬畝;實施退牧還草項目1.3億畝。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首次出現了減少。全國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荒漠化面積比1999年減少2400萬畝,沙化土地面積比1999年減少730萬畝,多年來首次出現雙減少。五大沙漠周邊重點區域沙漠擴展現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積相對穩定;五大沙地林草蓋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內收縮;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呈現區域性逆轉態勢。

    三、努力促進生態好轉與興區富民的雙贏

    堅持把生態建設與農牧業結構調整、扶貧開發、生態移民等結合起來,努力走出一條生産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路子。在工作中,著力抓好三個關鍵環節。一是積極推動農牧業生産經營方式轉變。根據各地生態現狀,自治區將農村牧區劃分為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優化開發區,因地制宜地選擇符合實際的生産經營方式,引導農牧民由數量型農牧業向質量效益型農牧業轉變。

    2006年底,全區全面實行了禁牧和舍飼圈養;牧區草場全面推行了禁牧、季節性休牧和輪牧,並嚴格實行了草畜平衡制度。積極推進農區耕作制度變革,全區有10個盟市的48個旗縣開展保護性耕作試驗示範。經過近年來的結構調整,全區畜牧業佔第一産業的比重已達到44.9%,農區畜牧業佔畜牧業的比重達到70%。二是大力實施生態移民。對自然條件和生産條件惡劣、已不具備生存條件的地區,採取就近開髮式搬遷、移民擴鎮、插花式搬遷等多種方式,大力實施“圍封轉移”戰略,將農牧民轉移到生産條件較好的地方,發展集約型農牧業,或從事二三産業,減少人口對草原生態的壓力,依靠自然恢復草原植被。到2006年底,全區風沙源項目區移民9.1萬人,遷出區植被覆蓋度明顯提高,部分遷出區植被覆蓋度由1999年的30%提高到70%。三是積極發展生態産業。內蒙古高度重視發展生態産業,編制了《林業産業規劃》,引導廣大農牧民和社會各界參與生態建設,努力實現大地增綠、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大力發展沙産業、草産業。目前,全區從事沙産業的企業達30多家,年創産值10多億元,解決了2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調動了農牧民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形成了生態建設與産業發展良性互動的局面。

    四、不斷完善生態保護與建設保障機制

    一是完善政策體系,保障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有效實施。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制和牧區草原“雙權一制”,實行農田草牧場“用、管、護”和“權、責、利”的統一。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建設與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相結合的有效實現形式,加大農牧民承包土地草牧場的合同管理,落實農牧民進行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責任。加快林權制度改革和完善步伐,全面落實“誰承包、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允許繼承轉讓,長期不變”的政策,吸引各種社會主體投資建設生態,促進資金、技術、勞力等生産要素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流動,逐步建立國家、社會和個人共同投入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機制。二是健全法律體系,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建設成果。廣泛宣傳和深入貫徹國家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等法律,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辦法》、《內蒙古自治區森林草原防火實施條例》等法規,不斷完善森林管護、草原監理、水務監察、漁政管理等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法制體系,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加大對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法律保護和監督力度,使生態保護與建設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三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效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實際需要,組織教學、科研、生産單位聯合攻關,解決生態建設中的技術難題和重大疑難問題。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貢獻率。加快人才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和運用型人才,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不斷提高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四是建立監測系統,提高生態環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森林、草原、水保監測管理隊伍建設,合理佈局監測網站,形成監測網絡。建立生態環境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實現生態環境數字化、信息化管理。充分發揮衛星遙感技術的作用,重點監測森林草原面積、林草植被狀況、丘陵溝壑水土流失狀況,城市大氣質量和森林草原旱情、蟲情、火情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效益等方面情況,及時反饋生態環境發展動態,預報生態失衡的範圍和危急程度,預測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和方向,形成生態環境監測和災害預警體系,為生態保護和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相關鏈結
· 第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內蒙古行宣傳採訪活動啟動
· 內蒙古加大建設污水處理廠投入解決污水直排問題
· 儲波:內蒙古旅遊資源豐富 發展前景很好潛力很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