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山西發佈快速應對突發事件和具重大影響事件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3日   來源:山西日報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政府系統信息報送工作
及快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事件的意見

各市、縣、鄉(鎮)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廳,各直屬機構:

    政務信息是政府決策的基礎和依據牞及時準確報送信息,對於政府快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事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及時妥善處置緊急重大事件,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信息報送、反饋與責任追究工作

    (一)工作目標

    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要建立完善本行政區域內、本系統內可能造成重大影響並涉及公共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報送制度。構建以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為樞紐,融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于一體,左右交錯、上下貫通、高效運轉、靈敏暢通的信息網絡。

    (二)報送內容

    突發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事件;在工作中發現的帶有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國內外、省內外各新聞媒體或互聯網中反映的涉及本地區或本系統的敏感問題、負面報道;人民群眾來電來信舉報反映的有關問題;上級部門通報的有關問題等。具體報送以下六類信息:1、自然災害類。主要包括重大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生物災害、森林火災等。2、重大事故類。主要包括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重大通信、供水、供電、燃氣事故,重大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産事故,重大火災事故,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重要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重大中毒事故等。3、公共衛生事件類。重大傳染疫情和醫、藥源性感染,重大動物疫情,食品安全與職業危害事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醫療事故,較大的預防接種反應等其他較大的醫療衛生事件。4、社會安全類。主要包括參與人數較多的械鬥、遊行、上訪、罷工、罷市、罷課、靜坐、金融擠兌,以及衝擊黨政機關和要害部門,或者堵塞鐵路、幹線公路、城市道路,大型非法宗教活動或者嚴重影響民族團結、涉外及港澳臺同胞等群體性事件;死傷人數較多或影響惡劣的殺人、爆炸、搶劫、詐騙、投毒、制毒販毒、制假販假、縱火等嚴重犯罪案件。5、經濟安全類。主要包括金融安全、物價異常波動、因突發事件造成的能源(煤、電、油)以及生活必需品供應嚴重短缺事件等。6、預警信息類。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敏感事件、事故的預警信息。

    報送內容中,要説明重大情況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經過、原因、危害程度、發展趨勢、應急處理措施及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等,並及時續報事態進展和處理情況,直到事情處理完畢。

    (三)報送時限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事件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於1小時內向事件發生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逐級上報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來不及形成文字的,可先用電話口頭報告,然後再呈送文字報告;來不及呈送詳細報告的,可先作簡要報告,然後根據事態的發展和處理情況,隨時續報。對於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分級標準參見《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分級標準(試行)》,事發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獲知事件發生信息1小時內直接向省人民政府報告,並同時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對於一些事件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或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報送,不受分級標準限制。

    公安、安監等部門以及駐地中央、省屬企事業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將緊急重大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時,要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

    省人民政府要在接到報告後4小時內上報國務院。

    (四)報送方式1、不涉密信息。可通過電話、傳真、外網電子郵箱報送。2、涉密信息。須通過加密傳真、省人民政府辦公業務資源網(內網)報送。

    (五)加強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預警工作1、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應組織力量認真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各市、縣和各部門、各單位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範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加強對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排查調處,認真做好預警報告工作。2、通過政府值班室、網站監控、政務信息等三個渠道收集信息,匯總分析,提供預警信息。3、通過建立社會公眾報告、舉報獎勵制度,設立基層信息員等多種方式,不斷拓寬信息報告渠道。建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預警系統,建立預警信息通報與發佈制度。

    (六)建立信息上報及處置反饋制度1、突發事件信息上報及反饋。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對上述六類突發事件信息進行收集,並根據《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的要求進行分級分類,即時以《值班快報》進行上報。對省人民政府領導的重要批示或口頭指示,值班人員應立即以電話或傳真形式傳達到事發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相關記錄,並及時將落實情況向省人民政府領導反饋。2、日常動態信息報送及反饋。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要建立每日動態信息專報制度。通過信息專網(內網)負責收集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在工作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匯總分析篩選,經分管副秘書長審定後,將深層次、預警性、敏感性信息即時以《省長專報》形式專報省長、分管副省長,秘書長、分管副秘書長,並及時將落實情況向省人民政府領導反饋。3、互聯網(新聞媒體)信息報送及反饋。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要制定網絡動態專報制度、政府網站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制度和方案,設立網上政務信息平臺。指定專人每天負責互聯網和新聞媒體報道的監控監測,收集國內外、省內外互聯網站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涉及山西的重要、敏感、熱點信息,匯總分析篩選,並經分管副秘書長審定後,以《網絡動態專報》形式專報省長、分管副省長,秘書長、分管副秘書長,並及時將落實情況向省人民政府領導反饋。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的網監部門也要將有關信息報省人民政府。

    (七)建立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報送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研究制定本行政區域和本系統信息報送的具體辦法,並將責任落實到崗位和人員。在信息報送工作中遲報、漏報、瞞報、謊報的,或授意他人遲報、漏報、瞞報、謊報的,對其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要按照《山西省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晉政發〔2006〕19號)的規定嚴肅處理。

    二、加強應急管理、處置與責任追究工作

    (一)工作目標

    建成覆蓋全省政府系統的應急預案體系;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構建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突發公共事件預警預報信息系統和專業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管理保障體系。

    (二)應急處置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按照事件類別、級別,省人民政府負責全省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事件的指揮處置工作,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級行政區域內的Ⅲ級(較大)、Ⅳ級(一般)事件的指揮處置工作和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事件的先期處置、現場救援和善後工作。Ⅰ級(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省長和分管副省長要立即趕赴現場親自指揮、部署搶險工作;Ⅱ級(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分管副省長要立即趕赴現場親自指揮、部署搶險工作。1、事發地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單位應急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事發地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要根據預案要求,迅速開展先期處置工作,並按規定及時報告。按照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事發地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負有統一組織領導應急處置工作的第一職責,事發地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第一時間獲得信息、第一時間作出判斷、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第一時間採取措施、第一時間報送信息,保證即時處置的時效性。要積極調動有關救援隊伍和力量開展救援工作,採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災害事件,並做好受影響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現場環境評估工作。應急處置結束後,要及時組織受影響地區恢復正常的生産、生活和社會秩序。

    駐地中央、省屬企業事業單位發生突發公共事件後,由其負責事件的先期處置,其主管部門負責事件的應急指揮工作;事發地人民政府在上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參與配合先期處置和應急指揮工作。2、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處置。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按照省人民政府領導的批示,組織協調事發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相關應急處置力量,進入應急準備狀態,做好啟動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相關專項應急預案的準備工作。3、應急處置的信息溝通與協調。由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牽頭,做好政府與公眾、政府與新聞媒體、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事發地人民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事件動態信息收集、整理及文字材料草擬工作,報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要即時向省人民政府領導提供事態的最新情況,並把省人民政府領導的批示和要求即時反饋到相關部門和事發地人民政府。

    (三)新聞發佈1、新聞發佈的組織和管理。成立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省委宣傳部及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成的新聞發佈工作領導組。組長由省人民政府秘書長擔任,副組長由省委宣傳部分管新聞宣傳的副部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擔任。領導組常設機構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制訂省人民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新聞處置應急預案,建立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輿情收集和分析機制。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要在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的統籌組織下開展,使新聞報道工作緊跟事件的處置步伐和進程,形成正面引導、及時報道的輿論環境。

    由省人民政府負責處置的突發事件,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要及時通知省突發事件新聞應急處置辦公室 (以下簡稱省新聞應急辦),並向省新聞應急辦提供事件的動態信息材料。信息材料應包括:突發事件的時間、地點、事件性質、影響範圍、發展趨勢和已經採取的措施等。同時,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要在事發現場指定專人負責與省新聞應急辦所派人員協調,及時提供後續的事件調查和處置情況,並根據需要,接受採訪。

    省新聞應急辦接到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的通知後,要及時派專人趕赴事發現場,負責接待媒體記者,維護現場採訪秩序;負責撰寫報道稿件,組織報道工作。省新聞應急辦在向社會發佈新聞稿件時,應經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審核。

    由省人民政府專項工作機構或由事發地市、縣人民政府負責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省新聞應急辦按照以上程序組織報道工作。2、新聞發佈的形式。主要包括授權發佈、散發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者採訪、舉行新聞發佈會或記者招待會等形式,通過省和事發地主要新聞媒體、重點新聞網站發佈。3、新聞發佈的內容。主要包括重大自然災害、安全事故、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對於重大政治性、群體性事件,按國家有關規定發佈。4、新聞發佈的範圍。根據新聞發佈內容和新聞發佈意圖決定。5、新聞發言人制度。省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由省人民政府秘書長和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擔任。各市人民政府和省直各部門、各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參照設立新聞發言人,確定的新聞發言人要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和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

    省人民政府新聞發佈會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根據省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的要求組織實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負責擬定新聞發佈的主題,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負責文稿的起草工作,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負責組織邀請媒體記者及新聞報道。

    (四)調查處理1、調查評估。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省人民政府配合國務院對Ⅰ級(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負責對Ⅱ級(重大)、Ⅲ級(較大)突發公共事件進行調查評估。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類別、等級,調查組由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專家組成。對Ⅳ級(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的調查評估由市級人民政府負責。2、統計分析。完善分類分級標準,明確責任部門和人員,及時、全面、準確地統計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發生起數、傷亡人數、造成的經濟損失等相關情況,並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指標體系。突發公共事件的統計信息實行月度、季度和年度報告制度。

    (五)工作要求1、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管理。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要根據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制訂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晉政辦發〔2007〕46號)的要求,制訂或完善本行政區域和本部門的應急預案。對預案要作出詳細的規定,明確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防範措施和處置程序。積極推動應急預案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力爭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相互銜接”的應急預案體系,並做好相關預案的銜接工作。要加強對預案的動態管理,不斷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提高基層應急管理能力。要以社區、鄉村、學校、企業等基層單位為重點,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進一步明確行政負責人、企業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社區或村級組織負責人在應急管理中的職責,確定專(兼)職工作人員或機構。加強基層應急投入和基層信息網絡建設。結合實際制訂各類應急預案,增強第一時間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社區要針對群眾生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發公共事件,制訂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經常性地開展應急知識宣傳,做到家喻戶曉;鄉村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地制宜加強應急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群眾自救、互救能力,並充分發揮城鎮應急救援力量的輻射作用;學校要在加強校園安全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公共安全知識和應急防護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增強師生公共安全意識;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企業要切實落實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和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做到有預案、有救援隊伍、有聯動機制、有善後措施。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和檢查,及時協調解決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問題。3、健全機構。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是全省應急管理工作的常設辦事機構,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和本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各市人民政府要在2007年10月底前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機構,各縣人民政府要在2007年年底前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機構。省有關部門要在2007年9月底前明確應急管理的指揮機構、辦事機構及其職責。各鄉(鎮)、街道、村也應明確應急管理的責任部門和專(兼)職工作人員。4、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各市、縣人民政府要充分發揮公安消防以及武警、解放軍、預備役民兵在搶險救援中的骨幹作用,建立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各負其責、互為補充,企業專(兼)職救援隊伍和社會志願者共同參與的應急救援體系。建立應急救援專家組和專家庫,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專業特長和技術優勢。逐步建立社會化的應急救援機制,大中型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企業要建立專職或者兼職應急救援隊伍,並積極參與社會應急救援。研究制定動員和鼓勵志願者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的辦法,加強對志願者隊伍的招募、組織和培訓。對應急管理系統工作人員要進行經常性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行政能力和業務素質。5、加強技術裝備建設。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建設視頻指揮系統和通信設施,強化培訓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6、加強財力保障。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所需財政負責的經費,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實行分級負擔。省人民政府所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資金,由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經省財政廳審核後,按規定程序列入年度省級財政預算。各市、縣人民政府要做好應急處置工作資金保障。對受公共突發事件影響較大和財政困難的地區,根據事發地實際情況和市級人民政府的請求,省財政適當給予支持。對受突發公共事件影響較大的行業、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及時研究提出相應的補償或救助意見,報省人民政府審批。各級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對突發公共事件財政應急保障資金的使用和效果進行監管和評估。7、加強政府系統值班工作。

    (1)加強對值班工作的領導。重新修訂政府值班室系統值班制度。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要有一名負責同志分管值班工作,落實值班工作人員,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節假日期間,特別是敏感時期,要有單位領導坐班或在崗帶班。

    (2)加強值班隊伍建設。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要選配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的機關在編人員擔任值班工作,並要對值班人員進行培訓。

    (3)加強值班室的硬體設施建設,配備辦公自動化系統,確保報告及時,信息暢通。

    (4)建立和完善值班網絡體系。建立健全覆蓋面廣、反映靈敏、傳遞迅速、處置準確的應急指揮系統。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及值班、帶班領導務必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更換移動電話號碼的,要及時向省人民政府值班室報告。8、建立工作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各市、縣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單位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建立本行政區域或本系統、本單位快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事件的工作責任制度。各市、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和省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和本系統、本單位的突發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事件快速應對和妥善處理負總責。

    突發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事件發生後,事發地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單位對事件處置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其主要領導人負有直接領導責任。事發地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單位對省人民政府的命令和決定執行不力、敷衍塞責甚至阻礙、干涉的,一經查實,對其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按照《山西省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晉政發〔2006〕19號)的規定嚴肅處理。

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相關鏈結
· 山西改革創新研究會舉行成立大會 張寶順等致賀
· 山西:高新技術已成支撐傳統支柱産業“新脊梁”
· 山西召開引深治爆緝槍會議 嚴防涉爆、涉槍案件
· 山西啟動從優秀村幹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試點工作
· 地方政務:黃河洪峰進入山東|山西節能減排出重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