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服務三農“信息直通車工程”助推廣東新農村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4日   來源:南方日報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統籌城鄉發展是黨十七大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未來廣東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所在。“信息直通車工程”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作為廣東解決“三農”問題、培養大批新型農民的重要抓手,其成功實踐無疑是我省新農村建設的有力助推器。

    14日,泛珠三角地區區域科技發展座談會暨信息服務現場會在廣東肇慶隆重召開,剛被科技部認定為全國農村科技信息示範省份的廣東,受到了科技部的高度重視和肯定,並將在現場會上推介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的經驗和做法。科技部副部長尚勇認為“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有四個突出的特色和優勢,很值得學習和推廣,對全國的科技信息服務工作都很有啟發”。

    信息直通千萬家,科技服務新農村。2003年,省科技廳牽頭聯合團省委等10個省直部門啟動實施了“廣東省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四年來,工程建設覆蓋全省一萬個行政村,惠及農民2000多萬,取得了巨大成效。通過摸索創新,“直通車工程”有效突破了“三農”信息服務“最後一公里”的瓶頸問題,深得廣大的農戶信賴。省科技廳李興華廳長表示:“信息直通車工程”是一項最值得重視,最需要長期堅持的工程,要把它當成一項惠農、利農、顧農的事業堅持不懈地抓下去。

    〔工程背景〕

    信息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200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把農村信息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在隨後的工作調研中,省科技專家建議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把疏通農村科技信息,著力支撐解決當前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作為科技工作的突破口。

    基於這個動機和認識,省科技廳迅速集中資源,成立了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領導小組,在多年開展農村信息化試點實踐和對省內外情況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全面啟動了廣東省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工程在側重信息內容挖掘和積累的同時,建設了一個全省統一的多終端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了一支信息員服務隊伍,實現了信息服務平臺和信息員網絡的互補,有效突破“三農”信息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的瓶頸。

    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的建設也不是一帆風順,由於廣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信息化程度與城市相差甚遠,實施起來難度極大,因此外界質疑聲也很大,真正有膽識、有魄力先走一步探索經驗的省市不多。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區的廣東,具備了實施工程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基礎,完全有能力有義務挑起歷史賦與的重任,探索積累更多好的經驗,為全國更好解決“三農”問題服務。於是,這場消滅廣東“農村信息化盲點”的無聲戰役于2003年悄然打響,廣東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走上了以信息化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路。

    〔成效卓著〕

    五個“新”帶動廣東新農村建設

    時隔四年,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積極推動涉農信息在廣大農村低成本、高效率傳播,有效突破“三農”信息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瓶頸,提高了農民收入、農業效益和農民素質,初步走出一條以信息化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路子,已經使2000多萬農民收益,産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具體講,就是以5個“新”帶動了廣東的新農村建設。一是推廣新技術。“信息直通車工程”根據廣東農業特色和需求,提供了大量先進適用的種植、養殖技術信息。二是發展新産業。“信息直通車工程”利用先進信息技術突破時空界限,將廣東大量“養在深閨無人識”的特色農業資源和産品推向全省、全國和全世界,幫助農村和農民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開展特色農産品加工,催生了一批新興産業群。三是開發新市場。“信息直通車工程”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服務,幫助農村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促使採購商相互競價來獲取合理的農産品銷售價格。同時,國內外很多原先無法到達,或者是全新的農業市場,也得到了開發利用。四是培養新農民。“信息直通車工程”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訓體系,帶動了基層信息員、農村技術人員、普通農戶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等的知識和技能更新,大大提高了農業從業人員和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五是開創新生活。“信息直通車工程”開闢了廣東農村和農民融入現代社會的信息大通道,開拓了農民視野,改變了農民觀念,豐富村民文化生活,促進了農村政務公開和社會管理規範化,提升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廣東經驗〕

    一平臺二體系三機制

    “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創建了基於電話、電視、電腦“三電合一”的多元化農村信息服務模式,形成了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較健全的信息員隊伍和專業技術服務隊伍,通過信息採集-處理-積累-推送,使信息服務直通農戶,總結出五種典型的信息服務方式,在省內農村推廣,成效顯著。它的主要內容和模式概括起來包括“一個平臺、兩個體系、三個機制”。

    一個平臺,就是建立綜合強大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目前,“廣東省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綜合服務平臺已經建立了30多個數據庫,建立了涉農網站180多個,擁有1000多萬條信息,信息服務內容涵蓋了農民生産生活的各個領域。

    兩個體系,就是建立健全信息站服務體系和信息員服務體系。一是“直通車工程”以村為單位建立信息站點,形成了突破“三農”信息化障礙的“橋頭堡”。二是建立信息員服務體系,培養和建立了一支層級健全、服務高效、進村入戶的基層信息傳播和信息采編隊伍。目前,全省20個地級市和67的縣(市、區)已經發展農村信息員上萬人。

    三個機制,就是積極創新資源整合機制、市場運營機制和三網合一機制。在資源整合方面,省科技廳聯合省信息産業、農業、教育、勞動保障、衛生、氣象、物價、電信、旅遊等部門建立了農村信息資源交換制度和信息資源共享制度。在運作經營方面,“信息直通車工程”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營的發展機制,較好解決了農村信息化難以持續發展的問題。在信息服務方面,建立了天網、地網、人網“三網合一”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機制,較好解決了農村信息服務模式單一和信息入戶“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通過“三網合一”機制,直通車工程因地制宜地發揮各種信息服務方式的作用。

    〔展望未來〕

    直通車工程任重而道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統籌城鄉發展是黨在十七大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未來廣東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所在。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作為廣東解決“三農”問題、培養大批新型農民的重要抓手,是一項需要高度重視並長期不懈堅持下去的工作。2007年,對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來説,是承前啟後的重要一年。展望未來發展,有二條更值得期待:一是在探索、實踐出符合廣東農村信息發展機制模式的基礎上,工程實施單位爭取儘早在未來三年左右實現贏利,擁有獨立運營、經營、投入産出的能力,進入政府指導引導、工程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二是通過工程的實施,為廣東農村、農民、農業帶來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全方位在提高農民素質、服務新農村建設、提升農業競爭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今後,廣東省將以建設國家農村科技信息示範點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全省統一的“三農”信息服務技術平臺和技術支撐體系,提高網絡服務能力和覆蓋範圍。深入推進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建設,進一步創新機制和模式,將“三農”信息化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更大貢獻。(沈科) 

 
 
 相關鏈結
· 廣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攻農村最迫切民生問題
· 廣東召開全省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座談會
· 廣東東莞出臺新農村建設“五整治”方案
· 廣東下發《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
· 廣東農村信用社5年內將投1500億助推新農村建設
· 廣東召開農村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十一五新農村建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