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汶川地震救災4999米高空首跳勇士李振波返回成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3日   來源:河北日報

    身後是潔白的傘花;身前是災後一直杳無音信的十多萬百姓。5月14日11時47分,從河北省邯鄲入伍的李振波為首的15名空降兵以足以載入歷史的驚人一跳,突入“震後孤島”茂縣縣城,為後續救援打開了一條“生命通道”

    5月14日11時47分,四川茂縣,4999米高空,48歲。他冒著難以預測的危險,第一個跳出機艙,在一直杳無音信的重災區成功著陸;

    7個晝夜,220公里。他帶領14名空降勇士,負重20公斤徒步急行軍,翻越4座3000多米高的山峰,傳回30多批次第一手災情資料,引導機降、空投,及時發現並報告險情……

    “我的家鄉是邯鄲市魏縣德政鎮前小寨村。從軍30年,我任何時候都沒忘記自己是河北人,沒忘記為家鄉爭光。我已平安返回成都,請河北日報轉告家鄉人民放心!”

    5月21日19時,剛剛從救災最前沿後撤的解放軍某部空降兵研究所所長李振波大校,委託筆者通過本報向家鄉父老報告平安。

    這一跳,生死度外驚天地

    “主傘打不開,靠備份傘從4999米高空安全著陸”

    “首長命令我帶隊,我是一個領導,必須帶頭。下面地形複雜,我第一個跳,是為了給大家做示範,壯壯膽。”

    電話那頭,談起8天前的驚人一跳,李振波語氣平靜淡定,仿佛所説的僅僅是他1300多次跳傘經歷中普普通通的一次。

    然而,常年濃霧瀰漫的茂縣平均海拔4000多米,空氣中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這樣的地理氣候條件對於傘兵而言,無異於進入了一個“死亡地帶”。

    無地面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無氣象資料條件,4999米的高度,相當於是在進行一次超出平時訓練高度幾倍的“盲跳”……

    跳出機艙前,戰士們每個人都寫下了遺書。“我們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李振波説。

    2008年5月14日11時47分,朝著大地震後70小時杳無音信的茂縣縣城,李振波第一個跳出了機艙,拉開主傘。

    但是,潔白的傘花沒能出現!

    “我們平時使用的機械開傘器,工作高度只有4000米,所以在飛機上已經給大家講明白,需要自己把傘拉開。可我拉了一下之後,主傘卻沒有張開!”

    李振波馬上冷靜地拉開了備份傘。

    下落,下落……,最終成功著陸。

    按照“空中選片、地面選點”的空降要求,李振波一方面準確選點,一方面引導後續的戰友向自己集結。

    20分鐘之後,其他14名隊員全部著陸,李振波指揮先遣隊向在上空盤旋的飛機報告:地面地形情況複雜,不利於大隊人馬實施高空空降。此時飛抵茂縣上空、已做好跳傘準備的85名士兵,只得隨機返回。

    有關軍事專家介紹,這次超高空傘降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

    這一跳,感天動地驅死神

    “群眾衝上來圍住我,我的眼淚當場掉了下來”

    “群眾哄地一下子從四面八方衝上來圍住了我,很多人哭出了聲,而我的眼淚也當場掉了下來。”回憶起自己落地後的情景,電話那頭,李振波一直從容不迫的聲音第一次有點兒發悶。“我一生都不會忘記這次跳傘,不會忘記這個場面。”

    李振波眼前的茂縣縣城,電力、交通、通訊、飲用水中斷。傷員等著藥品,群眾等著食品,被埋廢墟裏的群眾亟待救援。

    “你們終於來了,我們不怕了!”

    在縣政府門口,面容憔悴的縣長高加軍緊緊握住李振波的手,淚水長流。依靠傘降勇士攜帶的海事衛星電話,茂縣縣委、縣政府第一次與外界取得了聯絡。

    背負著小型衛星站、超短波電臺、夜視儀、海事衛星電話,李振波和戰友們翻越了4座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先後在7個鄉55個村莊偵察災情,向上級報告重要災情30多批次,為指揮部指揮部隊開進和部署抗震救災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一天,兩天,七晝夜。茂縣,汶川,都江堰。

    “走在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山體整體崩塌的場景,巨石一塊接一塊地滾落,轟隆隆的聲響不絕於耳。”李振波説,“只要我們不被砸中,我們就要繼續向前,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帶給更多的被困群眾。”

    一架架滿載救援物資的運輸機飛臨災區上空,食物、藥品、器械源源不斷地從天而降,10萬受災群眾獲得了生的希望。

    這一跳,千錘百煉證英雄

    “離開家鄉近30年,從沒忘記為河北爭光”

    “回到成都後,我們一邊休整,一邊參與組織救災物資空投。也許還會有更艱巨的傘降任務,我們正在待命,時刻準備著。”5月21日,電話那頭,剛剛幫助捆紮了一批空投物資的48歲大校軍官李振波説。

    據説在平時,45歲以上的空降兵,是需要特批才可以跳傘的。對此,李振波解釋説:“45歲後只是可以不再進行跳傘訓練了,只要身體條件許可,還是可以跳的。”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實施傘降,不僅需要過人的勇氣,更需要過硬的技術。”李振波的戰友説。

    李振波1978年從魏縣入伍,很快就成為所在部隊的訓練標兵,2002年出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長。

    他跳過空降兵現有的所有傘型和機型,先後主持的新型傘兵傘等31項科研成果通過鑒定定型或裝備部隊使用;

    他曾提出一種全新的訓練方式,用一種動作、一種姿勢就能保障所有機型、所有傘型跳傘,經部隊推廣普及,效果良好;

    他曾破解了制約我軍空降作戰能力50餘年的重型裝備空投的“瓶頸”問題;

    他曾作為空降空投總指揮,參與指揮了2005年我國與俄羅斯的聯合反恐演習,以及2007年上海合作組織六國反恐演習等大型演習。

    據介紹,我軍新一代傘兵主戰傘就是在李振波的領導下研究完成的;研究成功時,河北硬漢李振波同樣是試跳第一人。(記者 朱艷冰 艾秀廷 本報通訊員 茜秀臣)

 
 
 相關鏈結
· 災難中,我們在一起——燕趙百姓傾情賑災紀實
· 石宗源看望四川地震傷員:到了貴州就到了你們的家
· 駐滇老山主攻團再建新功 廢墟中刨出383名倖存者
· 首批四川災區傷員到達南寧 廣西精心做好接收工作
· 廣西廣大黨員踴躍交納“特殊黨費”支援抗震救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