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晚,國家文物局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論證會在成都召開。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會議由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童明康主持。
參加論證會的專家有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張廷皓、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呂舟、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浙江古建築保護研究院院長黃滋及北京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韓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輪,成都市博物院院長王毅等。參加論證會的領導有,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文物處處長許言、副處長劉洋,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管理局局長徐榮旋,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三處處長杜高翔,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長王瓊、趙川榮等。
首先,單霽翔局長傳達了中央領導關於建立地震遺址博物館的有關批示,並指出建立地震遺址博物館是記載人類發展史上重大自然災難的一種記憶方式,是正視災難、見證歷史,更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時代需要。
其次,單霽翔局長要求地震遺址博物館將以“在廢墟中重生,在磨礪中崛起”為主題,建設成為為全世界第一座完整保留地震原址的災難紀念地與博物館。地震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應堅持原址保存、重點保護、區別對待、生態文化、公眾參與的原則,重點實現見證和展示、紀念和憑吊、科普和教育、科研和發展幾大功能,突出地震遺址展示區、重點保護和展示的遺跡、有特色的博物館(陳列館)、緬懷遇難者地紀念設施、互動性和參與性強的科普中心、向公眾開放的科研中心方面的內容。
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管理局局長徐榮旋代表省文物管理局就地震遺址博物館的規劃論證作了彙報發言。
2008年5月27日下午、5月28日上午,我們兩次召開專家座談會,專題討論“5•12”汶川大地震遺址博物(紀念)館建設方案。來自文化、文物、地震、建設、規劃、環保、國土資源等領域的20多位與會專家,從各自專業的角度對該博物(紀念)館的建設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和初步設想。由於“5•12”汶川大地震影響的範圍大,在博物(紀念)館建設的形式上,應由點、線、面組成,展示“5•12”汶川大地震的歷史面貌。
與會的省內外專家提出:地震遺址博物館要高起點、高規格的進行規劃、建設。著眼于建成世界一流的災難性遺址博物館,為下一步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奠定基礎;確定合理的規劃範圍,將地震中出現的山體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質現象納入遺址保護範圍;新建博物館連同服務功能區應儘量遠離遺址區,與新縣城的建設相結合,保持遺址的完整性、真實性,使其充分發揮緬懷、紀念作用,建設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