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開放的報道贏得了世界的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3日   來源:新聞出版總署網站

    發生在四川汶川的5•12大地震,不僅僅改變了四川人平靜的生活,也改變了世界看待中國的眼光。

    “中國完全變成了透明的”,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鄭永年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指出:“從前,很多人尤其是海外華人要從西方媒體獲取最新信息。但這次,人們則可以從中國的媒體中獲取消息了。西方主要媒體儘管也有他們自己的媒體人在現場,但主要新聞來源則是通過中國媒體。西方媒體第一次驚嘆中國媒體的開放性。”

    對於外國媒體的這種變化,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並不感到驚訝。5月20日,柳斌傑在接受《新華月報》專訪時表示,我國媒體及時、客觀、開放、透明的報道,在第一時間傳達了災區的信息,不僅保持了社會安定,消除了各種謠言、驚恐慌亂的現象,也大大增強了政府的公信力。他認為,中國媒體這一次真正掌握了在世界公眾面前的話語權,它不僅為中國政府和媒體贏得了國際信譽,也讓一些有偏見的國外組織、媒體和政要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難以妖魔化中國。

    柳斌傑説:“有人問我,對於此次有關汶川大地震的報道如此透明有沒有擔心?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説,完全沒有。在這次大地震中,真相之所以能戰勝謊言,真情之所以能感動世界,就是源於信息的公開透明。大量前線記者的辛苦工作,讓人們在第一時間了解了災區發生的情況,他們的行為也贏得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心。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提出要感謝新聞工作者,這是對記者的信任,這也是我們整個新聞出版行業的驕傲。”

    “我非常牽掛災區的人民和身處抗震第一線的新聞記者。”柳斌傑有些動情地説。他曾經在四川工作過8年,多次去過汶川、北川等偏遠地區,非常熟悉那裏的情況。“現在災區的情況依舊很嚴峻,余震、泥石流、即將倒塌的房屋……此外,災區的夜晚是很冷的,許多記者衣著單薄,鞋子也不適合在山區道路行走,腳都磨破了……況且他們都是單獨行動,後勤保障難以跟上,吃飯、喝水都是問題……”

    其實,就在前一天,柳斌傑還親自打電話給部分已奔赴災區的記者,了解他們在一線的情況,並叮囑他們要注意自身安全。而在更早的5月16日,新聞出版總署給一線記者發去了慰問電,近期還要通過其他方式組織慰問活動。細心的署長還特別表示,要給奮鬥在一線的記者送去消毒洗手液,治療感冒、拉肚子的常用藥品,方便換洗的衣物(如T恤衫等)以及其他在災區用得上的物品。

    據了解,目前抗震救災一線約有3000余名中外記者。他們為全國乃至世界架起了通往災區的信息橋梁,溝通了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與災區人民的聯絡,向全世界傳送了中國地震災區所發生的一切。

    柳斌傑表示,通過這次抗震救災的感人報道,國際輿論對中國的看法有了顯著改變。他們第一次驚訝地看到中國政府的應急能力,在處理大震這樣的突發事件時不僅反應快,而且應對措施非常得力;他們第一次發現中國新聞媒體的反應能力,不僅如此公開透明,而且報道內容及時、客觀、準確;他們第一次感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中國政府、中國軍隊和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這種不畏艱險的民族凝聚力感動了世界。當災難來臨時,可以説“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爭相為抗震救災出錢出力,這種精神也讓世界感動,不僅改變了拉薩“3•14”事件以來由於“藏獨”分子顛倒黑白給中國造成的負面影響,而且拉近了世界與中國的距離。

    “除了身赴災區的一線新聞工作者外,還有很多新聞出版行業的幕後英雄,活躍在抗震救災的工作中。”柳斌傑指出,災區新聞出版戰線上的一些工作人員來不及掩埋親友的屍體就投入到新的戰鬥,以自己的努力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重災區的新華書店、印刷廠部分出現垮塌,造成了幾十人的傷亡,財産損失也不少,目前正在組織生産自救,爭取儘快恢復工作。

    新聞出版系統是以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網絡為主的傳媒行業,對於突發新聞的傳播速度也許比不上廣播電視快,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災區不通電、不通信息、廣播電視設施受損的情況下,書、報、刊媒體的優勢反而發揮出來了。新聞出版部門積極組織人力編寫了大量的新聞快報、抗震簡報以及抗震救災小冊子在第一時間發放到災區群眾手裏,及時把黨和全國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信息告訴災區,穩定人心,增強信心,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災情就是命令,一切為了災區,這些要求變成新聞出版戰線的行動。得知抗震前線指揮系統急需大量地圖之後,在總署直接領導下,短時間內趕制了大量災區的地圖,為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開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現在,災區的學生因為地震失去了課本和教輔讀物,我們已經加緊趕印出400萬套,讓孩子們在復課時能用上新課本,讓高三的學生早日恢復備考。”署長這些簡短而溫暖的話,令聽者為之動容。

    “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全國新聞出版戰線在災難面前也紛紛向災區伸出援手,大量捐款捐物,支持災區新聞出版行業的災後重建。撫平心靈創傷的難度要遠遠超過身體的康復,為了讓災區人民儘快從地震的陰影中走出來,作為新聞出版工作者,我們有義務為他們出版更多的好書。”柳斌傑表示,新聞出版總署已經準備在合適的時候,組織作家趕赴災區,與記者一起,將中國人民抗震救災中涌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事跡進行更加充分的採訪與報道,讓更多平凡的英雄走進人們的視線,讓英雄們的精神融匯到人們的心中。

    5月18日,中央電視臺承辦的《愛的奉獻》大型募捐晚會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新聞出版總署作為與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中國記協共同發起方之一,做了大量的幕後工作。

    柳斌傑和其他署領導不僅親自參與了組織、協調工作,帶頭捐獻善款,而且還連夜打電話給重點單位,發起行業內的募捐籌款活動。在他的大力倡導下,新聞出版戰線在晚會上共募捐1.45億余元。柳斌傑説:“出版行業是微利行業,許多企業剛剛轉製成功,或者還處在轉制的艱難過程中,平時讓他們拿出幾十萬元,要比那些利潤不菲的企業集團拿出上千萬來要艱難得多,但在活動籌備過程中,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我們籌集的善款就超過了一個億。新聞出版單位大局意識強,找過的單位都二話不説,100萬、500萬、1000萬……大家一諾即行。這樣的愛心捐助,我是很少見的,真的很讓我感動。這就是危難之時的中華民族精神。”

    柳斌傑認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中國的戰略選擇。開放、透明的抗震救災報道是中國新聞報道方式的改革,既受到全國人民歡迎,世界人民讚許,也是國家有信心、有力量的展示。我們會越做越好。

 
 
 相關鏈結
· 海外媒體積極評價我地震救災工作 救援成效顯著
· 一些海外媒體認為中國安置地震受災民眾反應迅速
· 部分境外媒體記者到四川省採訪汶川地震救災情況
· 新聞辦介紹救災捐贈款物接收、使用和監督情況
· 新聞辦介紹災區基礎設施修復及應急物資保障等情況
· 四川新聞辦解釋對北川縣城實行特別管制的原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