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的“桑拿天”,成都市過渡安置房建設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截至7月10日,全市已建成134500套過渡安置房,距離建設18萬套過渡安置房的總規劃,還差25.3%。
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就目前進度來看,8月1日前完成建設任務絕對沒有問題,“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受災群眾在過渡安置房裏看上奧運會開幕式。”
難題
高溫、潮濕,這些四川人習以為常的氣候特點,卻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建隊員傷透腦筋。氣候不適和水土不服,加上連續一個月的緊張趕工,很多援建施工隊伍都顯得有些疲憊。
由於安置點分散在受災地區的各個鄉鎮,援建材料和設備的交通運輸也面臨困難。成都市建委負責人介紹,全市1200多個安置點,有35%都位於山區。各援建省市長途裝運板材的大卡車長度往往在18.5米以上,根本上不了山間公路。要把板房材料運到這些點位上,需要用小貨車、摩托車甚至人力進行多次轉運。
除此之外,安置點的基礎設施配套也給“決戰八一”帶來一定壓力。按照要求,在安置房驗收交付5天后,水、電、路就必須做到三通。然而在個別山區安置點,水電管網架設難度非常大,給當地政府帶來不小壓力。
舉措
在成都市建委的組織下,6月25日,來自成都市多家建築企業的10000余名建築工人被分成30多支建築隊伍,分赴建設壓力較大、工作負荷較重的安置點,與援建省市並肩作戰。同時,成都市還以“以工代賑”的形式組織部分受災群眾參與到援建中。
成都市建委還採取多項措施推進工程進度。“一方面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溝通和協調體系,提高效率;另一方面督促地方政府為援建做好後勤服務保障工作。”
目前,成都市安置房建設協調小組與援建單位、受災區縣已建立起定期例會制度,市各級領導也與受災區縣建起對口聯絡關係,在水電氣等基礎設施方面建起配套協同機制;針對受援的區(市)縣,市建委還設立專門的聯絡組,針對各安置點的具體問題逐一協調和解決,針對援建隊伍的物資調度、醫療保健、生活環境改善等後勤工作也正有序開展。(夏麗莎 實習生 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