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地震災害保險理賠工作小組會議上獲悉,災區保險機構已全部恢復營業,保險賠付取得積極進展,結案率達到86.4%,學平險和農房保險等重點險種賠付工作基本完成,災區群眾保險意識有所提高。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總結了前一階段工作,反思行業存在問題,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陳文輝指出,在這次理賠工作中,保監會黨委始終正確把握方向和原則,要求行業把依法合規與履行社會責任、把落實保險合同與以人為本緊密結合起來,堅持重合同,守信用,嚴格遵守市場規律,確保了整個理賠工作平穩運行。保險業抗震救災理賠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陳文輝介紹,此次地震中,保險業共有357名員工傷亡,1527家經營機構受損,1.5萬間營業用房損毀。為盡最大可能為災區群眾提供服務,各保險總公司共撥付1億多元專項資金,從其他分支機構籌集帳篷、藥品、發電設備等,在受災鄉鎮和災民安置點設立了485個集保險理賠與便民服務於一體的保險服務站。保險業傾全行業之力支援災區,各公司抽調400多名有醫療背景的查勘理賠專業人員支持災區,保證了地震理賠的及時和有效。
陳文輝認為,保監會黨委高度重視,適時成立地震保險理賠工作小組,在災區現場指導、協調災區理賠工作,加大保險監管工作力度,保證了這次理賠進程整體平穩。理賠小組研究出臺多項地震特別保險服務措施,要求保險機構按照先人後物、先易後難、簡化手續、特事特辦的原則,做到快處快賠。在理賠工作中注意先人員後財産,先個人後團體,優先處理房屋倒塌、學生死亡等媒體關注事故和客戶生活困難、理賠時效需求迫切的賠案;根據出險結果的複雜程度,順序處理死亡、傷殘、醫療等案件;同一類型的責任案件,先簡單,後疑難。在理賠過程中遇到的繳費不同、保額不同或者繳費相同、産品組合不同的情況,各保險公司能夠主動解釋和安撫,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與認同。
陳文輝指出,從目前情況看,儘管保險業積極主動賠付,但保險賠款佔災害損失的比例仍然很低,與全球平均30%以上的水平有較大差距,保險業應對自然災害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相比之下,在美國卡特裏娜颶風造成的損失中,有大約一半得到了保險賠付。如果保險業在巨災後能多分擔損失,就能幫助政府減輕負擔,給予百姓更多補償,保險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就會進一步得到認可。
陳文輝強調,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是大勢所趨。他説,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據聯合國統計,近10年來世界範圍內54次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有8次發生在我國,據民政部統計,1991—2005年的15年間,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累計為27845億元,常年受災人口達到2億多人次,政府的累計救災支出為525億元,災害造成的損失僅靠政府的救助是遠遠不能彌補的。中國應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巨災保險制度,運用市場機制,使巨災風險通過保險的方式向國內外市場轉移分散,減輕政府負擔。
在談到保險經紀人制度時,陳文輝指出,在這次地震理賠中,保險經紀人的作用得到了多方面的發揮。由保險經紀公司安排投保業務的客戶,一般都向保險公司擴展投保了地震險和營業中斷險,可以將本次地震事故中所引起的損失通過保險的方式予以轉移。一方面,經紀人具備風險管理和保險理賠專業素質,能夠促使與其合作的保險公司提高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由於保險公司大客戶多數委託經紀人為其投保,由於有經紀人提供專業支持,大客戶的利益基本能夠得到保障,監管部門就可以將精力主要放在保護弱勢群體上,從而更好地實現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目標。
在談到下一步工作時,陳文輝提出了六點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理賠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思想上決不能放鬆警惕,把理賠服務工作與安置群眾、恢復生産和災後重建工作緊密結合、有序推進。二是要對醫療險、企財險、工程險等賠案重點攻堅。三是要加強公司內部管理,強化分支機構執行力,要向客戶做好解釋説明,尤其是要做好大客戶的慰問安撫、協助救災及相關服務工作。四是要加強基礎工作,把這次地震災害的承保、理賠數據妥善保存、認真研究,為應對今後可能發生的災難做好準備;要完善災難應急機制,加強實際演練,強化應急反應能力。五是要調整業務結構,加大産品保障功能。要通過對這次地震理賠經驗和問題的總結和反思,推出適應群眾需求的産品,優化現有産品結構,特別是擴大保障型産品的覆蓋範圍。六是做好新聞宣傳,提高全社會的保險意識,促進保險業發展。要抓住大災過後的機遇,加快業務發展,加強內部管理,努力將地震災害對業務的影響降到最低。他特別強調,要把這次地震理賠服務中好的舉措形成制度,今後繼續堅持下去,提高保險業服務質量,提高人民群眾對保險業的信任度,促進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另據了解,截至7月12日,保險業共接到地震相關保險報案9.6萬件,主動聯絡客戶14.7萬件,初步核查23.2萬件;涉及被保險人死亡1.03萬人,傷殘184人,醫療3085人。目前已結案13.4萬件,已賠付保險金3.86億元,已預付保險金1.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