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體育總局袁大任解讀中國體育文化:強化軟實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12日   來源:體育總局網站

強化中國體育軟實力可選方案
袁大任

    一、 問題提出:中國在世界體壇缺乏文化影響力和話語權

    北京奧運會閉幕前一天,中國代表團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上宣稱:中國還不是體育強國。此語引來頗多不解:中國在本屆奧運會金牌榜上已是遙不可及的第一名,中國不是體育強國,誰是體育強國?

    此番表態並非故作謙態。

    應該看到,在被中外一致認作是體育基礎的田徑和開展最為廣泛的游泳兩個大項共80多塊金牌中,中國僅劉子歌得1金。在最具影響力的各項大球的角逐中,中國均存在著明顯差距或巨大差距。尤其是“世界第一運動”足球,中國與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一個在大球大項競爭中處於如此劣勢的國家,不好説是體育強國。

    還應該看到,中國體育文化缺乏影響力,中國在世界體壇沒有取得應有的話語權,也不能算作體育強國。

    去年夏天,中國奧委會負責人宴請薩馬蘭奇,席間的一番問答令人難忘且不安。薩問:現在世界上單項體育組織聯合會有六七十個,中國人擔任主席的有幾個?答曰兩個:武術、龍舟,即國際武術聯合會主席和國際龍舟聯合會主席是中國人。薩又問:夏季奧運會28個大項目的國際單項聯合會,中國人任主席的有幾個?答曰零。過去我們有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主席徐寅生和國際羽毛球聯合會主席呂聖榮,隨著徐、呂年齡大退出領導崗位,如今擔任較重要的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主席的中國人,一個都沒有了。

    從表面看,我們現在缺懂體育、會外語、善交際、能勝任國際體育組織要職的高級複合型人才,實質上是我們體育軟實力不強,體育文化影響力不大,中國在世界體壇缺乏應有的話語權。軟實力,從根本上講是文化影響力。

    我們常説與國際接軌,但這個軌是什麼,由誰來定,定得合理不合理,不合理由誰通過什麼方式改善?這與國際體育組織主要負責人顯然有很大的關係。提出這個問題,決非是要搞霸權主義,我們不想向別人隨意發號施令,但也不能聽人任意擺弄。中國體育發展到2008年的新階段,需要的是積極地而不是被動地參與世界體育事務,尤其需要積極參與體育章程與規則的制定,以促進世界體壇更加公平、健康、持久繁榮。這就亟需強化中國體育軟實力。

    這種局面的形成有歷史原因。一百多年前,國際奧委會成立之初有13位委員,1位美國人,1位新西蘭人,11位歐洲人。這就決定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從根基上是西方文化屬性。

    也有現實原因:受傳統狹隘體育觀念的影響,我們對體育的認識往往局限于要抓全民健身,要抓競技成績的提高。而對於強化體育軟實力,提高中國體育文化的影響力,似無深入認識,沒有採取有力的舉措。如今,儘管中國體育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發展,儘管中國在奧運會金牌榜上從第四位、第三位、第二位升至本屆奧運會遙遙領先的第一位,但是,世界體壇以歐美西方文化一元主宰的歷史格局依然沒有改變。這是不容忽視的尷尬現狀。

    二、 中國體育文化具有悠遠的歷史珍貴的特質和先進的發展方向

    人家忽視了我們,我們卻不可妄自菲薄。應該看到,中國體育文化是稀世瑰寶。

    特質1:中國體育文化有與中華文明同樣悠遠的五千年曆史,西方絕大多數國家體育歷史很短,沒辦法和我們比。中國古代體育特點很多,最顯著的特點不外乎兩個,一是提倡健身:“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幾千年來,歷代有識之士都把健身養生當作立業之本,當作天大的事情。二是提倡禮待對方。孔子講:“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射乎。揖而上,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上射箭臺前要相互作揖行禮,比武下臺後要飲酒敘誼,這是中國體育何等高尚的傳統。

    特質2:與奧林匹克運動互動發展,汲取現代文明元素。悉尼奧運會後,歐洲某機構向10個國家,每個國家100人問詢:你心目中的奧林匹克運動是什麼樣子?國際奧委會從所答的一百多個字眼中挑出三個詞概括主旨:友誼,卓越,進步。體現友誼,倡導卓越,促進社會進步,同樣成為中國體育文化的時代特徵。

    特質3:在新中國體育發展實踐中形成的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團結協作、頑強拼搏、遵紀守法”為內涵的中華體育精神,引領中國體育在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在改革開放30年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

    特質4: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培育和弘揚的“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不僅是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成功舉辦的重要保障,還將作為珍貴的文化遺産,激勵引領中國從世界體育大國向世界體育強國邁進。

    特質5:北京奧運會涌現了不勝枚舉非常感人的全新畫面:郎平率領美國女排3比2戰勝中國隊後,全場萬餘名觀眾在惜憾之餘,將熱情的掌聲送給郎平,讚賞她取得了又一個新成就;中國代表團中的法國、日本、韓國籍教練指導中國擊劍、女曲、花遊等項目選手分別奪得北京奧運會金銀銅牌,取得了比其母國選手更為優異的成績;牙買加飛人博爾特三破世界記錄之日,鳥巢9萬名中國觀眾為其高唱“生日快樂”;德國大力士施泰德登上冠軍領獎臺時舉起了數月前因車禍喪生的妻子照片,他堅信自己在決賽中竟能舉起超過自身最佳水準5公斤的成績,是得到了亡妻的祝福!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中國媒體熱情稱頌了此事,北京日報更是在頭版登了大幅照片,而這一天奪得三塊金牌的中國選手的照片卻放在施泰德照片之下,尺寸也小許多。人民日報和北京日報是黨報,這表明我們的執政黨和億萬民眾的觀念都在轉變,都在踐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人文理念,更加以人為本、大愛至上。

    北京奧運會前,上海媒體曾做過兩道題的民意測試。一問假如中國在北京奧運會奪不到雅典奧運會的32塊金牌,能否接受?約75%的受眾表示可以接受。二問劉翔如果在北京奧運會拿不到金牌,能否接受?約76%的受眾表示可以接受。憶及24年前,同樣是在上海,當得知男子跳高世界記錄保持者朱建華在洛杉磯奧運會獲得銅牌之後,一些極度失望的民眾包圍了朱家,罵不解氣,竟砸碎了人家的玻璃。如果説當時的心態是不自信輸不起,當時的愛國情結中尚有狹隘的民族主義,那麼經歷了改革開放,經歷了國力增長幾度翻番的巨變,經歷了北京奧運會的洗禮,中國民眾在更加愛國的同時,正在以更加包容的眼光面對世界,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心態融入世界。

    中國體育文化內涵是深邃珍貴的,發展方向是先進的。

    三、世界呼喚中國體育文化走出去

    1.世界上任何多元文化組成的集合體,如果長期任由一元文化主宰,都不會有持久活力,必將萎縮,走向消亡。由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成的奧林匹克大家庭,同樣面臨著這種歷史風險。因此,悉尼奧運會後,國際奧委會2000委員會作出一項決議:“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不應該由西方文化長期一元化主導,而應該是更加多種的文化之間的大融合。”這是一種呼喚。

    2.1998年諾貝爾獎年會作出的16個結論之一是:“人類要想在21世紀能夠繼續生存發展,應該從兩千多年前中國孔子那裏尋找智慧。”這也是一種呼喚。

    3.近年來,歐美澳洲等有關機構、團體和大學,每年都要主辦多達數十次的會議或專題講壇,請中國學者介紹中國體育文化。這是世界特別是西方急於了解快速進步的中國體育,而發出的呼喚。

    4.薩馬蘭奇先生上述關切的詢問,更是一種直接的呼喚。他期盼中國體育文化走出去,期盼更多的中國體育高級人才走出去,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在國際體壇發揮更大的影響和作用。

    四、中國體育文化如何走出去?

    1.採納薩馬蘭奇先生提出的“學習日本的做法,成立一個專門機構,向全社會選拔吸納高級人才去競選攻關”的建議,增加中國人在國際體育組織中的任職,特別是任主要負責人之職,以擴大話語權。

    2.對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神的中國體育文化,僅靠國家體育總局的學者去研究,遠遠不夠。近年來各地高校研究中國體育文化的熱情很高。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31所高校建立了“體育文化研究基地”。要充分利用各地高校的文化資源和人才資源,團結全國數百位高級人才共同完成研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門類繁多、受眾廣泛的中國體育文化的重任。

    3.面對熱情的外宣邀請,國家體育總局苦於人才少、研究成果少、外事經費不足而失去了大量的外宣機會。建議國家加大投入,組織體育界和各地高校學者以有特色有價值的研究精品登上國際講壇,宣傳中國體育文化,減少西方的錯誤解讀。

    4.今年5月3日開播的美國五洲電視頻道,每天24小時介紹中國,其中體育內容佔相當大的比例。應大力支持五洲電視的體育節目製作,讓更多的美國公眾了解中國體育,了解中國。

    5.美國出版公司、英國牛津大學近期將出版中國體育文化系列叢書,應大力支持這些出版計劃。

    6.體育部門應與文化、民族、教育、旅遊等部門加強合作,利用各方面資源,主辦各種國際性體育活動,下氣力宣傳中國體育文化。近年來,少林寺借助音樂、舞蹈、宗教等非競技體育模式將少林武術推向世界似為成功一例。

    7.要進一步明確中國各項目運動隊參加國際賽事,不僅要完成比賽任務,還肩負著對外宣傳的任務。要加強運動隊的文化學習,培養文明禮儀素養,提高運動隊展示中國體育丰采的水平。

    8.作為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的31所高校中,大部分都有與國外高校合作辦學的項目。應支持引導中外聯合辦學,培養以中國體育文化為研究方向的中國籍和外籍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

    9.創辦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促進國際體育文化交流,使之成為一個品牌。沒有自己的體育文化品牌,很難擴大影響力。

    10.貼近市場,探求新路,把體育文化作為産業做強做大,把偏呈弱勢的中國體育文化培育成為有骨頭的胖子。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運動的基本原則是體育與文化、教育均衡發展。可見,文化之於體育,之於奧林匹克運動,不只是一個工作環節,而是一個需要下氣力協調發展的工作方面。通過提高中國體育文化影響力,強化中國體育軟實力,應該爭取兩個方面的效果:對內,讓更多的民眾享受體育帶給人們的健康、快樂和時尚;對外,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體育,更加了解“和諧發展、和平崛起”的中國,強化中國體育軟實力,為中國體育持久繁榮發展,營造更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相關鏈結
· 體育總局召開深入學習實踐活動調研成果交流會
· 體育總局討論交流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做法和經驗
· 體育總局段世傑再次當選為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理事
· 體育總局官員就謝亞龍是否留任足協領導接受採訪
· 體育總局副局長會見新加坡體育理事會總裁溫仁德
· 于芬對體育總局關於“檢舉門”的表態提出疑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