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準確把握防汛抗旱工作新要求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必須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全面、系統、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始終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防汛抗旱工作的根本指導方針,堅定不移地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突出解決好涉及民生的水利問題,著力推進防汛抗旱"兩個轉變",確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雖然近年來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戰勝了頻繁發生的洪澇、颱風、乾旱等自然災害,將水旱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相比,與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與保障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相比,防汛抗旱的任務還十分艱巨,防汛抗旱的能力還有較大差距,防汛抗旱的水平還亟待進一步提高。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夯實防災減災基礎,完善體制機制,加強能力建設,強化應急管理,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新要求是: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大力推進防汛抗旱"兩個轉變",加快構建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防汛抗旱減災體系,積極探索應對水旱災害的重大舉措,切實強化防汛抗旱應急管理,不斷提高防禦洪澇乾旱災害能力,為確保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繫良好生態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念。防汛抗旱工作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産生活息息相關,是關係民生的重要工作。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我們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將以人為本理念貫穿于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全過程。在預案制訂中,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出發,針對不同洪水和乾旱情況,制訂和落實各種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確保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在防洪調度中,要以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調度工作的最高原則,防洪搶險時堅持先保生命、後救財産,及時發佈預警預報信息,提前轉移危險地區群眾,及時解救被洪水圍困人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在抗洪救災中,要妥善做好受災群眾安置、生活保障、衛生防疫和物資供應工作,確保受災群眾的基本需要。在抗旱救災中,要把保障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放在首位,把保障生活用水安全放在最為突出的位置。
第二,必須始終堅持人水和諧目標。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人與水和諧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落實到水旱災害防禦工作中,要求我們既要考慮防禦水旱災害,又要考慮盡可能消除或減少對大自然産生的負面作用;既要考慮洪水和乾旱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又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與生態環境的影響;既要確定合理的防洪標準,科學安排洪水出路,又要合理利用雨洪資源,著力解決好水資源短缺問題;既要保障生活、生産用水需求,又要滿足生態用水需要。
第三,必須始終堅持依法科學防控。依法防控,就是要加快防汛抗旱立法步伐,進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法律法規體系,在防汛抗旱救災工作中依據法律法規,規範防控程序,約束防控行為,將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科學防控,就是要尊重客觀規律,綜合應用多種手段,科學調度防汛抗旱工程,重視和發揮非工程措施的作用,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減災效益。
第四,必須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方針。要從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兼顧上下游、左右岸,提高我國防禦水旱災害的綜合能力。既要統籌區域和流域,又要兼顧城市和農村;既要統籌大江大河與中小河流,又要兼顧東部、中部和西部;既要考慮江河湖泊平原區的防汛保安,又要有效防禦山丘區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既要保證缺水地區供水需求,又要對水源調出地區給予合理補償。
第五,必須始終堅持推進改革創新。要把防禦突發水旱災害與建立防汛抗旱長效機制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防汛抗旱關鍵環節的改革攻堅力度,通過深化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有利於防汛抗旱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以改革創新的新突破贏得防汛抗旱事業的新發展。要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原則,在大力開展防汛抗旱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對事關防汛抗旱長遠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進行聯合攻關,力求重點突破,全面提升防汛抗旱科技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