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時間2009年2月27日下午,商務部陳德銘部長在倫敦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電視主持人羅伯特•佩斯頓(Robert Peston)的專訪,就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歐的意義、中英貿易關係、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以及中國經濟等問題等發表了見解。以下是訪談實錄:
記者:陳部長,非常感謝您今天抽時間接受我的訪問。據我所知,您率領了近兩百家中國企業組成了中國政府第一次派往歐洲的採購團。您希望這樣一個重要的活動取得怎樣的成果?
陳部長:我希望企業想要買的東西都能買到。
記者:到目前為止和英國企業達成了一些協議了嗎?
陳部長:是的,今天下午我們簽了一些協議。這些協議總金額大概有20多億美金,其中包括飛機發動機、金屬材料,也包括合拍電影、軟體服務等其他方面的一些合作。
記者:為什麼選擇現在這樣一個時間點,為什麼決定現在派遣採購團來購買英國的産品和服務呢?
陳部長:我們這次組團赴歐採購可以説是一次履行承諾之行。這是今年初溫家寶總理訪問貴國時和布朗首相達成的共識,主要目的是促進中英雙邊貿易穩步發展。今年1月份,中英兩國間的貿易下降了21%,這不利於兩國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所以我們就組織推動中國企業到英國來,希望讓企業把想買的東西儘量多買一點。其實有不少商品中國企業本來就是要買的,這次只是把企業家們整合起來,並且鼓勵他們更多地來採購。政府只是搭臺,最終由企業家們決定該買什麼和什麼價格。
實事求是地説,現在簽訂的合同和協議大多是前兩個星期我們推動達成的。採購團的企業這兩天來英國進一步磋商,還會達成很多新的項目。再過一個禮拜,我們還將有一個投資考察團前來探討如何擴大對英國投資問題。今天早晨,布朗首相專門給我寫了封信,表達了他對中國採購團的熱烈歡迎。
記者:聽起來是一系列十分重要的採購,而其背景是英方在英中兩國貿易中有相當大的貿易逆差。據英方統計,去年英方逆差為180億英鎊,前年的數字是150億英鎊。我們了解到,英國對於中國的出口確實是在增加,但中國對英國出口增加的速度更快。那麼,在您看來,在中英雙邊貿易中今後英方的逆差是不是有希望縮小?
陳部長:的確,中英之間的貿易增長很快,雖然英方逆差的規模我們掌握的沒有您説的這麼大,但總體是中國順差,英國逆差。我們處在一個自由貿易的時代,英國對中國貿易形成逆差的根本原因在於雙方的經濟結構不同,因為企業家們都是自願買賣的。中國政府並不刻意去追求這樣的逆差或者順差。我希望中英之間的貿易能夠更加平衡,所以在今後雙邊貿易中間,我們會注意推動企業更多地從英國進口商品,比如説多進口英國的裝備、技術。另外,英國第三産業比較發達,我們鼓勵擴大對英國的服務進口,所以我們這次採購活動隨行的也有媒體和電影業的企業。
每個國家並不需要追求貿易的絕對平衡。衡量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狀況,首先不應只看它和某一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是不是平衡,還要看這個國家對全球的整體貿易是否是平衡的。即便貿易不平衡了也不必太擔心,因為還有其他的國際收入,比如説外匯收入、旅遊收入,關鍵要看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是否平衡,這是最重要的。
記者:中國和英國政府都公開表示要反對保護主義,但也有一些英國企業曾經告訴我,在中國有一些産業的準入實際上也是非常困難的,比如説電信、出版行業。也有一些公司跟我説在中國有些領域存在著壟斷。您是否認為中方應該做更多的工作,進一步對外開放這些領域?
陳部長:你説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有其他一些西方國家記者也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我想説明的是,貿易保護和貿易保護主義是兩個概念。中國和歐盟、英國都是世貿組織的成員,我們都在世貿組織的規則下按照我們對世貿組織的承諾開展貿易。所以每個國家都允許有一些保護的條例,這是世貿組織所允許的。在這些條例的範圍內實行保護,不能算是保護主義。但是如果違背了這些條例而自己擅自採取其他的手段,那就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或者我們共同反對的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和WTO的新成員,服務業並沒有完全開放,但我們向WTO承諾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上的開放已經完全做到了。而且,在世貿組織規定的160個服務業的項目中,我們已經開放了100多個,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中開放最多的。比如您所説的電信業,中國已經承諾在電信增值業務上開放,而且對技術問題持中間立場。中國現在正在推行第三代手機和通訊網絡,我們並不簡單的僅採用中國自己具有知識産權的TDS-CDMA,我們同樣允許歐洲的WCDMA可以在中國經營,也發放了許可執照,也允許美國的CDMA-2000到中國來。
中國確實應該也打算進一步開放市場、開放投資領域。但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WTO的承諾都做到了,如果要我們進一步開放投資領域,特別是服務業的投資領域,那麼是不是我們也應該向其他一些國家換來些什麼呢?其他國家是不是也應該向我們同樣的更多的開放一些?我覺得是應該的。去年7月份在日內瓦多哈回合談判中,有一個服務業的出價會議,我們作了進一步開放服務業的出價,希望換來其他國家也對我們有相應開放。比如説,很多國家承認中國完全的市場經濟地位,但是有些國家還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有些國家同意中國去投資,但還有些國家對中國的投資還有設限等等。坦率地説,我想我們確實應該更加開放,但是我們也希望對等地換來人家對我們同樣更大的開放。非常遺憾的是,經過10天的談判,最後多哈回合沒有取得成功。
記者: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現在經歷的這場全球性經濟衰退主要是美國在一些方面盲目或者不負責任的做法,以及一些主要國家銀行出現過度舉債的情況造成的。但我們有些人也有這樣的觀點,認為這與中國、日本等一些國家有大量的財政或外匯盈餘有關,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説,其資金和外匯儲備可以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被西方國家輕易借到。所以,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即:如果中國這樣的國家能夠減少盈餘,世界經濟或許可以變得更加穩定或者更加的安全。對此您是怎麼看的?中國未來是否有可能會減少這種盈餘?
陳部長: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其實是很清楚的。去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破産逐漸暴露了整個美國投資銀行的問題,進而又從投行傳導到了商業銀行。但我想現在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來救火救市。危機的直接原因是一些國家的金融失去監管,使金融杠桿不適當的放寬放大,是金融企業過渡追求利潤,以及金融仲介機構的問題。當然,從長遠看,確實有世界經濟失衡的問題,比如説西方的一些國家過低的儲蓄和過高的消費。也有其他一些國家,比如説亞洲國家經濟結構上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全球化過程中,國際分工長期形成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日本、韓國、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確實是有較大的國際收支盈餘,其原因有經濟發展的階段和國際分工的因素,也有傳統文化對這些國家人民消費的影響。中國當前還處在結構調整的長期過程之中,作為勞動力大國,會在比較長的時間裏保持一定的出口順差。但是我們不追求順差,我們希望通過結構調整減少這種順差。減少順差的辦法不是靠人民幣匯率的簡單波動,也不是靠減少出口,而要靠把這些變成了外匯的錢,更多的到國外去採購、旅遊、教育、消費以及到海外去投資。這樣中國就會處於國際收支更加平衡的狀態。
總的來講,我個人不贊成那種説法,就是自己借人家的錢提前消費,闖了禍後,又去怪借錢給他的人,説是他們有責任,這種説法在中國的哲學看來是不可理喻的,也不符合常識。另外,也有人對中國的匯率問題有這樣那樣的説法。事實上,當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有利於增加人們對國際貿易的信心。人民幣匯率大幅度的升和降對進口和出口都是不利的,當前其他國家的匯率維持穩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是IMF的成員,根據IMF的規則和世界公認的原則,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自己的匯率政策,可以實行固定匯率,有管理的有限浮動匯率或是完全自由浮動的匯率政策。所以現在中國採取的匯率政策是完全符合IMF的要求和國際準則的,實際上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的匯率已經變動了20%多了。
記者:我知道您不認同新任美國財長蓋特納關於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的説法,但我們必須看到國際上確實對中國有很大的壓力,要求中國政府在未來一段時間裏逐步對人民幣匯率做出調整。在您看來,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是否會升值?為什麼?
陳部長:首先我想説,據説蓋特納先生在某些場合説,媒體對他某句話斷章取義的報道並不完全準確,他的本意並不完全是媒體報道的那個意思。我沒有見到他本人,所以也無從核實。我認為中國沒有操縱匯率,而且我也不認為美國政府認定中國操縱匯率。事實上最近希拉裏•克林頓國務卿訪問中國也好,我與其他美國部長切磋也好,沒見有“操縱”這個問題。
另外一方面,人民幣的匯率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來調整的。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錢可以兌換和支付,我們是應該而且可以根據市場供求來決定升降。我個人看法,如果全球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不出現特別大的變化,那麼人民幣在今後可以看得見的一段時間內,應該是基本穩定,不排除會有小幅波動,但會處於一個基本穩定的狀態。
有些國家説中國持有大量的外匯,但他們並不知道金融風波造成的海嘯同樣嚴重影響著中國。中國在過去的三個月裏,進出口嚴重下降。11月份下降9%,12月份下降11%,今年1月份下降29%。而且因為西方資金流動性的緊張和短缺,所以外匯流入也開始逆向地流到境外去了。我們對這些情況還要繼續做一些仔細的觀察和分析。總之,人民幣保持穩定,不出現大的起伏是有利於世界經濟的。
記者:全球貿易急劇下降對中國經濟産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您覺得現在中國經濟穩定下來了嗎?
陳部長:中國的宏觀經濟應該從兩面看,從國內經濟的角度講,我們的基本面是好的。我們採取了很多激勵國內經濟發展的措施,包括激勵人民的消費,擴大對公共事業的投資等。去年12月份,銀行貸款是9000多億人民幣,今年1月份則貸出去16000億左右,這説明中國資金的流動性還是很好的,基本面也是好的。但是中國是外向度比較高的國家,我們的出口占了GDP的37%左右,進出口合起來要佔GDP的63%。這麼大的一個開放度,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根據我的看法,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我們繼續會受到影響,外貿很可能還會進一步減少,下行的壓力很大。
有人以為今年年底全球經濟會復蘇,也有人覺得奧巴馬政府上臺後採取了很多措施,美國經濟可能會好轉。我當然也希望這樣,但是我覺得美國也很困難,既要救金融又要救實體經濟。從我個人的看法來講,世界經濟增長短期內可能會探底但可能不會馬上復蘇。對此,中國也要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中國已經有一千多萬在沿海城市打工的農村勞動力失去了原有工作,又回到了農村。所以我覺得中國必須進一步開放,和世界其他國家同舟共濟來渡過難關,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還要推動企業到歐洲來採購的原因。
記者:從正式的技術層面分析,您是否認為中國不會陷入到經濟衰退?中國能否避免經濟增長的下滑?如果出現工廠大量關門停工等嚴重情況,中國經濟是否還能夠穩定?
陳部長:我個人估計,中國經濟會在穩定的情況下有所增長,但是增速會有所下降。所以我們今年預期的經濟增長是8%左右,而前幾年的實際水平都是10%以上。所謂8%左右,就是有可能比8%多一點,也有可能比8%少一點。如果我們過了半年看看,這個預計目標太高或太低了,我們是可以調整的。總的來看,中國的經濟肯定可以保持正的增長而不出現負增長,但是增長的幅度會下來。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信心呢,因為全球就60多億人,而中國自己就有13億人,這13億人正處一個收入逐步增加、消費逐步擴大的階段。擴大國內消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出口受國際影響而減少的部分,這樣我們還能夠繼續保持經濟的穩定和增長。中國出口對GDP的影響大概在兩個百分點到三個百分點之間。通過擴大內需,我們的經濟能夠保持增長的態勢。
我並不很擔心GDP的增長,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和問題是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農村大量多餘勞動力的就業。好在那些回到農村的農民工,他們家裏的田地還保留著,我們各級政府還在想方設法給他們找各種各樣的工作,比如引導他們做些小的生意,比如建設基礎設施的時候首先考慮安排他們就業等等。總之,要儘量讓這些失去了工作的人能夠找到一些其他替代的工作。
記者:我們知道貴國溫總理非常強調社會和諧。在我們這些國家有這樣一種情況,就是當經濟不好時會有一些社會不穩定、動蕩的情況出現。在這方面,您是否有所擔心?
陳部長:您説的對,只要經濟增長速度下行,失業工人增加,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確實會增加。我們對此不僅是擔心,更重要的是採取了各種各樣非常細緻的具體措施來減少這種壓力。首先,我們要完善農民的社會保障,就是農民的看病要有保障,農民孩子的讀書要有保障,農民的養老要有保障。從今年開始一直到今後幾年裏,我們會在這些領域投入更多的資金,讓農民的孩子讀書、農民看病和養老都有基本的保障,哪怕是低水平的。這一點做到了,社會矛盾就會大大的緩和。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各國都深陷於經濟衰退之中,而中國是以一個非常大的、新的超級經濟大國,您認為在未來數周或者數月的時間裏中國能做的、能幫助世界從一團糟中走出來的一件最重要事情是什麼?
陳部長: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還遠稱不上超級經濟大國。儘管這樣,我們還是要儘自己的責任,為當前世界經濟的復蘇貢獻力量。前面講過,我們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也受到影響,我們要同舟共濟。我覺得我們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做好中國自己的事,使中國經濟仍然保持穩定。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已有很大的關聯關係,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對世界經濟復蘇是非常有利的。
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我們會採取非常開放的態度,讓在中國的外資企業,讓國際的企業、國際的資本都有參與中國發展建設的機會。我想這對全球來講,是有利於大家提振信心的。如果説我們還能再做點什麼的話,我們會在國際事務中積極推進多邊貿易體制,推動進一步自由貿易的談判,推進多哈回合談判。我們在G20的會議上也會呼籲更加關注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最不發達國家的關切,因為他們受到的影響和他們克服困難的難度要比美國、比歐洲大得多。還有,我們也會積極參與對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探討等等。
但是,認為中國能救世界的説法是不現實的。中國還是要和世界各國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走出困難。全球經濟的真正復蘇還有待於世界上消費最多的國家美國和最大的國家聯合體歐盟的消費提振,有待於其股市、房市、車市能上去,這樣才能夠使世界經濟真正的走出來。
記者:希望以後還能再有機會和您見面,但是今天就到這裡,非常感謝。
2月25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右)和德國經濟部長古滕貝格在柏林德國工業聯合會總部舉行的“中德貿易投資論壇暨採購項目簽約儀式”上交談。當日,陳德銘率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問德國。陳德銘和古滕貝格共同出席了“中德貿易投資論壇暨採購項目簽約儀式”,並分別發表演講。新華社記者 羅歡歡 攝
陳德銘率團赴歐開展貿易投資研討洽談和採購活動
2月24日,由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率領的“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啟程前往歐洲。促進團由商務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新聞辦等政府部門,中國機電、食品土畜、紡織、五礦、醫保、輕工等進出口商會和外資企業協會、服務貿易協會等行業組織以及近200名中國企業家共同組成。訪歐期間,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將在德國、瑞士、西班牙、英國四國開展一系列貿易投資研討、洽談和採購活動,以推動中歐雙邊貿易發展,促進雙向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
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表示,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此次訪歐,是落實溫總理年初訪問歐洲四國成果的重要後續行動。在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衰退的嚴峻形勢下,中國政府組織貿易投資促進團赴歐,深化中歐經貿合作,積極擴大自歐進口,以實際行動表明了中國堅持開放市場,願與世界各國進一步密切經貿合作,共克時艱,推動世界經濟早日復蘇的決心和良好願望。 >>>>詳細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率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問英國
2月27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率領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問英國,開展經貿洽談活動。英國首相布朗致信正在倫敦訪問的陳德銘部長,對促進團的來訪表示歡迎。他表示,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是落實溫家寶總理年初訪英成果的重要後續行動,希望英中兩國加強交流,進一步推進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
中英兩國企業界人士600多人參加了由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和英中貿易協會共同主辦的中英經貿合作研討會。陳德銘和英國商業、企業和制度改革大臣曼德爾森出席研討會並分別發表致辭。 >>>>詳細
商務部長陳德銘率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問西班牙
2月26日,商務部長陳德銘率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問西班牙。陳德銘與西班牙工業旅遊貿易大臣塞巴斯蒂安共同出席了在馬德里舉辦的中國-西班牙經貿合作論壇,並見證了隨後舉行的經貿項目簽約儀式。
陳德銘表示,目前中西雙邊經貿發展迅速,2008年雙邊貿易達261.6億美元,中國已成為西班牙在歐盟外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此次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問西班牙,是推動中西貿易平衡發展,進一步深化中西經貿關係和中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舉措。在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嚴峻挑戰的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會加大危機的嚴重程度,還會使危機持續更長的時間。中、西雙方應堅持相互開放市場,加強經貿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中方願意幫助西班牙企業在華推介農産品、皮鞋、紡織服裝等産品,也希望西方積極推動高技術産品對華出口,繼續擴大對華進口,促進中西深層次合作,爭取在2011年實現溫家寶總理提出的雙邊貿易400億美元的目標。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