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全國綠化委員會發佈2008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2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2008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2009年3月12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佈)

    2008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國土綠化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舉辦綠色奧運為契機,努力克服低溫雨雪冰凍和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造林綠化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城鄉造林綠化和生態文明建設事業取得新成效。

    一、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紮實推進

    各級領導率先垂范。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日,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參加植樹活動。胡錦濤對全民義務植樹又作出重要指示:“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是動員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種有效形式。我們今天多種一棵樹,祖國明天就會多添一片綠。全國人民持之以恒地開展植樹造林,我國生態環境就一定能夠不斷得到改善。”

    宣傳發動蓬勃開展。新春伊始,全國綠化委員會在京召開了全國綠化委員會第二十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暨造林綠化表彰大會,對全民義務植樹以及全國城鄉綠化工作進行部署和動員。江西、青海發佈本省綠化狀況公報。國家林業局協調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過手機短信動員公民積極參加義務植樹,全國有2億多用戶收到了手機短信。河北、西藏、新疆等地也通過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發送手機短信的方式,宣傳綠化事業,動員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植樹節前後,各地、各部門都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採取各種形式深入宣傳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和國土綠化建設,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生態建設事業。

    實現形式更趨多樣化。北京、重慶等地將義務植樹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開展城鄉結對義務植樹,共建新農村活動,效果很好。上海、遼寧、安徽、福建、廣西等地將認建認養樹木綠地與營造紀念林、開展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相結合,使義務植樹成果不斷擴大。

    義務植樹管理工作逐步加強。吉林等地認真落實義務植樹屬地組織管理制度,由城市街道辦事處和農村鄉鎮政府具體負責轄區適齡公民的登記、植樹活動的組織和盡責情況的考核工作,將義務植樹組織管理工作落到了實處。河南、甘肅將義務植樹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造林綠化年度工作目標,實行一票否決,逐級嚴格檢查落實。

    據統計,2008年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5.4億人,折合植樹株數23.1億株。截止2008年底,有115.2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538.5億株。

    二、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繼續加強

    林業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全國已林改並確權的林地達8485萬公頃,佔集體林地的50%。億萬農民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務林的積極性。

    森林生態系統建設進一步加強。2008年完成造林477.1萬公頃,同比增長22.1%。造林基地供種率達到63%,良種使用率達到51%,分別較5年前提高了26和8個百分點;種苗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長江流域等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以提高工程質量為核心,加大科技創新和工程管理力度,工程造林面積核實率、合格率較以往有明顯提高,林種、樹種結構不斷優化,綜合效益進一步提高。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10年來,累計保護森林9533.3萬公頃、培育森林1485.5萬公頃,工程實施區域已經由以木材生産為主轉向了生態建設和保護為主。退耕還林工程實施10年來,共安排退耕地造林926.7萬公頃,荒山荒地造林及封山育林1760萬公頃,中央累計投資1911億元,其中,直接補助退耕農戶1614億元。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強度,增加了退耕農戶收入。

    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繼續推進。濕地保護工程實施三年來,中央累計投資8億元,投資實施了100多個項目,探索形成了濕地保護和恢復的示範模式,改善了一批重要濕地的生態狀況。在21個省(區、市)開展了國家濕地公園的試點工作,2008年批准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處,國家濕地公園總數量達到38處,總面積36萬公頃。濕地履約工作順利推進,對外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在濕地公約第十屆締約方大會上成功連任公約常委會成員國,濕地保護被列入中美能源與環境十年合作的五大優先領域。2008年我國又新指定6處國際重要濕地,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總數達到了36處,總面積360萬公頃。全國已建立了55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80處濕地公園,基本形成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國際重要濕地、濕地公園、水源保護區、海洋功能特別保護區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濕地保護網絡體系。到2008年底,濕地保護面積達到了1790萬公頃,濕地保護率比2007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達到了49%。

    荒漠生態系統保護和治理工作取得新進展。通過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責任、在沙區全面實施“三禁”制度、完善沙塵暴監測應急工作、啟動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試點、推進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以及全面開展沙化土地造林綠化,推進防沙治沙事業不斷前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保質保量完成了全年41.67萬公頃建設任務。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實施30年來,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446.9萬公頃,治理沙化土地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由工程建設前的5.05%提高到10.51%。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沙化土地治理面積大於擴展面積。科爾沁、毛烏素、渾善達克沙地沙化擴展趨勢實現逆轉。防護林體系不僅在抵禦風沙災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維護了水資源安全,有效庇護了農田。據統計,三北地區的糧食單産已由30年前的畝産一百多公斤,提高到了三百多公斤。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林業自然保護區達2006處,面積1.2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2.8%,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組織開展了“飛鷹行動”和“候鳥三號”行動,有力地打擊了破壞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初步建立了全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野生動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林業防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在各地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森林火災次數雖然比前3年同期均值有明顯的上升,但受害森林面積卻減少了69.2%,特別是避免了特大森林火災的發生,保證了重點地區和敏感時段的安全,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成功防治美國白蛾等有害生物災害,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舉辦作出了貢獻。

    三、部門綠化加速發展

    城市綠化緊緊圍繞人居生態環境建設的目標和要求,通過舉辦第五屆城市森林論壇、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等,進一步倡導“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理念,積極推進城市綠化建設,涌現出36個“全國綠化模範城市”、10個“國家森林城市”、139個“國家園林城市”。各級城市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意見》,以節地、節水、節約投資、節約管理費用和生態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努力抓好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城市公園管理以建立國家重點公園和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為重點,進一步加強了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據統計,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已達到125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目前的35.2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3.45平方米提高到8.98平方米。

    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新成績。種草綠化工作蓬勃開展,工程區草原植被恢復狀況明顯好轉,草原生態效益逐步顯現。全國人工種草面積新增667萬公頃,禁牧休牧輪牧草原面積累計超過9333萬公頃。草原防火和鼠蟲害防治工作成績喜人,危害面積同比都有所減少,為平安奧運的順利召開做出了貢獻。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工程穩步推進,工程區與非工程區相比,草原植被綠化蓋度平均提高16個百分點,高度提高63%,鮮草産量提高80%。

    公路綠化以高速公路和國省幹線公路為重點,並納入各地公路建設的考核目標。2008年,全國公路交通部門共投入公路綠化資金29.3億元,新增公路綠化里程19萬公里。“十一五”以來,累計投入公路綠化資金163.3億元。截至2008年底,我國公路已綠化161萬公里,佔可綠化里程的57.5%。其中,綠化國道11.3萬公里、省道18萬公里、農村公路(縣、鄉、村道)127.7萬公里、其它各類專用公路4萬公里,高速公路已基本實現綠化。

    鐵道部召開了全路植樹造林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以確保鐵路安全暢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鐵路沿線開展春季植樹造林活動。各鐵路局都成立了造林綠化領導小組,落實了工作責任和建設任務。據統計,2008年綠化鐵路長度1.4萬公里,共投入資金11.41億元。截至目前,宜林鐵路已綠化達標2.99萬公里,佔宜林鐵路全長的52.66%,累計投入資金29.1億元。

    水利系統注重水利綠化與基礎建設、綜合經營、環境美化和水土保持相結合,通過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落實各項措施,全年投入各類資金5500多萬元,完成湖泊(含水庫)綠化面積3640公頃、江河沿岸綠化5000公里(500公頃)、渠道兩側綠化1200多公頃。截至目前,水利系統已投入綠化資金14.31億元,綠化湖泊庫區9.53萬公頃,江河沿岸綠化累計4.03萬公里。許多水利工程沿線、沿岸、庫區形成了綠色走廊,建成了314個“國家水利風景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充分發揮在國土綠化建設上的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積極出動兵力。2008年“三荒”造林8萬公頃、林木資源管護153.3萬公頃、草原保護66.7萬公頃,支援地方造林綠化超過4.7萬公頃,創建綠色營區和生態營區130個。在繼續加強軍管區“三荒”造林,森林和草原保護的同時,對營區古樹名木進行了普查、掛牌和登記。

    各級共青團組織大力動員青少年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據統計,保護母親河行動開展10年來,共吸引了5億多人次青少年參與,建設了5540個面積達22.33萬公頃的示範工程。保護母親河行動已經成為中國青少年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接受生態環境教育的重要載體。

    教育、環保、農墾、文化、廣電、婦聯等其他部門,以及石油、石化、鋼鐵、煤炭等企業單位,按照部門綠化分工負責制的要求,從本部門、單位的特點出發,也在為祖國綠化和生態建設事業積極做著貢獻,並取得了顯著成績。

    四、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進一步強化

    各地、各部門通過生態文化的傳播,營造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截至目前,我國共建立森林公園2200處,總面積1600萬公頃,許多珍貴森林風景資源和自然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建設了一批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為依託的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開展的“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活動在社會上産生良好影響,聯合授予的“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海南、安徽、福建、重慶等省市結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命名了一大批“生態文明村”。

    《森林之歌》、《山林的呼喚》、《踏界》等一批影視片的製作播出以及許多文藝家謳歌綠化事業、其他社會知名人士呼籲生態環境保護等,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促進作用。江西等地將生態知識編入了《義務教育地方課程通用教材》,從小培養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於世界環境日開展了“鋼鐵長城,綠色屏障”主題宣傳活動,並通過在軍報開闢專欄,組織發動千名司機簽名綠色出行和萬人植樹大會戰等活動,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

    生態文明更體現在政府決策和社會行動當中。各地已將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科學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以北京綠色奧運建設為代表,在城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無處不體現生態文明的建設內容和彰顯生態文明的新觀念。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中國石油率先出資支持在7個省區實施了10個碳匯造林項目。群眾綠化意識空前增強,社會單位和個人主動提出參加植樹活動、認建認養城市綠地以及熱心愛護古樹名木、野生動物和城市綠地的現象日益普遍。

    據統計,在國家確立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的基礎上,已有北京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哈爾濱等30多個大、中城市確立了自己的植樹節(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植樹節前後,各地綠化宣傳、生態教育和各類主題植樹活動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深入人心。

    五、林産品供給保持增長

    林業産業規模擴大。在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地震災害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08年林業總産值仍達到1.33萬億元,同比增長6.08%,進出口貿易近700億美元。福建、廣東、浙江的林業年産值均超過1000億元。四川省林業吸引外資6.9億元,為上年的10倍。江西省林業産值同比增長21%,河南省增長21%,遼寧省增長13%。

    林業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速生豐産林、木本糧油林等快速發展,紙漿和人造板原料林成為社會投資重點,企業、農戶、外商成為商品林投資主體。初步形成了木竹加工、木槳造紙、林特産品、花卉和野生動植物繁育等産業集群。森林旅遊人數超過2.5億人次,社會綜合産值1200億元,同比增長20%。林業一、二、三産業比重由2005年的52:41:7轉變為44:48:8。

    特色林業産業蓬勃興起。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形成森林食品和北藥主産區。雲南、湖南、江西等省形成木本糧油特色産業,湖南省全年茶油産量達到12萬噸,産值65億元。廣西已建成速生豐産林2600萬畝、經濟林3300萬畝,産值350億元。河南省經濟林面積達1300萬畝,花卉苗木面積85萬畝,畝均收入4000元。新疆、陜西、寧夏、甘肅等省區形成林果特色産業,新疆種植林果1450萬畝,産值120億元。在許多地區,森林旅遊或短週期原料林、幹鮮水果、木本糧油、花卉、苗木等的生産供給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促進了城鄉群眾增收和就業,實現了興林富民。

    2008年在全社會的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下,我國的國土綠化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國土綠化的發展水平還遠未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對生態産品的需求。近年來,我國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而且逐年加重,2008年初發生在我國南方大部分省區的特大雨雪冰凍災害以及入秋以後發生在山西、河北等北方部分省區的持續乾旱,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群眾財産造成巨大損失,也給造林綠化、森林和草原保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內容和重要手段,今後國土綠化建設需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各界群眾的大力支持。在國土綠化建設上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引起各地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切實加以改進。主要表現為:

    一是在一些地區,過於偏重追求經濟建設指標,而忽視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濫砍盜伐森林、毀壞樹木、違法徵佔用林地和城市綠地的現象還比較嚴重。有的城市,在老舊城區改造中對原有自然環境保護不夠,距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要求還有差距。

    二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林地、綠地的建設和管理中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一些地區,城鄉造林綠化過於追求面積上的粗放型擴張,植物品種單一、種植結構不合理、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突出,配套防火林帶等保護設施沒有做到同步規劃、設計、施工和驗收,給森林資源安全帶來隱患。按照建設良好的城鄉生態環境和滿足城鄉居民休閒娛樂、遊憩、生態文化教育、防災避險等多種功能的要求,在林地、綠地的建設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全民義務植樹組織管理和盡責情況不容樂觀,尚有四成多的適齡公民沒有參加任何形式的綠化活動。在許多地區鄉鎮政府和城市街道辦還未承擔起當地全民義務植樹有效的組織管理工作。一些地方僅局限于機關等大單位參加植樹活動,廣大城鄉群眾沒有切實發動起來。有的地方組織義務植樹的形式單一,不能想方設法提供更多的方式和途徑,調動更多的城鄉適齡公民參加綠化活動。

    2009年的國土綠化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和任務,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的生態憂患意識,努力克服氣候乾旱給城鄉綠化和森林、草原防火帶來的不利影響,振奮精神,紮實落實各項措施。以建國六十週年為契機,廣泛發動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和城鄉綠化建設,大力促進大環境綠化和身邊增綠,為人居生態環境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備註:公報中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相關鏈結
· 圖表:2008年我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25萬公頃
· 2008年國土綠化狀況公報|全民義務植樹538.5億株
· 全國綠化委員會發佈2008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 我國全民義務植樹達538.5億株 綠化狀況顯著變化
· 重慶:長江兩岸森林工程啟動 4年綠化665公里江岸
· 江西造林綠化拉動內需 吸引13萬返鄉農民工就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