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海南省委、省政府關於"保增長,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部署,充分發揮質監工作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扶持企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海南又好又快發展,海南省質監部門近期出臺10個方面的措施,要求全系統各單位切實做好"抓質量、保增長、促發展"工作。這10項措施是:
一、創新監管理念
全面推行"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強化質監工作服務經濟、服務企業、服務民生的意識。
對需要進行行政許可審批的企業,在進入正常審查程序前,由所在地質監行政機構牽頭組織為企業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做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後,由企業所在地質監行政機構主要負責人約談企業(重要企業由省局負責人直接約談),指出存在問題,提出解決辦法,聽取意見,組織幫助整改。
對産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免費舉行質量分析會,幫助企業查找原因,拿出對策,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對企業違反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的行為,凡符合法定條件的,予以從輕、減輕、免除處罰。
對企業的收費一律執行物價部門批准的最低標準,所有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一律不收取企業任何費用。
二、實行重大項目"四個送上門"制度
對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衛留成同志強調的3個方面的"十大重點項目",羅保銘省長要求今年安排的100項省重點項目,凡與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相關的,堅持"主動對接、提前介入、跟蹤服務"的原則,由省局、相關省級技術機構和直屬局組成單個項目跟蹤服務小組,做到"四個送上門"服務,即送質量技術政策法規上門、送技術標準上門、送檢驗檢測上門、送行政審批上門,實行全方位服務,保障項目建設順利進行,項目竣工後最快速度取得市場準入資格,並實現高技術層次投産。
三、開展"名牌共建"、"質量安全共建"活動
由省局業務處室牽頭,相關省級技術機構參與,與全省所有大型工業企業結成對子,幫助企業産品創建國家級名牌産品、地理標誌産品。
挑選500家左右質量工作基礎紮實、産品前途看好的中小企業,由各直屬局與其結成對子,幫助企業夯實技術基礎,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産品實物質量,有條件的創建省名牌産品。
分層次與特種設備生産、使用單位進行特種設備安全共建,幫助企業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與企業開展"名牌共建"、"質量安全共建"活動,要根據各個企業的不同情況,制定共建工作計劃,明確共建措施,認真組織落實,省局及時督促檢查。
四、幫助企業提升應對技術壁壘能力
加強《海南標準化信息簡報》、《WTO-TBT/SPS預警信息通報》的編輯工作,免費發放給出口企業。
建立和完善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諮詢服務體系、與快速反應機制,針對發達國家出口關鍵檢測限制措施,幫助指導出口企業突破出口目的地設置的技術壁壘,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五、促進熱帶高效特色農業發展
加強農業標準宣傳和貫徹實施,在40個第六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工作中,扶持和推廣"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示範區建設模式,提高特色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大力推動農業企業尤其是農業龍頭企業和出口農産品生産企業採用國際標準組織生産,提高出口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 加強農産品加工企業幫扶力度,增加農産品附加值。
六、通過提高服務標準化水平增強我省旅遊美譽度
按照國際旅遊島的要求,以推動三亞市全面實施國家旅遊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為重點,以服務標準化手段規範我省旅遊行業質量、計量、價格等各方面的行為,持續改進旅遊服務質量,遏止相關旅遊服務欺詐問題,不斷提高旅客對我省旅遊服務的滿意度,增強海南在國內外旅遊市場的美譽度。
七、大力推動工業産業結構升級
充分發揮質監系統技術機構在技術、標準、檢測、信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相對優勢,扶持我省傳統優勢産業和新興工業産業開展研究開發,拉長産業鏈條,推進産業升級。
免費培訓2000名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和質量安全工作人員,培訓內容主要是標準、計量、質量管理、特種設備等專業知識。
通過研討、交流等多種方式,幫促企業按照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産,提高産品檔次、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八、加強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優化整合現有檢測資源,推動實驗室面向市場,服務社會,提高市場服務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最大限度地滿足我省主導産業和特色産業的技術檢驗檢測服務需求。
九、強化質量宏觀管理職能
加強全省産品質量監督工作,做好全省重點産品質量狀況調查分析,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跟蹤分析,為政府宏觀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十、加強對企業的信息服務
所有行政審批項目均上網公開,能夠網上辦理的行政審批項目實現網上辦理。 加強信息服務的開發利用,加快檢驗機構、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組織機構代碼、産品質量監督抽查、企業質量檔案産品執行標準、特種設備安全等數據庫的建設,向社會提供相關信息的查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