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
——貴州省創新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2006年以前,貴州省絕大多數非公有制企業未建立黨組織,工會組建和職工入會也滯後於貴州省經濟社會和職工隊伍的發展步伐。2007年下半年,省總工會通過深入調研,形成了《關於“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的調查報告》,並總結了一批典型經驗。省委領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拓寬工會工作領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根據省委領導的批示,2007年底,貴州省委組織部與省總工會聯合召開了全省“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把工會組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範疇。2008年初,省委辦公廳轉發了《省委組織部、省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的意見》,全省掀起了“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高潮。
堅持黨的領導建立帶動機制
為把這項工作做好,貴州省委及時調整充實了貴州省新建企業工會工作領導小組,並把“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列為領導小組工作的重要內容。各市、州、地及縣、鄉(鎮、街道)分別建立健全黨委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工作領導小組、非公經濟黨建帶工建聯席會議制度和領導班子黨員聯絡非公有制企業制度,負責指導和協調黨建帶動工建工作,形成了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2008年初,貴州省總工會提出當年發展工會會員120萬、新組建基層工會4300個的目標任務。這個目標意味著要在2007年的基礎上,全省會員、基層工會總數要分別增長44%和12%。省委及各級黨委都把會員發展和工會組建納入黨建目標,黨建帶動工建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考核。
針對基層人員少的現狀,在黨委組織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各級工會普遍實施了黨建指導員和工會組織員“一崗雙責”的隊伍建設。黨建指導員在指導企業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的同時,承擔幫助指導職工建立工會組織,開展工會工作的責任;工建組織員在推動企業工會組建起來後,積極配合有關黨組織加快籌建企業黨組織的步伐。在基層推行黨組織、工會組織負責人交叉任職,工會主席是黨員的,同時擔任黨組織負責人;具備條件的黨組織負責人,經法定程序選舉為工會主席;工會主席不是黨員的,具備條件的列為重點培養對象,條件成熟後及時發展入黨。對工會會員中的優秀分子,及時向黨組織建議,列為培養對象。這些舉措,有效地促進了黨工組織建設。
同時,省總工會在各地推行黨工建設的信息、陣地等資源的優化整合,實現互補共享,推動黨工共建協調發展。
適應形勢需要拓展工建領域
為最大限度地把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貴州省總工會在原有的以單位為基本單元組建工會形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實踐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以及聯合基層工會等多種組織形式。在發展會員及會籍管理上,不拘一格,因地制宜,既採取傳統的按程序個人入會方式,也採取本人簽字確認、集體入會的方式,同時堅持會員組織關係隨勞動關係流動的原則。
各級工會組織按照省總要求,把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勞動者,包括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不管戶籍是否在本地區,工作在什麼性質的用人單位,都作為組織加入工會的對象。一方面,依託村級工會,抓住農民工將要離開農村到就業單位前的時機,把農民工吸納到工會中來,構建農民工源頭入會機制,實現工會組織在輸出地對農民工群體的全覆蓋。2008年元旦、春節期間,省總工會刻錄了大量農民工維權和工會知識光碟,發至各鄉鎮工會,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網絡進行宣傳。各縣總工會抓緊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過年、村級“兩委”換屆的時機,深入鄉(鎮)、村和社區,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宣傳動員,抓好村級、社區等工會組建和農民工加入工會工作。另一方面,對在外地工作忙、無時間回鄉入會的外出農民工,採取既可在輸入地加入工會,也可採取電話在輸出地入會再轉介會員關係的方法進行。會員證的辦理,由外出農民工把照片從打工地寄回鄉鎮,再由鄉鎮外出農民工辦公室統一到縣總工會處理,辦畢後寄給外出農民工本人。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把外出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
在發展數量的同時,省總工會及時提出了建立組織發展和會員發展保障制度思路,要求工會組建工作要防止一哄而上、只建不管和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錯誤傾向。同時建立五項制度,確保組建目標的實現。一是建立目標責任制。各級工會主要領導為組建工作第一責任人,根據組建目標,層層落實目標責任。二是建立分片、定點聯絡制度。省總工會領導班子成員採取分片、定點聯絡的方式,對組建工作進行調查研究,具體指導,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對沒有完成組建任務的地方,要查明原因,採取措施,限期完成。四是堅持定期通報制度。對工會組建情況實行動態監督,及時通報組建工作有關情況。五是建立獎懲制度。為確保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工作穩步、持續、健康,省總工會制定了《貴州省總工會關於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考核獎勵試行辦法》,對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給予獎勵;對組建工作上不去的後進單位,要進行批評和整改。
發揮工會作用促進經濟發展
總工會又積極指導各級工會組織緊緊圍繞促進生産經營、規範和協調勞動關係開展工作。
通過開展“工人先鋒號”、“勞動競賽”、“技術創新”等主題實踐活動,動員和組織廣大職工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建功立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通過廠務公開、職工代表大會、提合理化建議等民主管理形式,反映職工的合理訴求。通過建立健全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指導和幫助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妥善處理勞動爭議,協調勞動關係,努力把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科技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和塑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通過“職工之家”建設等活動,提高職工對企業的向心力。通過對職工的文化技術的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敬業精神和勞動技能。
與此同時,各級工會普遍設立了“農民工維權服務站”,聘用農民工維權監督信息員,接待來訪農民工,為農民工提供法律諮詢和援助,為農民工追討拖欠工資,建立了“雙向維權”工作機制,與本地外出打工人員較為集中的如廣東、浙江等地工會組織建立聯絡,實施雙向互動維權,協調解決外出農民工工傷事故賠償糾紛,落實賠償金等等。
通過“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的強勢推進,直接推動了黨工基層組織建設的發展。省總工會副主席楊清源介紹,截至2008年底,全省發展新會員137萬,新建基層工會7081個,分別是全國總工會下達任務數的594%和194.4%,全省工會會員數達410萬,基層工會數達37546個。通過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非公企業工會組建的環境進一步改善,新的格局進一步形成。(龍金毓 王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