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措
●2008年12月9日,水利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京簽署《加快四川水利發展與改革合作備忘錄》。
●2009年1月5日至6日,四川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在涼山州舉行。會議指出,農田水利是國家擴大內需的投資重點,要求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多上快上,大規模推進四川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2009年9月22日,四川省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四川省“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建設規劃綱要》。
嚴峻形勢:2069座水庫震損、地震形成113座堰塞湖,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省水利基礎設施帶來嚴重破壞。
巨大機遇:災後重建和擴大內需給四川水利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四川省水利災後重建已落實資金153.7億元;擴大內需項目新增水利投資44.5億元。
四川水利建設在應對挑戰與搶抓機遇中走過一年。
抓機遇重振“河山”
武都引水工程控灌川西北4市8區縣的228萬畝農田,受益人口達1000多萬。2004年11月,武引第二期工程動工。該工程包括蓄水5.72億立方米的武都水庫、裝機15萬千瓦的武都電站。二期工程使武引工程有了可靠的水源保障,並將擴大灌面101.53萬畝。
武都水庫工程經受了特大地震的考驗,于去年10月29日復工,成為震後四川省第一個復工的大型水利工程。目前水庫大壩澆鑄整體高程已達605米以上,到明年底將完成水庫建設工程。
武都水庫工程是四川省水利災後重建一個縮影。
今年2月20日,綿竹市漢旺鎮柏林水庫,隨著施工禮炮的鳴響,這座在地震中嚴重損壞的水庫修復工程正式開工。綿竹市在地震中的震損水庫達22座。除柏林水庫外,其餘21座震損水庫的修復加固工程也同時在這一天動工,工程共投入6000多萬元。7月,這批震損水庫主體工程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來自省水利廳的數據表明,截至今年10月底,四川省39個重災縣水利規劃項目1641個,已開工項目1000余個,累計完成投資33.18億元。四川省446萬餘名因災飲水困難農村群眾的飲水問題已經解決;2069座震損水庫中已有1319座修復加固工程開工,完工342座;需進一步後期治理的29座堰塞湖正抓緊治理。
抓發展宏圖新繪
四川省是水資源大省,卻是蓄水、用水小省,人均水庫庫容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4。農業要上新臺階,必須下功夫補好水利建設這一課。
省水利廳人士介紹,四川省圍繞“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核心目標,突出“增水源、擴水網、樹樣板、強管理”4項任務,到2012年四川將增加和恢復供水能力45億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000萬畝。
為順利承接中央擴大內需水利資金,“快、重、準、實”成為今年四川省水利建設的一大特點。“快”,提早儲備項目,計劃一經下達,迅速組織項目承接投資;“準”,突出重點,分清輕重緩急,優先安排民生水利工程和涉及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水利骨幹工程;“重”,高度重視,成立7個督查小組,落實責任,分片包乾,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實”,組織技術力量全力做好項目前期工作。
回望一年,骨幹工程加速推進:嘉陵江亭子口水利工程已於今年11月25日開工,武都、永定橋、二郎廟等項目正加快主體工程建設;惠澤、新華等渠係配套工程進展迅速。集中力量打造20個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5個省級項目縣,調動各級財政、吸引群眾投入11.97億元,將1.6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放大到13.57億元。截至10月底,四川省新增有效灌面32萬畝,發展節水灌面80萬畝。
抓防汛確保平安
為保證今年汛期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各地修訂完善了水庫防汛預案、堰塞湖度汛預案、群眾避險預案等。所有堰塞湖、震損水庫都落實了監測措施和預警方案。各地儲備各類防汛物資總值2.36億元,組織防汛搶險隊伍8779支共37萬人。
對震損水庫,水利防汛部門採取汛前臨時除險措施,高危水庫降低水位甚至空庫度汛。新建堤防護岸82.3公里,修復加固堤防護岸95.4公里。唐家山堰塞湖于4月底完成一期治理。各地防汛部門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及時收集、分析、整理和迅速上報信息,處置突發險情和災情。汛期自然災害會商機制和預警機制,確保了險情和預警的及時發佈。入汛以來,已成功轉移群眾65萬餘人,減災直接經濟效益達22億元。
今年主汛期間,在地震災區反復遭受暴雨洪澇和山地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嚴峻形勢下,四川省取得了水庫、水電站無一垮壩、震損堤防無一決口、堰塞湖無一潰壩、無一人因水利工程出險致死的重大勝利。(記者 鄒渠)
點睛
推進水利加快發展
權燕(四川省水利廳規計處處長)四川省水利系統落實省委、省政府“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重大部署,奮力推進水利災後恢復重建和拉動內需工作,切實做好防汛抗旱減災和民生水利工作,全力謀劃和推進水利加快發展,在任務異常繁重、時間異常緊迫、要求異常高、責任異常重大的形勢下,負重拼搏,取得抗災減災的重大勝利、實現災後恢復重建高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