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1日召開的2010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根據中央確定的經濟增長8%左右的預期目標,提出將工業增速指標定為11%左右,既保持一個適度的增速,又不追求過高的目標。主要是在保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引導地方、行業和企業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為實現這一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2010年要重點做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繼續落實中央一攬子計劃,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切實增強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一是落實完善促進消費各項政策。二是改善工業産品供給結構。三是開拓新型消費領域。抓住3G發展、寬帶建設、三網融合、農村信息化的市場機遇,引導企業加強新技術新業務開發推廣。扶持數字家庭、無線城市等各類市場應用,加快網絡動漫等數字內容産業發展,促進信息服務消費。
繼續實施重點産業技術改造。黨中央國務院對技術改造工作高度重視,要繼續用好技改專項資金,創新技改貼息方式,引導企業和地方加大技改投入,充分發揮對投資結構的優化作用。明年技術改造要圍繞産業調整振興規劃,針對品種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改善裝備、安全生産以及兩化融合等工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組織項目和安排資金,重點實施續建項目,儘早建成發揮效益,做好督查評估。儘快修訂發佈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推動出臺相關法規規章,協調完善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健全投資監測分析體系。總結管理和實施經驗,理順管理關係,減少環節,提高效率。
推動落實穩定外需政策。繼續落實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政策,努力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穩定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擴大傳統優勢産品和自主品牌産品出口,積極承接軟體等服務外包,保障出口産品品種質量,提高出口産品交貨值。配合做好應對貿易摩擦工作,完善重點行業産業損害預警機制。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規範鐵礦石進口秩序,加強對重要礦産品、稀有金屬等資源性産品的進出口管理,支持進口先進技術裝備和能源資源。支持企業“走出去”開展境外投資,收購品牌、研發機構和銷售網絡。加強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市場跟蹤分析。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做好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創建工作,研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在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安全生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的基地和園區。落實促進中西部、東北和東部重點區域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根據地方資源、環境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區域性産業政策,支持各地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協調相關地方政策,引導中西部地區積極有序、科學合理承接産業轉移。支持新疆、西藏等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紮實推進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
二、推動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突出抓好兼併重組、淘汰落後和節能減排。
以重點産業調整振興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為重點,逐項落實實施細則,力爭在控制總量、淘汰落後、兼併重組、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貫徹落實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堅決抑制部分行業盲目擴能和個別新興産業無序發展。抓緊制定完善産業政策,進一步提高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産業在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準入門檻。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産能過剩行業項目的審批管理,三年內暫停審批現有造船企業船塢、船臺的擴建項目,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擴建電解鋁項目,不再核準和支持單純新建、擴建産能的鋼鐵項目。引導企業客觀分析市場和産能狀況,審慎決策,以需定産,規避投資和市場風險。配合建立聯動聯控和信息共享發佈機制,開展專項督查,接受社會監督。
加大兼併重組協調推進力度。儘快制定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出臺鋼鐵、有色、建材、汽車、船舶等行業兼併重組的實施意見。協調財政、國土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出臺針對性配套政策,消除跨地區跨所有制兼併重組障礙,減輕企業重組成本。將兼併重組和扶優扶強有機結合,支持一批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做強做大。建立重大兼併重組項目的備案制度,防止不規範操作,避免形成壟斷。各地要加強協調、指導和服務,化解矛盾,充分尊重企業市場主體地位,避免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加快淘汰落後産能進程。推動出臺加快淘汰落後産能的指導意見,嚴格執行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法律法規,以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為基礎,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落後産能加快退出。按照國務院提出的目標任務,制定分行業實施方案,將鋼鐵、電解鋁、水泥以及電石、鐵合金、焦炭等行業2010年度淘汰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落實責任,加強督查。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用好淘汰落後産能專項資金,發揮企業、地方、行業協會的積極性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各地要抓緊制定計劃,嚴格執行政策,確保“十一五”淘汰落後産能任務完成。
加強節能降耗和減排治污。一是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耗。分行業制定工作計劃,推進行業企業對標達標,落實産品能耗物耗限額標準,完善工業投資項目節能降耗評估和審查制度。抓好工業節水、節材及電力需求側管理,大力倡導節約生産。二是加強工業減排治污。制定原材料等重點行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指導意見,推動削減鋼鐵、有色、化工、水泥等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促進工業清潔生産,開展造紙、化工、釀造、印染等行業污水治理專項監督檢查,研究開展重金屬等減排治污工作。三是促進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制定工業循環經濟指導意見,實施示範工程,促進尾礦、赤泥、工業副産石膏等綜合利用,開展廢舊電子電氣産品回收再利用示範,繼續推進機電産品再製造試點。四是推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發展。制定專項規劃,建立準入標準,引導多晶硅、風電裝備等産業突破關鍵技術,實現有序發展。加快研發和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編制重點技術推廣專項規劃和推薦目錄。
三、全面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認真貫徹落實國發36號文件,是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我部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牽頭部門,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細化國發36號文件明確的各項分工,逐一推動落實。儘快出臺政府採購等財稅配套政策,修訂和頒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重點扶持小企業和微型企業。協調擴大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額度,加快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落實對年應稅額在3萬元及以下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優惠,以及困難中小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或降低費率政策。繼續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進一步清理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切實緩解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協調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金融政策。落實我部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合作備忘錄,完善小企業信貸考核體系,鼓勵各地建立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支持探索建立村鎮銀行。加快建立國家和各地區再擔保機構,繼續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實行營業稅減免政策,完善財政風險補助機制,推動銀保平等互利合作。結合創業板市場的開通,積極參與中小企業上市育成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集合發債,實施區域性知識産權交易市場試點。
支持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服務體系建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繼續安排一定額度扶持中小企業,各地要加大資金投入,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建立100個産業集群示範,引導企業加強配套協作和産業集聚,鼓勵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路子。制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規劃,支持建設一批小企業創業基地,建成150個公共服務平臺。繼續實施銀河培訓工程,完成20萬名中小企業經營者管理培訓。出台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推動建立信用數據庫和社會化服務平臺。支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境外發展。
組織和引導企業強化管理提高素質。引導各類企業“眼睛盯住市場、功夫下在現場”,加強內部管理。分行業研究制定加強企業管理的指導意見,引導企業採取針對性措施,切實強化班組管理、現場管理、工藝管理等各項基礎管理,練好內功,在節能減排、增收節支、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提升自身素質。總結不同類型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有效做法,交流推廣典型企業、典型行業、典型地區的經驗。
四、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持之以恒抓好質量品牌建設。
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一是組織實施好7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優先安排、加快實施能夠儘快形成産業化能力的重點項目,努力推動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實現“十一五”階段性目標。編制“十二五”專項實施計劃,改進管理,加強監督,加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二是制定産業技術創新專項規劃,注重引進先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推進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加快産業化。繼續促進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在每個行業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結合企業技術改造加快落實。三是紮實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修訂制定標準3400項,啟動五年以上行業標準復審,建立標準資源數據庫。全面加強行業知識産權工作,建立行業知識産權預警機制,在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開展知識産權態勢發佈,促進技術創新、標準與知識産權良性互動。
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支持。指導各地做好各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和建設工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産業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以優勢企業為主體建立産學研聯盟,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企業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加快推動出臺新的鼓勵軟體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政策,發佈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和示範項目實施辦法。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設立鼓勵使用國産首臺(套)重大裝備風險補助資金,繼續用好電子發展基金,協調設立裝備發展基金。幫助企業落實研發投入抵扣企業所得稅政策,通過政府採購等措施鼓勵使用自主創新産品和技術。
持之以恒抓好質量品牌建設。落實加強工業産品質量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創新品種、提高效益、創建品牌和改善服務,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誠信體系。落實關於加強工業産品質量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定質量規劃,做好産品質量法、標準法的宣貫,抓好促進企業創新品種、提高質量的技改項目,配合執法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加強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推廣應用。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在服裝、家紡、家電等行業深入推進自主品牌建設,培育國際品牌。各地要落實質量管理職責,嚴格管理、持之以恒、抓出成效。
五、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
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初步考慮把信息網絡、先進製造業、生産性服務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作為培育重點。制定專項規劃和産業政策,加強研發支持,力爭形成一批自主技術和標準,加快推動産業化,促進結構優化升級。
信息産業。一是以3G和TD發展為契機,加快推進通信業轉型發展。繼續支持3G建設,做好TD及演進技術研發、標準研製與産業化。加強對增值電信業務政策支持,促進融合型技術和業務發展,推動向融合化、多媒體化和集成化綜合信息服務轉型。推進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促進電信和廣電業務雙向進入。二是規劃引導下一代網絡發展。加快培育物聯網産業,制定技術産業發展規劃和應用推進計劃,發展關鍵傳感器件、裝備、系統及服務。推進國家傳感信息中心建設,促進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融合發展。三是加大對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專用電子設備和材料、基礎軟體等領域的支持,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調整電子信息製造業産品結構,努力擴大國內市場。引導芯片設計企業和整機企業加強合作,促進國産基礎軟體和國産芯片互動發展,加快推進液晶、等離子的産業化和下一代顯示技術研發,加快彩電工業轉型升級。
先進製造業。一是加快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自主化,結合重大專項實施加快技術研發,利用實施重點建設工程形成的市場需求推進産業化,帶動基礎配套産品發展。二是加快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關鍵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和産業化示範,完善市場推進措施,力爭實現突破。統籌兼顧新能源汽車發展和現有傳統能源汽車節能減排,實施專項行動計劃。三是按進度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加快推進新支線客機、先進中型多用途直升機研製進度。積極推動通用飛機、高新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配套等重點項目。
生産性服務業。以支撐新興産業發展和傳統産業升級為目標,以軟體信息服務為抓手,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互動發展。推動工業軟體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研發,開展應用示範試點。完善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培育信息技術服務市場,落實服務外包發展政策,務實創建中國軟體名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工業設計和管理諮詢,支持地方拓展各具特色的生産性服務,促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
同時,在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要結合我國已具備的技術和産業基礎,著重從核心技術突破和産業化推進兩方面下功夫,拓寬産業發展空間。
六、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
緊緊抓住工業化、信息化加速發展的有利時機,以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國防科技工業。以保軍品、強能力、調結構、促轉變為中心,統籌軍民優勢資源,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
保障重點武器裝備和重大工程任務順利完成。進一步密切與軍隊和各部門、單位的協同配合,切實做好重大事項組織協調,為順利完成重點武器裝備科研生産任務創造良好條件。組織實施好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配合完成載人航天等重大任務。注重統籌規劃,做好評估論證,圍繞重點型號、重大設施和自主創新,加強核心能力建設,提高重點工程保障能力。擴大核與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産體系。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推動健全高層協調機制和部際工作機制,聯合發佈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指導意見。做好國防與民用“十二五”相關規劃的銜接,推進制定有利於公平競爭的稅收、財政政策。二是配合軍隊裝備採購制度改革,完善軍品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加強公共服務,使更多符合條件的民用企事業單位合法參與軍品市場競爭。三是按規定篩選解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先進軍工技術,編制發佈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目錄,研究軍民技術標準相結合的可行性,加強軍民共用標準制修訂。四是統籌落實扶持政策,加快核能、航天、航空、船舶、電子信息等軍民結合型産業發展。開展多種形式的軍地合作,建設軍民結合産業基地,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五是支持部屬高校繼續發揮優勢,加強國防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參與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重大專項,加強基礎性、前沿性探索研究。
七、推進兩化融合向縱深發展,促進社會領域信息化。
抓住切入點,做好兩化融合試點示範。總結試點成功經驗,制定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若干意見,繼續從企業、行業、區域三個層面推進融合工作。企業層面,圍繞研發設計、過程控制、企業管理、物流市場、人力資源開發、新興産業和技術改造等七個環節,支持一批試點示範企業和項目,帶動企業信息化上水平,深化基於互聯網平臺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行業層面,深化信息技術行業應用,繼續開展原材料、裝備、消費品工業兩化融合典型經驗交流和推廣,擴大行業融合發展水平評估範圍。區域層面,支持區域兩化融合促進中心建設,加大對地方兩化融合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支持各地對傳統工業改造提升,發展特色工業,擴展現代物流,提升兩化融合試驗區發展水平。同時,進一步加快工業應用電子産品和解決方案的發展,夯實融合的技術基礎。支持汽車電子、機床電子、工業控制及檢測等産品和系統的研發,引導信息技術企業與工業企業開展多層次的合作。
圍繞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領域信息化。加強統籌規劃和指導協調,推動信息技術在社會相關領域的應用。促進電子政務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網絡新技術應用。推動工程建設領域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繼續推進村村通電話工程,重點由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向信息服務拓展。全面開展“信息下鄉”活動,規範加強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
八、把網絡與信息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互聯網發展迅速,創新活躍,應用廣泛,已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但同時,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對國家經濟安全、政治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帶來新的挑戰。要深刻認識維護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艱巨性,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明確工作定位,堅持發展與管理並重,以安全保發展、在發展中求安全。
抓好四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期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見,協調推進法制建設、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保障。二是加強保障手段和技術能力建設。三是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網絡信息安全責任,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集中開展依法打擊手機淫穢色情專項行動。四是完成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點活動通信、無線電和網絡信息安全保障任務。
另外,要紮實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明年是“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關鍵時期。要按照體現科學發展、統籌兼顧、開拓創新、注重實效、民主決策的要求,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做好規劃編制各項工作。結合各地實際,深化重大問題研究,抓緊研究確定規劃體系,明確重點領域,提出新思路、新舉措。注重加強部門溝通協調,做好專項規劃與國家總體規劃、區域規劃的銜接。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精心組織,高質高效完成規劃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