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到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和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調研。李東東指出,通過學術期刊轉企改制,重塑學術期刊的市場主體地位,是學術期刊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調研中,李東東考察了同方知網知識傳播工程技術研究院,參觀了研究院下屬的6個研究所,並認真聽取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社長、同方知網公司總經理王明亮對公司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的介紹,以及有關負責人關於數字出版及其增值服務技術發展狀況、數字出版服務期刊編輯出版的效果、期刊內容審讀的情況彙報。
當聽説公司2009年銷售收入達4.5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4.3%時,李東東非常高興,她對清華大學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同方知網十多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字出版産業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就表示肯定。她説,改革開放特別是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以來,我國新聞出版事業和産業迅猛發展,出版品種和産業規模都已進入世界出版大國行列。最近,中央提出要繼續加快出版體制改革,今後10年我國新聞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聞出版業的發展目標確定為:向新聞出版強國邁進,而且把發展數字出版作為最重要的産業發展戰略之一。清華大學在15年前開創的前瞻性工作,為我國的數字出版特別是學術期刊等學術文獻的網絡出版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探索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
李東東評價説,同方知網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知識型社會建設了重要的知識基礎設施,對國家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她表示,學術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年鑒、報紙、工具書等文獻,是知識創新及其推廣應用、科學決策和管理所必須依賴的戰略性知識與情報資源。在傳統出版時代,這些文獻分散無序,傳播困難,流通不暢,其重要價值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方知網的突出貢獻和特點,是以大規模集成化數字出版的方式,在國內實現了這些文獻的廣泛傳播和社會共享。同時把學術期刊實現“走出去”的戰略落到了實處,用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佔領了國際高端市場,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知識界、政界、企業界客觀深入了解中國,為國際學術交流和我國軟實力的體現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東東希望,同方知網為學術期刊轉企改制工作發揮更多、更重要的作用。她指出,通過學術期刊轉企改制,重塑學術期刊的市場主體地位,是學術期刊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學術期刊改制為企業,進行産業化運作,其主要難點有:一是如何合理定位,創造規模化的市場需求;二是如何吸引高水平稿件,打造優勢出版品牌;三是如何降低出版發行成本,提高贏利空間;四是如何拓展營銷渠道,擴大發行;五是如何延攬優秀人才,提高辦刊能力和水平。她説,同方知網應該積極主動地發揮自己在技術、市場、資本、人才等各方面的優勢,以更為長遠的戰略眼光深化與傳統出版的合作,更好、更徹底地為學術期刊解決以上5個方面的問題創造經驗。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學術資源最完整、出版最及時的專業互聯網電子出版機構。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和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中國知網,是集知識資源大規模整合出版、原創性學術文獻出版、多媒體出版和專業化、個性化數字圖書館為一體的數字出版平臺,全面整合了我國90%以上的學術文獻和海外重要的學術文獻數據庫資源。據統計,目前中國知網日訪問人數256萬,年訪問9.4億人次,年下載文獻18.3億篇。目前,已發展個人數字圖書館用戶260多萬個、國內機構用戶8905家、海外機構用戶657家、抄襲檢測系統用戶3550家、期刊評價用戶7400家、采編平臺用戶3260家。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韓景陽陪同調研。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司長王國慶、法規司司長于慈珂,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所長郝振省,《中國新聞出版報》代總編輯馬國倉,總署科技與數字出版司副司長寇曉偉等參加調研。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榮泳霖主持座談會。(記者晉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