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2月2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 王正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自治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我們經受重大考驗、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年,也是我們堅定信心、穩步推進跨越式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決落實中央宏觀調控部署,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全面完成了各項任務,進一步拓展了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保增長贏得重大勝利。全區實現生産總值1334.6億元,增長11.6%。財政總收入突破200億元,達213.6億元,增長19.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超百億元,達111.5億元,增長17.4%。稅收增幅居全國第六。糧食總産實現“六連增”。
——擴內需取得重大成效。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19.1億元,增長30.3%。特色旅遊持續升溫,會展經濟異軍突起,汽車銷售實現翻番,家電下鄉兌付率增幅全國第一,農村市場消費增速超過城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3億元,增長19%。
——調結構實現重大突破。黃河金岸謀篇開局,內陸開放破題啟動。特色優勢農業全面提升,“五優一新”産業不斷壯大,現代服務業提速升級。全民創業引領非公經濟蓬勃發展。10件環保實事全部落實。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位居全國前列。
——惠民生邁出重大步伐。民生計劃在全國率先提交人代會審議實施。30件為民實事超額完成。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5元,可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4000元,達4048元,增長10%。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實體經濟受危機嚴重衝擊的情況下,積極有效調控應對,打贏了工業保增長的攻堅戰。針對年初企業大面積停産、用電負荷大幅下降等嚴峻形勢,果斷出臺扶持工業發展10條措施,力促用電負荷、鐵路運量雙恢復,企業開工率、産品銷售率雙提升,累計讓利和減免稅費近6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3.2億元,增長14.3%;利潤78.6億元,增長125.6%。及時制定 “五優一新”産業調整振興規劃,著力發展新興産業。光伏電站在建規模17萬千瓦,並網發電5萬千瓦,風電裝機總量6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比重上升到6.8%,位於全國前列。實施寧東基地總體規劃和循環經濟方案,完成投資346億元,新增煤炭産能1290萬噸,煤化工産能110萬噸。實施重點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175個,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中色東方刃料級研磨材料生産線全球最大,華源冶金短流程鎂合金整體技術國際領先,共享鑄鋼大型水電機組葉片、東方運輸智慧化風動系統國內首創,日晶電子單晶硅生長爐技術國內一流,大河機床數控技術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嚴格執行節能減排“十條鐵律”,出臺30條意見,約束和激勵手段並用,關閉小造紙60家、小澱粉1700家,淘汰小火電30萬千瓦、小水泥60萬噸、金屬錳1.4萬噸,年産10萬噸以下小煤礦全部關停,規模以上發電企業全部安裝脫硫設施,制漿造紙企業全部安裝鹼回收裝置。預計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5.2%,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5.03%和9.8%。
(二)在農民工返鄉增收難度加大的情況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三農”工作再創佳績。政策助農力度加大,財政支農資金68.1億元,增長52.9%。發放糧食、良種、農機、農資綜合、退耕還林等補貼16億元。糧食生産實現山川同豐、夏秋同增,總産達340.7萬噸。提速發展設施特色農業,各類溫棚達84.5萬畝,覆膜保墑旱作農業106萬畝,揚黃高效節水補灌農業50萬畝,13個特色産業規模、效益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及時出臺扶持奶業發展12條措施,奶牛飼養量穩步回升。成功引進中糧、中儲糧等一批知名龍頭企業,新增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57家,5個園區進入國家“農産品加工創業基地”,建成全國一流的園藝産業園。啟動實施中北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開工建設鹽環定揚黃續建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大規模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新增灌溉面積7.6萬畝,改造中低産田6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20平方公里,耕地連續22年保持凈增長。農機化綜合水平提高到50%。“六個百萬畝”生態林業建設步伐加快,新增造林170萬畝。
(三)在外貿急劇下滑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強化投資消費拉動,發展後勁和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一是搶抓國家實行“一攬子”計劃的機遇,爭取中央各類補助資金319億元,發行地方政府債券30億元,組織實施寧東、固原和沿黃城市帶建設“三大會戰”,啟動銀川火車站改擴建、靈武至甜水堡高速、寧東至山東輸電、神華寧煤煤制烯烴、大型揚黃泵站更新改造等87個關係長遠的重點項目,為全區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二是制定刺激消費22條措施,擴大家電、農機、汽車等下鄉品種範圍,提高補貼標準,深入推進“雙百”、“三新”、“萬村千鄉”等市場工程,新建改造標準化農家店1500個、配送中心40個、便民網點500個,城鄉消費市場購銷兩旺。三是著重扶持特色旅遊,編制六盤山、須彌山和青銅峽黃河大峽谷等景區建設規劃,整合資源,深度開發,促進旅遊、文化融合發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91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3.4億元,增長32.5%。四是促進金融與房地産業快速發展,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達2058億元和1917億元,增長29.4%和36.7%;制定促進房地産業發展20條,完成開發投資162.7億元,增長38.4%,商品房銷售775.3萬平方米,增長50.6%。
(四)在周邊省(區)板塊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突出黃河金岸主軸帶動,城鄉統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組織編制沿黃城市帶總體規劃和10個專項規劃,開工建設青銅古鎮、世界穆斯林城、銀川黃河古鎮等一批地標性建築,提前貫通402公里沿黃大堤,兩岸新增建設用地4.7萬畝、水面5萬多畝、林地20余萬畝,金岸骨架初步拉開。全面啟動沿黃市、縣(區)城鄉統籌試點,銀川“兩宜”城市創建取得重大進展,石嘴山資源枯竭城市穩步轉型,吳忠、青銅峽一體化速度加快,中衛樞紐地位日益提升,固原作為寧南中心城市的作用開始凸顯,預計全區城市化率46%。規模開發中南部礦産資源,富寧萬噸澱粉、慶華百萬噸煤焦化聯産甲醇等建成投産,草畜、馬鈴薯、苗木等特色産業發展加快;蕭關遺址文化園、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等設施進一步完善。穩步實施生態、勞務、教育“三大移民”工程,整村推進298個重點貧困村扶貧開發,開工建設生態移民項目區12個,安置移民5.7萬人,解決農村安全飲水38.8萬人,轉移就業76.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41.2億元。
(五)在發展瓶頸亟需突破的情況下,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發展活力和空間不斷增大。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完成新一輪區、市、縣三級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實施吳忠市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加快農墾改革,規範農村土地流轉;啟動文化經營體制改革,區直5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改制轉企。推進國企和金融改革。實施21個國有企業關閉破産項目,完成區直機關所辦企業脫鉤任務;寧夏銀行西安分行、石嘴山銀行掛牌運營,伊斯蘭金融試點啟動,發展村鎮銀行3家、小額貸款公司49家,村級互助扶貧資金覆蓋全區三分之一的貧困村,農村金融創新成果得到中央肯定。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新建10個院士工作站和12個專家服務基地,首次柔性引進32名“兩院”院士和一批高層次人才。謀求合作發展。中電投與青鋁、國電與英力特、中國出版與黃河出版傳媒等成功重組,引進世界500強企業3家、國內500強9家;高水平舉辦了 “園博會”“文博會”“房車節”“服裝節”等六大節會,“寧洽會”晉陞為國家級展會,“香港周”刷新寧夏在港招商記錄。組團參加各類招商活動,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46億元,增長48%。拓展發展空間。開闢新航線,增加新航班,加強與周邊地區及穆斯林國家的高層交往,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往來與友好交流。在泰國、馬來西亞設立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銷售中心。
(六)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堅持不懈惠民生,和諧寧夏建設穩步推進。全年民生和社會事業投入280億元,增長26.4%。率先在全國以地方立法強力推進全民創業,設立創業資金,新開發創業項目3900個,培育小企業3200個、小老闆和創業者6100個,創造新崗位近4萬個;出臺9條政策措施,2.2萬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新增城鎮就業6.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全面為城鄉低保和社保“五險”擴面提標,賀蘭等3縣進入全國首批新農保試點,在全國率先發放城鄉高齡老人生活津貼,率先實現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大力推進安居工程,新建廉租房2.4萬套、經濟適用房139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住房100萬平方米、農村危窯危房5.8萬戶,建設新型抗震示範農宅600套,9.7萬戶城鄉低收入家庭喜遷新居。化解義務教育債務,建設安全校舍42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示範高中21所,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2.4%。自治區職教實驗實訓基地、5所市級職教中心建設進展順利,高等教育健康穩步發展。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保障試點,推進優質衛生資源向基層延伸,免費提供9類3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新建、改擴建縣級中醫院11所、鄉鎮衛生院74所。加快醫學優勢特色專科建設。甲流防控積極有效。堅持控制人口數量與提高人口質量並重,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68‰以內。加快文體事業發展,《月上賀蘭》等多個劇目獲國家大獎,寧夏“花兒”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中華回鄉文化園成為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寧夏大劇院、賀蘭山體育場等重點工程加緊建設,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39所、全民健身路徑100條,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實現獎牌和總分雙突破。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大接訪,加強信訪工作,有效疏通人民群眾利益訴求渠道。清理兌付歷年徵地欠款36.9億元,徹底解決了補償遺留問題。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紮實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強應急預警和防災減災。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安定和諧。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雙擁”、對臺、僑聯等工作不斷加強,工會、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迅速發展。
(七)在壓力與挑戰前所未有的情況下,著力提升行政效能,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把提高各級政府的執行力,作為應對危機的基本功來抓。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文史館員、政府參事的意見建議,重視發揮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13件、政協委員提案501件,提請人大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11件,制定政府規章10件,辦理行政復議案件529件。突出高效便民。開展政務服務網上審批試點,建立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新模式,取消一批行政審批和收費項目,健全政務公開等制度,80%以上的鄉鎮設立了民生服務站。完善效能目標責任考核辦法,政風行風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落實廉政責任。加大審計、監察力度,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規範政府採購,治理商業賄賂,清理取消“小金庫”,公用經費、公務購車、公務接待、出國出境、會議經費支出明顯下降。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們沉著應對,共克時艱,戰勝了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困難,奪取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勝利,成績難能可貴,勝利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各族人民、社會各界眾志成城、拼搏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駐寧單位、駐寧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幹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寧夏發展的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我區發展仍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制約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發展方式較為粗放,自主創新能力弱,資源環境代價大;部分企業生産經營仍然困難,特別是外貿下滑局面尚未扭轉,財政收支壓力較大;區域發展不平衡,扶貧攻堅任務艱巨,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政府自身建設尚需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行政效能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各位代表,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深刻認識到,寧夏作為西部內陸省份,作為爬坡追趕的欠發達地區,只有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激發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科學發展觀是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正是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具體的實踐,靈活運用政府和市場“兩隻手”,非常之時採取非常之策,牢牢把握住了工作的主動權,實現並鞏固了全區經濟的企穩回升。只有把跨越式發展作為全區上下的共同行動,才能凝聚又好又快發展的巨大合力。沒有共同的目標,就沒有共同的行動。我們正是把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作為全區人民的共同追求,用跨越式發展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才使我們始終做到目標同向、上下同心、工作同力,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只有善於發掘後發優勢,才能增強又好又快發展的競爭實力。後發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必須用辯證思維重新審視區情。我們打破傳統認識,立足農業、能源、旅遊三大優勢,高起點規劃黃河金岸,高層次謀劃內陸開放,高標準建設寧東基地,高效率推進重點項目,高水平舉辦“六大節會”,開創了跨越式發展的嶄新局面。只有牢固樹立小省區也能辦大事的志向,才能頻添又好又快發展的創造活力。解放思想天地寬。我們始終把解放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總閥門”,以“寧夏雖小不自小、小省區也能辦大事”的雄心壯志,敢與高的比,敢與快的賽,敢與強的爭,創造了許多西部乃至全國的“單項冠軍”。只有把效能建設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才能産生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勁推力。效能建設關係決策落實,關係政府形象。我們堅持把效能目標管理考核作為有效手段,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數量化,形成了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向全區人民報賬的新機制,形成了各地各部門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新局面,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推動了各項事業的大發展。
二、當前形勢和2010年奮鬥目標
今年是鞏固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成果、繼續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加快推進跨越式發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為“十二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今年的發展環境雖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面臨的形勢更為複雜。世界經濟受政策調整、通脹預期、物價上漲、貿易保護、失業上升、美元貶值等影響,將呈現緩慢曲折復蘇的過程,外需不振可能在較長時期存在。國內經濟受內在動力、結構矛盾、農業基礎、就業形勢和財政金融風險等因素的綜合作用,發展中的“兩難”問題增多,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難度增大。我區經濟受外部市場擠壓和自身轉型的雙重考驗,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産業結構矛盾凸顯,加快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們既要充分估計面臨的複雜局面和嚴峻挑戰,更要敏銳地把握有利條件和寶貴機遇。一要把握後金融危機時期的國際機遇。世界性金融危機,對落後生産力是“危”,對先進生産力是“機”;對傳統發展模式是“危”,對科學發展模式是“機”。只要我們用好用活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快推進新産品的研發、新産業的培育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就能搶佔先機,後來居上。二要把握西部大開發第二個10年的歷史機遇。國家今年將出台西部大開發的新規劃,我們要認真吃透新一輪大開發的政策要義和項目佈局,爭取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在我區布點建設。三要把握中央宏觀經濟調控保持連續性、穩定性的政策機遇。國家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國辦又專門下發了落實國務院29號文件的分工方案,這一整套政策體系,為我們保持經濟持續較快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四要把握工業化、城鎮化雙加速的發展機遇。我區正處在重化工業迅速崛起、城鎮建設全面提速的黃金髮展期,基礎設施、産業升級、社會建設等方面的投資需求巨大,全社會的消費需求旺盛,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需求迫切,為我們加快優勢資源轉化、發揮後發優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今年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經過新中國60年和改革開放30年的團結奮鬥,經過西部大開發以來的建設積累,我區已經具備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雄厚基礎和巨大能量。展望未來,將是一個更加大有作為的10年,偉大祖國將圓滿完成第二步走戰略目標,我們寧夏也將與全國同步跨入全面小康,實現經濟社會的騰飛跨越。站在這樣一個氣勢恢宏的歷史新起點,面對這樣一個繼往開來的發展新時代,我們一定要搶佔先機,乘勢而上,不斷把我區跨越式發展的宏偉大業推向前進!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把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主要抓手,更加注重産業優化升級,更加注重農業提質增效,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紮實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奮力開創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主要預期目標和約束性指標是:全區生産總值增長l0%;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l1%;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12%;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6‰以內;單位GDP綜合能耗降低5.2%,化學需氧量減少3.6%,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4.5%。
全面實現今年的奮鬥目標,我們必須堅持跨越式發展不動搖。跨越式發展是我區追趕發達地區的一個大戰略,必須長期堅持。全區上下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用跨越式發展的標準衡量工作,不斷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必須堅持調整結構和轉變方式不動搖。這次金融危機使我區以“三高一資”為主要特徵的經濟結構矛盾凸顯,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我們必須大力調整結構,在發展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上狠下功夫,促進三次産業優化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擴大內需不動搖。內需不足、外需下滑是制約經濟發展的兩塊短板。在國際需求短期內不能回暖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把擴大內需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政策,全力以赴擴投資,千方百計促消費,不斷增強發展的內在動力。必須堅持統籌協調不動搖。南北差距大、城鄉不協調,嚴重制約著我區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堅持以川濟山、以城帶鄉、以工哺農的方針,狠抓黃河金岸建設,帶動南、中、北三區良性互動、共同發展。必須堅持內陸開放不動搖。不沿邊、不靠海的區位劣勢,迫使我們必須敞開胸懷、放開眼界,大踏步地走出去,堅定不移地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把我區打造成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特別是面向穆斯林國家開放合作的大平臺。必須堅持改善民生不動搖。民生問題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要把民生計劃作為第一品牌打造,作為第一任務完成,真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突出重大項目拉動,確保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好勢頭
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大投資推進大發展。要最大限度發揮投資在保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中的引領作用。
高效率推進重大項目。全年完成重點項目50個、重點預備開工項目40個、重點前期項目30個,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突破1400億元。工業項目完成投資750億元。建成投運25萬千瓦風電、15萬千瓦光伏發電和靈武電廠100萬千瓦火電、大武口電廠熱電聯産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麥垛山等8大煤礦、國電英力特煤基多聯産、寧東至山東輸電等項目建設進度;力爭開工建設寧夏至浙江輸電、煤炭間接液化、60萬噸甲醇制烯烴等項目。交通城建項目完成投資400億元。爭取銀川河東機場三期開工建設,太中銀鐵路、固原六盤山機場建成投運;加快孟營、石銀、同沿高速和吳忠黃河大橋等建設;開工建設包蘭鐵路復線銀川至中衛段、王洼至原州區鐵路、銀巴高速、農村公路以及石嘴山和兵溝黃河大橋等項目;做好銀川至環縣鐵路、寶中鐵路復線、銀川至寧東輕軌、鹽池至西吉和銀川西線南段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支持一批城鎮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等項目。農林水利項目完成投資80億元。推進全國節水型社會示範區、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重點實施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中北部土地開發整理、中部縣內生態移民、高效節水補灌及“六個百萬畝”生態林業建設等項目。社會事業項目完成投資45億元。遷建寧夏財經學院、藝術學校、固原一中,建成自治區職教實驗實訓基地二期、吳忠回中和青銅峽一中等教育工程,加快建設寧夏大劇院、賀蘭山體育場、萬達文化廣場等重點文體設施,開工建設自治區兒童醫院等醫療衛生項目,完成寧夏老年福利服務中心一期工程。
高起點謀劃重大項目。突出重點,著眼長遠,全面加強項目庫建設。站在産業發展高端,重點圍繞寧東國家重點開發區、農業“三大示範區”和西部旅遊目的地等建設,謀劃推動一批循環、低碳、綠色産業項目。站在西部開發潮頭,重點圍繞沿黃城市帶、中南部統籌發展等,謀劃推動煤制氣、大柳樹水利樞紐、城際輕軌交通等一批基礎項目。站在內陸開放前沿,重點圍繞內陸開放經濟區、新歐亞大陸橋交通運輸、立體化物流體系建設等,謀劃好鐵路、公路大動脈及西部支線樞紐機場等一批關鍵項目。儘快形成層次高、質量好、數量多的梯次項目格局,確保持續投資有抓手、長遠發展有後勁。
高標準服務重大項目。進一步放寬社會投資準入條件,強化政策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實現投資多元化。加強銀政、銀企對接,加大信貸投資力度,力爭新增貸款超過上年。完善政府信用平臺,擴大開發性金融合作規模,適當發行城投債,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有效拓寬融資渠道。嚴格執行産業政策,綜合運用供地、環評、備案等手段,引導投資流向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堅決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繼續實施項目集中審批和目標考核,形成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相互協作的工作機制,做到責任到人、跟蹤推進、一抓到底,確保快上項目、多上項目、上好項目,把每個項目都建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工程。
四、突出工業園區支撐,邁出經濟結構調整新步伐
把寧東基地等工業園區建設作為跨越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大基地,培育大企業,發展新産業,促進新轉變,力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
以園區建設吸納産業聚集。針對工業園區經濟規模小、産業集中度低的現狀,堅持一手“抓大”、一手“促特”。始終把寧東國家重點開發區作為自治區“一號工程”,集中會戰,重點建設,確保新建續建重點項目21個、建成投産22個,完成投資超過400億元;大力建設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石嘴山、太陽山、中衛工業園區,進一步做大規模、做強産業,實現産值650億元,增長20%以上。做優做特縣(市、區)工業園區,選準産業定位,注重政策引導,推進靈武羊絨製品、永寧生物制藥、平羅循環經濟、賀蘭清真食品、吳忠穆斯林用品、青銅峽新材料、中寧新材料、石嘴山機械裝備、固原特色農産品加工和鹽化工等十個特色園區差異化發展,産值增長15%以上。建立園區考核評價體系,安排專項資金6000萬元,採取以獎代補等方式,重點扶持投資強度大、建設速度快、投入産出高、節能減排好的工業園區做大做強。
以創新改造力促産業升級。認真執行“五優一新”産業調整振興規劃,瞄準煤炭、電力、化工等行業的高端,做大做強戰略主導産業,擇優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輕紡等傳統産業,加快提升羊絨精紡、葡萄釀酒、枸杞加工等特色産業。把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作為産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完成技改投資155億元,增長20%以上。務必抓好寧夏石化500萬噸煉油、西部聚氯乙烯4萬噸糊狀樹脂、錦寧鋁鎂75萬噸鋁鎂合金等50個重點技改項目。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組織實施100個重點技術創新和新産品試産項目,新建3個國家和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深入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促進工業走上創新驅動的發展軌道。
以龍頭企業帶動産業轉型。實施大企業帶動戰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重新確定自治區重點工業企業並實行動態管理,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上大項目、兼併重組、産業整合等實現超常規發展。支持神華寧煤、寧夏電力、寧夏石化、中電投能源鋁業、國電英力特等企業快速壯大,推進寧夏發電、中色東方、天地奔牛等企業乘勢擴張。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儘快出臺保持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新措施。對銷售收入和利稅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自治區將重點扶持,在申請技改、項目擴建等方面,享受自治區有關部門單列的待遇。積極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成長,形成大中小配套、多極化支撐的工業發展新格局。
以節能減排促進清潔生産。牢固樹立“寧可犧牲GDP也要保護好環境”的意識,嚴格執行“十條鐵律”和30條意見。加強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用能評估,嚴格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督考核。繼續在鐵合金、電石、碳化硅等高耗能行業,實施差別電價和能耗限額管理,獎勵節能減排先進企業。完善落後産能退出機制,堅決杜絕限制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上馬。擴大循環經濟試點,培育清潔能源等永續産業,提高排放達標率和“三廢”利用率。組織實施好10件環保實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大植樹造林規模,有效增加森林碳匯。
五、突出 “三大示範區”引領,推進農業農村發展新跨越
建設 “三大示範區”,是破解“三農”難題的關鍵舉措,是農業農村跨越發展的總抓手。必須以示範區建設引領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興旺。
立足西北、放眼全國,抓好示範點建設。按照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高科技支撐、高效益經營的要求,全力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三大示範區”。集中力量先抓好100個現代農業標準化示範點,建檔案、作比較、看效益,重點扶持,逐步升級。加強示範點與區內外科研機構的有效對接,實行首席專家和技術團隊負責制,做到每個特色産業、每個農業類型都有示範點,力爭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新技術、新品種到位率達到90%,農機化綜合水平70%,科技貢獻率70%,帶動全區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科技含量和農産品品質三上臺階。
挖掘優勢、提質增效,加快特色農業發展。實施百億斤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規劃,深化耕作制度改革,推動冬麥北移,確保糧食總産穩定在330萬噸以上,確保主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和特色優勢産業,力爭枸杞、紅棗、蘋果、溫棚蔬菜、優質水稻、淡水養殖等規模均達到100萬畝。加快馬鈴薯良繁體系建設,提高馬鈴薯品質和效益。提速發展設施養殖,做大做精清真牛羊肉和奶産業,促使農業優勢更優、特色更特、效益更好。
精深加工、轉化增值,推進産業化經營。積極引進支持各類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重組擴張,形成産業鏈結緊密、技術裝備先進、專業分工合理的農産品加工業集群,力爭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達到5家、超5億元的10家、超億元的50家。繼續推進農産品市場建設,完善冷鏈保鮮、質量檢測、物流配送、電子交易等體系,健全營銷網絡,提高農産品流通現代化水平。積極開展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認證認定和商標註冊,著力培育一批寧夏著名、國內馳名、國際知名品牌,使更多綠色、有機農産品和清真食品打入國內外高端市場。
多輪驅動、多措並舉,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年計劃投入“三農”資金26.9億元,增長39.6%。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造中低産田40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0萬畝、基本農田30萬畝。加大政策惠農力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擴大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標準。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和山川、區域勞務合作,區內重點項目優先使用本地農民工,千方百計拓展就業增收渠道,確保勞務輸出規模不減少、收入有提高。鼓勵支持農民發展二三産業,幫助農民實現多元增收。
六、加快建設“三大口岸”,帶動現代服務業快發展
進一步擴充“三大口岸”功能,培育做強“六大物流中心”,暢通車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促使服務業提速升級。
加快完善現代物流體系。依託“三大口岸”,挖掘地緣空域優勢,構建陸海空相互配套、緊密銜接的現代化運輸大格局。高標準建設寧夏國際空港,引進國內外大型空運集團,在增加國內航線的同時,爭取開闢銀川至迪拜等國際航線,開通銀川至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旅遊包機,打通聯接世界的“空中走廊”。延伸銀川、惠農陸港口岸功能,密切與天津、青島、連雲港等港口的合作,力促“公鐵聯運”“鐵海聯運”“空地聯運”,開闢便捷暢通的“出海通道”。謀劃爭取過境動車組直達我區,早日實現3小時通西安、蘭州等周邊城市,8小時達北京、鄭州、武漢等中心城市,構建穩定迅速的 “快鐵通道”。建設完善“六大物流中心”和“十大專業市場”,形成覆蓋全區、輻射周邊、通江達海、聯接國際的現代化物流體系。
精心打造特色旅遊目的地。依託特色旅遊資源,科學規劃景區景點,深度開發塞上江南新天府、賀蘭山歷史文化、六盤山紅色生態“三大板塊”。建設陽光沙療福地、塞上避暑寶地、黃河金岸勝景、民族風情家園等新型景點,力爭黃河大峽谷、須彌山石窟、水洞溝遺址進入國家風景名勝區,建立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特色旅遊經濟圈,打造西部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
提速發展金融等新興服務業。支持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加快金融開放步伐,力促招商銀行銀川分行早日掛牌運營,積極引進民生銀行、中信銀行、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鼓勵創辦金融消費公司和地方保險機構。穩步發展村鎮銀行和小額信貸組織,擴大村級扶貧互助資金覆蓋面。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強化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積極發展會計審計、法律公證、評估代理等仲介服務。整合各類信息資源,促進“三網”融合和網絡升級換代,建設 “數字寧夏”。
進一步繁榮活躍城鄉市場。認真落實國家刺激消費的各項政策,深入推進“雙百”“三新”“萬村千鄉”和“農超對接”等商貿流通工程,繼續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等下鄉工作,增加品種類別,擴大補貼範圍,拉動農村消費。發展壯大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專業批發市場,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商業街區,引進培育一批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和連鎖集團。重點培育文化娛樂、研發設計、體育健身、教育培訓、家政服務等消費熱點,促進農村與城市消費、傳統與現代消費協調發展。
七、加快打造黃河金岸,開創統籌城鄉建設新局面
抓住國家加快城鎮發展的契機,大力推進沿黃城市帶建設,帶動産業聚集、人口集中、城鄉統籌、山川協調。
全方位開發沿黃資源。全面建成黃河大道及連接線,增強金岸主軸功能。加快建設沿河綠色景觀長廊,深度開發中衛濱河、青銅峽鳥島、銀川水系、石嘴山星海湖等濕地,展現“塞上江南”秀美畫卷。啟動黃河樓、黃河聖壇、黃河書院、黃河古渡坊等標誌性文化設施,彰顯黃河金岸的靈氣神韻。規劃建設園藝産業園、文化旅遊園、科技創業園等特色園區,做美做特永寧至賀蘭沿河景觀帶、吳忠一河兩岸標誌性建築及景觀帶,策劃舉辦國內外重大賽事活動,讓母親河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大力度推進城鎮建設。抓好沿黃市政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開展城際公交、醫保“一卡通”等試點,打造以銀川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和4個地級市為次中心的“半小時通勤圈”。支持銀川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聯合國宜居城市,高水平規劃開發環閱海區域,培育商務核心區、金融聚集區和總部經濟區。支持石嘴山、吳忠、中衛立足山、河、湖、沙等自然優勢,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承載能力,儘快建成一批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文藝會展中心等公益設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宜居城市、生態城市、文明城市。大力推進沿黃縣城和“10個特色示範鎮”建設,促進小城鎮建設上水平。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引導農民向城鎮有序轉移,力爭全區城市化率達到47.5%。
多舉措統籌山川發展。加強對縣域經濟的指導,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支持靈武、青銅峽、平羅在西部百強行列爭先進位,永寧、賀蘭、中寧力爭跨入百強,形成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縣域發展模式。更加重視中南部發展,大力支持固原市及各縣城和海原新區建設,切實增強固原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大礦産資源勘查力度,開工建設固原鹽化工循環經濟扶貧示範區,推進太陽山工業園區發展,壯大中南部經濟實力。實施中南部城鄉人飲水源等重點工程,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制定新一輪扶貧開發10年規劃,全面完成第三批整村推進任務,做大草畜、苗木、馬鈴薯、中藥材、小雜糧、特色旅遊等産業,提升發展能力。加快生態、教育、勞務移民步伐,新建30萬平方米移民住房,搬遷定居4萬人,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八、加快構築內陸開放區,推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突破
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謀劃內陸開放,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開闢新的發展空間,創造新的競爭優勢。
積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區。在鞏固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面向穆斯林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建立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內陸開放經濟體系。重點抓好“九件大事”:創辦中阿經貿論壇,開工建設永久會址;支持寧夏大學與迪拜大學合建孔子學院,促進中阿文化交流;申報設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銀川清真食品和吳忠穆斯林用品“兩大工業園”;穩步推進伊斯蘭金融業務試點;建成銀川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小商品中心;積極爭取穆斯林國家在銀川設立領事館;發揮清真食品認證中心作用,抓好品牌推廣、清真認證和國際互認等工作;建成6家海外銷售中心,在國際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市場打響寧夏品牌。
全面擴大經貿交流合作。立足招大商、引好資,在工業、能源、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引進一批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力爭全年招商到位資金超過700億元。主動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積極拓展境外市場,努力擴大出口規模,確保傳統市場不下降、新興市場有增長。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産、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培育一批有一定競爭力的跨國公司。辦好寧洽會、園博會、房車節、服裝節、世界防沙治沙大會等重點節會,精心組織參加上海世博會,全面推介和展示寧夏。積極開展與陜、甘、蒙等周邊省區的橫向經濟合作,更好地參與區域經濟大循環。
全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鞏固政府機構改革成果,抓好自治區直管縣改革試點。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規範招投標和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管理。大力支持非公經濟加快發展,放寬市場準入,提供公平待遇,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社會事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持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實施跨行業、跨區域兼併重組,不斷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落實國有資産投資決策、風險控制、責任追究等制度,確保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加快農村綜合改革,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墾改革,抓好集體林權改革試點,啟動新一輪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與發展。抓好要素價格改革,實行礦産資源有償使用,完善水資源費、污水垃圾處理費徵收制度,建立科學的資源性産品價格形成機制。
九、全面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社會各項事業大發展
立足公益,注重均衡,全年區本級財政安排社會事業支出增長30%,以大投入推動社會事業快發展。
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今年計劃安排教育投入21.3億元,增長18.2%。抓好教育強縣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範縣創建,賀蘭等8縣(市、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繼續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新建、維修校舍100萬平方米,新增教學班300個、學生宿舍2萬平方米,有效緩解大班額、大通鋪問題。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配套完善自治區職教基地,建設防沙治沙學院,提升職業教育水平。積極推進寧夏大學“211工程”、寧夏醫科大學申博,加強高校、科研院所特色優勢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提升高等教育綜合實力。繼續實施“百標工程”,推進民族教育發展。穩步發展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繼續教育,支持發展民辦教育。逐步免除中職院校農村家庭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學費,擴大生源地助學貸款覆蓋面,確保每個學生都能上得起學。
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強與兄弟省區、國家部委、國際科研教學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構建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實科技創新扶持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設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技術中心,推進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研發,在制約産業升級關鍵共性技術上實現新突破。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和“5183”工程,提升特色農業科技含量。加強科普工作,辦好各類科技成果、科技發明展會。加強人才工作,千方百計培養、用好區內人才,大力引進高科技人才和緊缺人才,選拔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創新團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努力提高醫療和計生服務水平。全面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抓好藥招“三統一”與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銜接,建立覆蓋全區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建設醫院優勢特色專科,推進城鄉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扶持發展中醫藥、回醫藥事業。實施婦幼衛生“四免一救助”政策。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服務體系,有效防控甲流等重大疫病。抓好醫療保險提標擴面,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符合條件的關閉破産國企退休人員納入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150元。堅持計劃生育國策,建設人口宏觀管理信息系統,完善基層計生服務體系,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的管理與服務,啟動“優生促進工程”,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質量。
加快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充分挖掘、整合區域文化資源,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建設文化基礎設施,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和農民文化家園等惠民工程。逐層開展文藝調演和體育專項賽事,豐富城鄉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抓好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和西夏陵等文化遺址保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組建寧夏演藝集團,做大做強文化投融資公司、5大傳媒集團等骨幹企業。大力發展廣播影視、音像出版、報業期刊、動漫演藝等産業。舉辦第二屆寧夏文化藝術節,辦好第十三屆全區體育運動會,積極申辦全國城市運動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十、全面實施民生計劃,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新提高
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裏,繼續實施10項民生計劃,辦好30件為民實事,努力解決好廣大群眾最急切、最關心、最實際的問題和困難。
深入開展全民創業。創業是就業之源,就業是收入之源。今年計劃安排創業就業資金2.6億元。注重典型引路,培養更多小老闆,孵化更多小企業,創造更多新崗位,再掀全民創業新高潮。健全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創業輔導,切實提高勞動者的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穩定輸出勞務75萬人(次)以上,新增城鎮就業6.6萬人。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紮實做好城鎮困難群體的就業,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強勞動執法監察,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今年計劃投入社會保障資金15.8億元,進一步擴面提標,完善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等制度。一是抓好非公有制單位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困難群體和農民工參保工作。二是計劃用兩年時間解決20萬人的社會養老保險遺留問題。三是實施社會保障“一卡通”,新農保試點覆蓋60%以上的縣(市、區)。四是繼續完善城鄉低保機制,健全大病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同時還要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積極發展老齡、殘疾人以及紅十字會、社會慈善等事業,讓困難弱勢群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有效改善城鄉人居條件。重點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難,加快中小戶型普通商品房、限價商品房、公共租賃房建設。今年新建經濟適用房100萬平方米、棚戶區居民住房100萬平方米、廉租房1萬套,為4萬戶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依法查處圈地不建、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規行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深入推進塞上農民新居、山區危窯危房改造和農墾安居工程,新建、整治村莊220個,改造危窯危房3萬戶。新建農村公路2000公里,實現96%的行政村通客車。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創建一批環保模範城市、生態建設示範縣、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組,使更多的城鄉居民住上抗震房、走上平坦路、喝上清潔水。
十一、全面加強社會管理,力促政府效能建設再上新臺階
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轉型、發展方式轉變,迫切需要我們創新社會管理,提供高效服務,主動適應新情況、回應新期盼、解決新問題。
紮實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綜合整治,建設進城務工人員週轉房和農民工公寓,對流動人口進行屬地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注重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監管,積極回應和引導網絡民意。健全日常監管機制,引導新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做好信訪、人民調解工作,認真解決徵地拆遷、企業改制、司法訴訟等關係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行社區警務站制度,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全天候、全覆蓋防控網絡。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幫教管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嚴重暴力、多發性侵財等犯罪活動。強化煤炭、化工、建築以及特種設備、食品藥品等重點行業的安全監管,嚴格安全生産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自治區。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大力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村鎮、社區、學校和企業,認真組織“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精心舉辦第七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決抵禦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廣泛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和諧社區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加強國防動員,推進雙擁共建,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切實加強民主法制和廉政建設。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和群眾來信來訪。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嚴格執法責任,規範自由裁量權。加強社區、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建設,深化村務、廠務、校務公開,形成群眾自治自律與政府管理的良性互動。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快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對關鍵人員、關鍵崗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制約,加強對規劃審批、工程招投標、土地徵用等領域的專項治理,嚴格控制公務經費開支,嚴格控制各類檢查、慶典活動。加大各類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力度,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節儉辦事情,廉潔幹事業,勤政為人民。繼續深化政府效能建設。推進網上審批和電子政務對接,健全區、市、縣、鄉(鎮)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和綠色審批通道。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重大決策聽證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制度。設立市、縣(區)償債基金,建設誠信政府、責任政府。完善效能目標考核,建立領導幹部下訪、暗訪制度,加大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督查和問責。制定行政能力提升、績效管理、成本控制、行為監督等制度,促使每一項行政權力都能依法行使、公平公正,促使每一位公職人員都能為群眾提供熱情、優質、高效服務。
各位代表,今年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科學編制好“十二五”規劃。這是事關我區跨越式發展、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事。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凝聚各方共識,集中全區智慧,認真總結“十一五”規劃的執行情況和發展經驗,深入研究論證“十二五”的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舉措、重大項目,切實提高規劃的針對性、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
各位代表,形勢越是複雜,越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任務越是艱巨,越要有攻堅必勝的決心!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萬眾一心,負重拼搏,為奪取跨越式發展的新勝利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