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醫保患者今後也不必每到一家醫院看病都要排隊填表辦就診卡了。北京市衛生局昨天宣佈,今年9月起,將在全市所有50家三級醫院和11家區縣中心醫院向非醫保患者發放“醫聯碼”,今後醫保患者憑著社保卡、非醫保患者憑藉貼在病歷本上的這個“條形碼”,有望逐步實現全市各醫院“一卡通”,告別現在的一院一卡。
七成公眾對一院一卡不滿
近年來,北京各大醫院陸續推出各家的就診卡,由於互不相通,不少病人手中會持有多張不同醫院的就診卡。市衛生局去年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73.1%的公眾對一院一卡造成的就診不便表示不滿,希望儘快統一就診卡。近幾年的市區“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多次對此發出呼籲。
此外,由於沒有統一的病人身份識別,衛生部門無法在全市醫院門、急診完整、準確地採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疾病症狀信息,因而無法進行有效的監測和預警。
啟用“醫聯碼”信息不重填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市衛生局與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以及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溝通後,一致認為要對不同醫院的就診患者進行身份標識統一。
目前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向全市參加醫保人員發放了社保卡,未來這張卡將成為醫保患者的就診一卡通。
而在北京,還有大量外地病人、新農合病人,這部分病人佔北京市三級醫院就診量的40%。如何讓他們就醫也實現一卡通?今年初,北京市衛生局啟動統一條碼號工作,採用“醫聯碼”與各醫院就診卡關聯的方式統一病人就診號。“比如,病人在協和醫院看病填寫個人信息獲得一個條形碼後,憑著這個條形碼再到中日友好醫院看病,再辦就診卡時不用再填寫個人信息,只需掃一下這個條形碼即可。未來,隨著‘醫聯碼’的推廣和使用,將逐步取代就診卡。”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醫聯碼”和社保卡將共同組成所有就診患者的身份標識,並在適當的情況下逐步規範各醫院的就診卡。
三家醫院開始試點
目前,北京市選取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婦産醫院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作為試點,進行了醫院信息系統接口改造等工作,三家試點醫院開始試發“醫聯碼”。這次推行“醫聯碼”讀碼設備,用的是各醫院讀取醫保手冊條碼的掃描槍,不需要醫院再採購,節約了成本。
9月份,全市所有三級醫院和11家區縣中心醫院將開始全部針對非醫保病人發放“醫聯碼”。
據悉,在醫院內用身份惟一的條碼號進行就醫、劃價、檢查、取結果、取藥,可以減少醫療差錯。同時,也能方便政府管理,通過統一就診號採集門急診信息,很好地了解醫療需求、疾病譜變化,可支持突發事件的應對以及傳染病症狀監測。
“醫聯碼”不能馬上取代就診卡
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暉表示,啟用“醫聯碼”並不意味著能夠馬上取代各醫院的就診卡,這是一個逐步實施的過程。
“不能馬上取代的主要原因是各醫院就診卡的使用範圍不同,有的能掛號,有的還有儲值功能可以作為消費卡使用,有的只存有病人的基礎信息,有的則存儲了病人所有就診信息,包括檢查結果。各醫院就診卡採集的信息內容和標準都不一樣,所以還無法馬上統一在一起。”王暉介紹,目前“醫聯碼”在第一階段採集的信息包括患者個人的16項基本信息,這些信息將在各個醫院率先實現互通。下一步,衛生部門將出臺規範,統一各醫院採集信息的標準,例如對患者症狀的描述等。這些標準統一後,才能取代各醫院的就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