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安徽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進入暑期施工高潮。作為今年新增民生工程之一,中小學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籌資總額將達到50億元。截至目前,安徽省校舍安全工程已竣工項目878個,竣工面積98.7萬平方米。
民生工程是籌集財力,針對民生短板,進行“雪中送炭”,它解決的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百姓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安徽省民生工程建設重點繼續向“三農”傾斜,向基層和困難群體傾斜,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推動社會發展更加均衡和諧。今年新增的留守兒童之家、農村清潔工程、校安工程,無不體現這一思路。上半年,各地民生工程建設撥付資金已達194.8億元,其覆蓋範圍正越來越廣,受益群眾越來越多,群眾滿意度越來越高。
增加投入 兌現“民生承諾”
天下之大,民生為最,民生承諾,重於泰山。今年的“民生承諾”,正一項項有條不紊地實施、兌現,推動安徽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9項生活保障類項目紮實推進,安徽省保障農村低保對象213萬人,農村五保戶供養達46.03萬人,向2.3萬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發放基本生活費,向84.7萬水庫移民發放直補資金;實施廉租住房保障14.6萬戶,竣工廉租房3.7萬套。6項教育培訓類項目有序開展,下撥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資金20.7億元,發放高校國家助學金1.17億元,完成新型農民培訓31萬人。
——7項醫療衛生類項目穩步實施,安徽省新農合參合4748.53萬人,城鎮居民參保866.2萬人;開展城鄉醫療救助108.2萬人次,完成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8324例,補助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接種723.3萬人次。
——7項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類項目進程加快,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農作物3246.7萬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累計投資4.92億元,農村公路 “村村通”工程完工1015公里。 4項農村文化建設類項目完善提高,鄉鎮綜合文化站竣工209個。
盤點民生工程實施,資金投入越來越大,2007年是78.4億元,2010年計劃增加到330億元,增長4.2倍。 3年多來,民生工程累計投入已逾700億元。 “民生工程的資金始終得到充足保障,每年實際投入量均遠遠大於計劃投入量。 ”省民生辦主任陳永年坦承,對於安徽這樣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來説,籌集這麼大的資金量很不容易,但是,加大民生工程的保障力度,解決的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科學發展的要求,民生工程覆蓋面將會越來越廣,普通群眾受益面會越來越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統籌規劃 構築長效機制
民生工程不是一個筐,什麼都往裏裝,而要做到科學規劃,可持續發展。據了解,由於民生工程群眾滿意度高、口碑好、資金有保障,很多部門都攢著勁,希望將本部門的工程項目“擠進”當年的民生工程。但是民生工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做到可持續,必須經過科學認證,合理謀劃項目資源配置,注重加強制度建設,注重健全長效機制,以受益面大、政策性強、影響長遠的項目建設為重點,如新農合、城鎮醫保、農村義務教育、廉租住房保障等,推動社會保障和社會管理制度完善。
今年初,安徽省民生工程大會提出,要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和政策體系,提升民生工程建設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在“十二五”規劃編制過程中,要專題研究民生工程建設,廣泛徵求意見,科學深入論證,拿出系統的民生工程建設安排。
從上半年民生工程實施的情況看,我們欣喜地注意到,民生工程通過建立基礎資料數據庫,健全縱向、橫向、內部協調推進機制,已經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財政組織協調、部門牽頭實施、社會廣泛參與,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良好格局。資金保障方面,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個人負擔為輔、困難上收、財力下移的原則,建立起多元化的民生工程籌資機制。注重用民主的方法推進民生工程,公開透明、陽光操作,接受群眾監督,建立起規範透明的政策執行機制。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考核,把人民群眾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民生工程成效得失的根本標準,建立起重民意講成效的督查考核機制。這些,都是把民生工程真正打造成民心工程的重要保證。
豐富內涵 提升品牌效應
民生工程不僅使人民群眾舒心解憂,幸福指數逐步提高,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還實現了擴內需、促消費、保增長、促和諧的作用。可以説,民生工程的品牌效應逐年凸顯。但由於民生工程涉及面廣,部分工作機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項目地區工程進展不平衡,個別工程出現質量問題,這些還亟待解決。
記者今年3月在皖西一鄉鎮採訪時看到,一些鄉鎮的民生工程設施缺乏後續管理、運行維護、資金投入等機制。一位基層民生辦工作人員也證實:“工程類項目有的雖然建立起來,但後續的維護保養成為難點,如村村通;此外,一些項目因為牽涉到不同部門利益,資金整合難,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 ”
民生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要堅持以百姓滿意為衡量的根本標準,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終將跨過這些“坎”。所幸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並積極行動,注意將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加強項目設施的運行、維護和管理之路,引入市場化運營模式,探索創新項目管護機制,確保民生工程項目持久發揮效益。(馮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