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管理座談會在京召開,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在會上強調,淤地壩是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關鍵措施。建設淤地壩,發揮攔沙淤地功能,對減少入黃泥沙,增加農田面積,促進當地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改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指出:黃土高原淤地壩數量大、隱患多,特別是面對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極端災害性天氣突發多發的嚴峻形勢,各地要更加重視淤地壩的安全問題,統一認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淤地壩建設管理,深入研究當前淤地壩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促進淤地壩工程安全健康發展。水利部總工程師汪洪出席會議,水土保持司司長劉震主持會議。
劉寧指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極端災害性天氣突發多發,暴雨強度大、災害分佈廣、受災程度重,特別是中小河流、小型病險水庫等防洪度汛問題頻發。黃土高原已建成淤地壩9萬多座,其中骨幹壩5500多座。淤地壩安全與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息息相關。2009年,我部組織開展了黃土高原淤地壩安全大檢查專項行動,嚴查淤地壩存在的安全隱患。為確保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和淤地壩運行安全,必須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淤地壩建設管理。一是統一認識,樹立淤地壩安全第一的思想。各級水利水保部門對淤地壩要有安全第一意識,不能存在僥倖心裏,不能因效益顯著而忽視安全,要把淤地壩安全作為水土保持的一項長期工作,抓緊、抓實、抓好。二是各地要重視病險淤地壩的除險加固工作。對2009年我部組織開展的淤地壩安全大檢查專項行動中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工程,特別是工程下游有村莊、學校、工礦、道路等重要基礎設施和居民的,潰壩後可能影響下游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骨幹壩和中型壩,各級政府及水利水保和防汛管理部門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進行維修加固,增設排洪設施,提高防洪標準,落實應急預案,確保工程和下游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同時,加快研究編制淤地壩的報廢、降等、限制運用等技術規程。不能及時除險加固的淤地壩,要減小規模,限制運用甚至空庫運用。對於損壞和衝缺的淤地壩,未經充分修復論證,原則上按報廢處理,並要切實採取措施,確保下游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三是進一步加強淤地壩的運行管理,嚴格按照"緩洪、攔泥、淤地"的"蓄渾排清"運用方式,不得作為水庫進行蓄水運用。要加強病險淤地壩的巡查和監測,對威脅到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病險壩,必須空庫運行。
汪洪就如何確保淤地壩安全,從前期工作、建設管理、運行管理、管理體制與機制以及有關技術標準的修訂等方面進行了總結講話。
會議討論了進一步加強淤地壩建設管理的一些規定和意見,研究了《水土保持治溝骨幹工程技術規範》修訂事宜。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上中游管理局,陜西、山西、甘肅、內蒙古以及在京有關部屬單位的代表分別在會上就當前淤地壩安全的認識、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發表了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