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各有關部門和受災市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救災復産和災後重建各項工作部署,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有力措施推進救災復産和災後重建工作。
救災復産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在前期已籌集2.4億元的基礎上,省財政又通過統籌預留救災資金、預算專項安排、爭取中央支持等方式,再籌集救災復産資金7400萬元,其中包括近期中央財政民政救災資金6000萬元(已從中安排災區群眾緊急轉移過渡性生活補助和因災死亡人員家屬撫慰金4500萬元,其餘1500萬元用於全倒戶補助)、水毀公路修復補助資金1100萬元、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資金250萬元以及衛生救災專項資金50萬元,上述新增資金已全部到位。截至9月30日12時,省財政已累計籌集救災復産資金3.14億元,已下達2.54億元(還有6000萬元全倒戶安置補助資金待核實情況後撥付)。
受災群眾臨時安置基本完成
民政部門繼續採取分散安置為主、集中安置為輔的方式,安置受災群眾近10萬人,其中高州、信宜共設置了53個集中安置點,安置受災群眾7000多人,通過搭建帳篷、臨時居住點、投親靠友等方式分散安置3萬多人,陽春採取分散安置方式安置3.9萬多人,基本保障了受災群眾的生活需求。同時,查災核災工作正緊張進行,省民政廳于9月29日再次派出工作組前往災區指導救災和核災工作,並將於10月5日起再派出多個工作組赴災區開展查災核災工作。部分災區及早謀劃,已制訂重建方案,開展規劃選址,並開始恢復重建工作,陽春市八甲鎮已有58戶開工重建。
交通公路、電力等基礎設施基本搶通
經過交通公路部門連續10天奮戰,截至9月30日16時,全省149條水毀公路除高州X633縣道還有兩座橋未搶通外,基本已搶通,受阻的通行政村道路也已全部搶通,上述兩座橋預計10月1日晚上可搶通。下一步,省交通運輸廳將指導受災地區進一步開展受損道路、橋梁的修復加固工作,完善道路安全設施。
在供電方面,經廣東電網公司組織專業人員全力搶修,9月28日17時,已全面修復了受影響的電力設施,受災地區由廣東電網供電的所有用戶恢復了正常供電,此前部分未能通過大電網送電的村也實現了主網供電。
災區水質符合標準,衛生防疫情況保持正常
省環境保護廳繼續加密監測潰壩事件影響地區和高州水庫的水質監測,從監測結果看,前排河、黃華江有關指標符合地表水II類標準,未驗出氰化物。高州水庫水質總體保持在地表水II-III類標準以內,自來水廠取水口水質符合有關要求。
省衛生廳派駐災區的衛生防疫專家組繼續指導開展飲用水源和食品衛生監管、環境消殺、疾病監測防控、災情疫情評估等工作,並於9月29日再次向茂名市下撥一批消殺器械,向陽江市調撥一批紅眼病眼藥水。目前災區沒有發生傳染病流行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及時排查發現並妥善處置地質災害和水庫隱患
省國土資源廳組織2個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專家組開展的實地核查工作基本結束。省水利廳于9月29日上午再增派了3個水利專家工作組赴災區,指導水毀工程核查修復工作。
復産重建工作正全面開展
省府辦公廳按照汪洋書記、黃華華省長指示要求,于9月30日晚發出緊急通知,要求省各有關部門抓緊研究提出支持災區開展災後重建的政策建議,由省財政廳綜合研究提出我省總體方案于10月3日下午前報省政府。
省農業廳制定了《農業救災復産工作方案》,重點在修復水毀農田排灌設施、組織改種補種、防治災區動物疫病、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等方面開展工作;在此前派出4個工作組的基礎上,又派出了由廳領導帶隊的3個工作組趕赴災區,結合“雙到”工作和“安居工程”,指導協助災區住房重建;緊急向災區安排救災復産化肥38噸,指導災區開展農業復産。截至9月29日,茂名市已搶收農作物9225畝,搶種2100畝,改種2430畝,陽江市已完成全市23.22萬畝受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完成改種補種面積6300畝。
省國土資源廳于9月29日會同省地質局再增派技術力量前往災區,開展集中安置點和重建選址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並組成測繪技術骨幹隊伍24小時待命,隨時赴災區開展測繪工作。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已制定《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工作方案》、《房屋安全鑒定工作預案》、《災區水廠水質監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目前信宜災區的房屋安全鑒定工作基本完成,有關技術人員已轉赴高州開展房屋安全鑒定工作,預計2-3天可完成全部鑒定。該廳組建了8個房屋安全鑒定支援小組隨時待命,根據需要赴災區開展鑒定工作。目前,該廳初定先在高州馬貴鎮、大坡鎮開展首批恢復重建規劃工作,並組建了39人的規劃工作組擬於10月2日進駐上述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