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良好,服務貿易穩步發展,貿易規模迅速擴大,服務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中國服務貿易在全球地位快速上升。進入新世紀,中國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日益複雜,國民經濟發展進入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日益緊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首次專節規定服務貿易發展工作,把發展服務貿易確立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內容。按照“十一五”的統一部署,商務部制訂了《服務貿易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並會同各部門、各地區認真組織落實,建立健全服務貿易管理機制,完善服務貿易政策措施,有序推進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大力開展服務貿易促進工作,努力擴大服務出口,積極支持服務企業“走出去”,為“十二五”時期服務貿易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我國向服務貿易大國邁進
“十一五”以來,我國服務貿易保持穩健發展,對外開放有序推進,貿易規模增長迅速,貿易結構逐步優化,國際地位不斷上升,已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的重要國家。
(一)服務貿易規模迅速擴大
2005—2009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571億美元增長到2868億美元,增長了約1.8倍,年均增長16.2%。其中,服務出口年均增長14.9%,是同期全球服務出口平均增速(7%)的兩倍。我國服務出口的世界排名從2005年的第八位升至2009年的第五位。2010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大幅增長,總額為1656億美元,同比增長31.7%。但是,“十一五”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總體仍落後於貨物貿易,服務出口額佔對外貿易總出口的比重維持在9%左右,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二)服務貿易結構漸趨優化
“十一五”以來,我國旅遊、運輸等傳統行業在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中的佔比逐年下降,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諮詢等新興行業的佔比逐步上升。“十一五”之初,旅遊、運輸等傳統服務貿易佔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接近七成,保險等新興行業服務貿易所佔份額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近年來,新興行業服務出口的比重逐漸上升,佔服務出口總額的近一半。
(三)重點領域服務出口取得顯著成效
“十一五”以來,我國綜合考慮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國際市場需求前景、服務出口部門的發展潛力及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程度等因素,按照“繼續鞏固、積極推進、重點培育”三個層次推動服務出口,成效顯著。一是運輸、旅遊、建築等行業在服務貿易中的規模優勢繼續鞏固,貿易效益逐步提升。2009年,我國運輸出口236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53.2%;旅遊出口397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35.5%;建築服務出口95億美元,是2005年建築服務出口的3.66倍,年均增長38.4%,佔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從3.5%提高到7.4%。2009年,儘管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我國建築服務貿易順差仍達到36億美元。二是積極推進文化、廣播影視、教育、中醫藥服務等有中國特色的服務出口,出口潛力得到進一步發掘。我國文化服務出口起步較晚,但數量增速快,內涵逐步深化,海外市場日漸擴大。近年來,我國圍繞遊戲、動漫、文藝演出等行業,針對重點企業落實支持政策,積極開展重點國別促進活動,文化出口績效日益提升。我國教育機構在境外辦學、來華留學教育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三是重點培育電信、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版、傳媒、諮詢等現代服務貿易。2005-2009年,電信服務增長迅速,出口從4.85億美元增加到12億美元,年均增長25.4%;金融服務出口從1.45億美元增加到4億美元,年均增長28.9%;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18.4億美元增加到65億美元,年均增長37.1%,順差規模大幅增長。
(四)服務業對外開放有序推進,我國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爭奪的熱點地區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按照承諾逐步取消服務領域對外資在地域、股權和業務範圍等方面的限制,服務貿易各領域實際利用外資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五)“走出去”戰略穩步推進,境外商業存在增長迅速,在對外投資中的比重快速上升
我國境外商業存在的服務出口剛剛起步,但增長迅速。2005—2009年,佔服務業對外投資主導地位的新興服務業高速增長。2009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達204.7億美元(比2005年翻了兩番),佔2009年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36.2%。
二、服務貿易制度不斷完善
(一)服務貿易管理機制更加健全
“十一五”期間,我國初步建立起專門的服務貿易管理機制和促進體系,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一是確立了服務貿易發展工作的管理機制。2006年,商務部成立服務貿易司,專門負責牽頭擬訂服務貿易發展規劃、促進服務出口規劃與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服務貿易促進和服務貿易統計工作,此外,還負責擬訂技術貿易政策和對技術進出口進行管理。
二是建立了服務貿易發展工作的部際聯絡機制。2007年,商務部牽頭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文化部等34個部門建立了服務貿易跨部門聯絡機制。2007年,又成立了由商務部、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等部門和單位組成的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相關工作部際聯絡機制,進一步加強文化出口促進工作。
三是強化了對地方服務貿易發展工作的指導和聯絡機制。2008年,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上海市服務貿易發展的合作協議》,鼓勵國家服務貿易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試。目前,商務部已經指導上海研究制定《上海服務貿易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關於促進上海服務貿易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近期,還將指導和幫助新疆研究制訂《新疆自治區服務貿易發展規劃》。此外,國家已認定北京、天津、上海等21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給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四是建立和完善與國際組織、外國政府的工作聯絡機制。“十一五”以來,我國與歐盟建立了服務貿易工作部門對話機制,與六大國際組織和美、英、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建立了工作聯絡。我國駐外使領館和經商機構在促進服務貿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服務貿易促進體系更加完善
服務貿易領域的社會仲介組織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2007年,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務部會同各相關部門組成了中國服務貿易協會指導委員會。2008年、2009年,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分別成立了通信與信息服務貿易專業委員會、文化貿易專業委員會等專業委員會,有利於促進重點領域服務貿易的發展。
服務貿易信息服務工作紮實推進。2006年,商務部設立“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提供國內外服務貿易發展動態、政策法規、服務貿易專題研究、最新統計分析、企業數據庫和市場供求等信息。近年來,網站對外宣傳力度不斷加強,網站的交易促成功能、對外交流與合作功能、與企業和地方的聯絡功能不斷強化,正逐漸成為服務貿易領域政府提供信息服務、促進國際交流、企業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
服務貿易交流交易平臺進一步拓展。2007年、2009年,我國成功舉辦兩屆中國服務貿易大會,對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還陸續舉辦數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中國(大連)國際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中國(香港)國際服務貿易洽談會等大型展會,在服務貿易領域逐步形成了覆蓋面廣、重點突出的會展格局。
(三)服務貿易基礎工作更加鞏固
一是建立和完善服務貿易統計制度和體系。2007年,商務部、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國際服務貿易統計制度》;中國服務貿易統計數據庫建立。2010年,商務部、國家統計局聯合修訂《國際服務貿易統計制度》,使統計內容更加全面,能夠覆蓋世貿組織的四種服務貿易提供模式,服務進出口數據採集由使用部門數據改為綜合利用企業調查數據、相關部門資料以及其他統計資料,可以為國家制定服務貿易政策、進行對外談判、檢測企業運行情況提供更有效的數據支持。目前,商務部等部門正著手組織落實新版《國際服務貿易統計制度》,研究制定《服務貿易統計管理辦法》,探索建立以企業調查為基礎的服務貿易統計體系。
二是服務貿易發展與促進的理論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服務貿易政策制訂提供了重要的借鑒。2006年以來,商務部牽頭完成了大量的服務貿易發展理論和政策問題研究,內容涉及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調發展、擴大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的思路與對策、服務貿易促進立法、提升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建立和完善中國服務貿易統計體系、推動中國文化出口、提高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戰略、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發展、中國軟體出口的戰略選擇和政策措施、中國軟體園區出口能力建設、中國動漫出口形勢及政策、建立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促進體系等等;組織翻譯部分國家服務貿易相關法律法規;積極開展月報、快報、年度報告、《服務貿易簡報》、《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中國軟體出口發展報告》等的編撰工作。2006年以來,商務部每年發佈《服務貿易發展報告》,全面分析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發展情況。
三是進一步加強服務貿易工作隊伍建設。2006年以來,商務部組織落實“人才強商”工程,每年組織地方商務系統開展服務貿易綜合知識、統計分析、重點領域服務出口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業務培訓,提高了全國商務系統服務貿易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
三、服務貿易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一)保障服務貿易發展的法律體制進一步健全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及時修訂各服務行業立法,確保相關法律法規與WTO規則接軌。近年來,商務部陸續修訂了技術進出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以加大技術貿易促進力度。目前,商務部等部門正在研究制訂《服務貿易促進條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促進條例》等法規草案,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立法保障。
(二)鼓勵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 “十一五”以來,國務院陸續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等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夯實服務業産業基礎、促進服務貿易發展創造了政策環境。各服務行業主管部門邁出改革開放的新步伐,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電信企業調整重組、文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及稅收、價格、收費等方面的改革穩步推進,對突破服務業體制機制約束、加快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産生了積極作用。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服務貿易“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商務部關於加強服務貿易工作的指導意見》等重要的政策文件,制定(修訂)了技術進出口、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等方面的指導目錄,在會計、信息服務、文化出口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服務貿易促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和深化。各地也加大了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多省(區、市)出臺了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文件,上海專門就服務貿易發展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
(三)服務業對外開放新格局初步形成,服務貿易交流與合作渠道進一步拓展
“十一五”以來,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服務貿易協定(GATS)框架下的服務業對外開放有序推進。目前,中國在航運、公路運輸、旅遊、計算機與信息服務、建築服務、廣告、文化、法律等領域的開放承諾都已兌現。在金融領域,保險業基本實現全面對外開放;外資銀行在中國發展已經實現了由“分行主導”向“法人主導”的平穩過渡;在全部兌現證券業開放承諾的同時,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2008年超出對WTO的承諾,允許符合條件的合資證券公司擴大業務範圍。
自由貿易區(FTA)框架下的服務貿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自由貿易區是推進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策略選擇。在中國對外商談的自貿區協議中,均包括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內容。中國還與其中部分國家(地區)簽署了專門的服務貿易協議。2007年1月,中國與東盟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2008年4月,中智雙方正式簽署了《中智自貿協定關於服務貿易的補充協定》。2009年2月,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了《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定》。
對港澳臺服務貿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2003年,中央政府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分別簽署了《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2004年以來又簽署了六個《補充協議》,目前均已實施。由於港澳都是典型的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體,在服務業方面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服務貿易成為CEPA及其補充協議的核心內容。2010年6月,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內容涵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9月12日,ECFA正式開始實施。
“十二五”時期,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將繼續穩步擴大;結構將漸趨優化,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和高附加值現代服務貿易佔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將顯著提高;區域服務貿易發展將漸趨協調;國際競爭力將不斷增強;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也將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