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圍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緩解交通擁堵壓力”主題進行專題調研,並出席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二期工程開工儀式。劉淇強調,要創新思路,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深入挖潛,共同努力,為緩解交通擁堵、方便市民出行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近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全面提速,進入了網絡化運營時代。劉淇、郭金龍來到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詳細了解該中心一期項目運行、軌道交通佈局、緊急情況處置、路網信息匯總等情況。劉淇十分關注軌道交通建設中土地節約利用問題,指出,要通過立體化建設車輛段等方式,盡力節約土地,提高利用率,不斷增強車輛段同時為多條線路服務的能力,實現資源共享。
軌道交通指揮大廳堪稱軌道交通系統的“心臟”。在巨大的屏幕上,一條條顏色各異的波浪線,一個個有序移動的小方框,一張張密如蛛網的線路圖,把全市軌道線路的實時客流、列車運行和試運行等情況,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劉淇結合大屏幕,詳細了解了既有軌道線路運行情況和即將於年底開通的大興線、亦莊線、房山線、昌平線、15號線一期並網運行準備情況。屆時,北京市軌道交通里程將從228公里增至336公里。
隨後,劉淇、郭金龍在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二期工程開工儀式上,共同觸摸電子球,伴著響徹天際的施工機械鳴笛聲,工程建設正式啟動。該工程的建設,將解決2020年前線網內全部規劃線路的控制中心問題,確保軌道交通路網調度指揮中樞的可靠運行,實現世界最大的聯網收費系統安全、穩定,以及軌道交通各類信息的一體化整合、存儲與分析。副市長黃衛講話説,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大力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增強既有線路的運輸能力,提高安全服務水平,高水平、高質量建設指揮中心二期工程,為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人文、科技、綠色特徵的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緩解交通擁堵,北京正在向地下挖潛力。在西城區金融街區域,一條2.3公里長的地下交通環廊,將11座大廈的8000個地下車位連接在一起,為該區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進出通道,實現了地面、地下車輛分流。此舉,預計可削減約15%的地面交通壓力。在明亮的地下交通環廊現場,劉淇、郭金龍聽取了全市地下交通工程建設情況彙報,乘車察看了金融街地下交通系統建設情況。如今,中關村西區、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也已建成地下交通環廊,有效緩解了各自區域的交通擁堵壓力。此外,北京市還計劃在CBD、麗澤商務區建設地下交通系統。
郭金龍講話説,緩解交通擁堵是北京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要進一步挖掘既有地下交通資源的潛力,發揮好地下交通環廊的功能和作用。要把金融街地下交通系統建設納入到全市疏堵整體方案中研究,明確市、區兩級職責,把這項民生工程建設好,為緩解交通擁堵做出貢獻。
劉淇在講話中強調,加強地下交通系統的規劃、建設是北京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戰略。要在現有的工作基礎上,根據區域發展建設的實際,進一步把金融街、中關村西區、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地下交通系統建設好、完善好。要結合“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進一步研究和做好地下交通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等各項工作。西城區建設綠地地下人行走廊的思路給人以啟發。我們要努力探索和實現對綠地的綜合利用、“一地兩用”,即,在保留地面綠地的同時,增加地下的停車場或交通道路等公共設施數量。各部門、各區縣要創新思路,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深入挖潛,共同努力,為緩解交通擁堵、方便市民出行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北京市領導吉林、李士祥、陳剛,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參加。(記者 徐飛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