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雲南多種模式探路 為中低産林地改造拓展新天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01日   來源:雲南日報

    僅僅一個夏秋,5片萬畝連片、20多片千畝連片的核桃、楊梅、枇杷、竹子等作物使石屏縣昔日的低産低效林變得蔥蘢勃發。相鄰的建水縣,以“林農用林地入股,公司投資經營,收益共享”的方式,改造中低産林地2萬畝,承載起3萬多林農增收致富的夢想。

    這個夏秋,雲南的山林不再靜悄悄,持續升溫的中低産林改造熱潮在山鄉蔓延。截至10月20日,全省共投入資金4.76億元,完成中低産林改造186萬畝,佔年度計劃200萬畝的93%。昔日“遠看都是樹,近看不中用”的窮山,正被連片的核桃、油茶、澳洲堅果、花椒、楊梅、枇杷等特色經濟林果取代,成為大山深處明天的財富洼地。

    3.64億畝的林業用地是我省最大的資源優勢,但這滿目綠色中,中低産林面積卻高達7470萬畝。“大資源、低效益”的森林資源現狀,讓廣大林農“守著青山討飯吃”。激活山區經濟,“潛力在山,希望在林,活力在中低産林改造”,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解放林業生産力;同時更把長遠發展的目光投向了亟須改造的6000萬畝中低産林地,吹響了我省林業增長方式由數量擴展向數量、質量和效益並重轉變的號角。

    隨即,各地像抓林改一樣抓中低産林改造,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有關部門全力推進、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全省中低産林改造很快形成了高位推動的態勢。從改造規劃到資金籌措、龍頭培育、群眾發動,所有關鍵環節都有領導幹部靠前指揮,真抓實幹。中低産林改造成為這個夏秋的“熱詞”。

    確保改造質量,規劃編制自下而上穩步展開。改造的目標、標準、範圍、措施囊括其中,因地制宜、步驟清晰的中低産林改造路線圖,將引領中低産林改造到達希望的彼岸。目前,全省已有14個州市完成規劃編制,規劃改造面積達6600多萬畝。

    錢從哪來?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借鑒。各地發揮政府引導力、釋放市場驅動力、調動群眾創造力,“三力”迸發,拓寬投融資渠道。省裏整合國家森林撫育試點補貼資金1.1億元,省級財政專項資金1.05億元,地方財政專項資金2700萬元,帶動龍頭企業和林農分別投資1.6億元和7400萬元參與中低産林改造,全省投入中低産林改造的資金達到4.76億元。

    多元投入的格局在破解資金難題的同時,更為中低産林改造注入了機制活力。

    放開試,大膽闖,多種模式試水探路,為中低産林地改造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轉機制,鼓勵和引導林農通過承包、租賃、聯營、轉讓等形式,依法合理流轉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由龍頭企業與林農結成利益共同體,雲嶺山鄉,形成了龍頭帶大戶、大戶促千家,整體推進、家家受益的中低産林改造熱潮。馬龍縣引進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金2.8億元,以小蠹蟲危害嚴重、無培育前途的雲南松林地為改造對象,伐除蟲害木,保留闊葉林,建起了13460畝園林綠化苗木基地,改造低次林9000畝。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依託泰興林等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合作協議,改造中低産林,所得收益按6:4的比例分成,農戶既是股東,又可打工掙錢,參與中低産林改造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廣袤山鄉到處呈現出農民主體、企業主力,千畝甚至萬畝連片,大規模、高規格改造中低産林的火熱場面。(記者 張 銳) 

 
 
 相關鏈結
· 雲南省計劃用10年時間改造6000萬畝中低産林
· 雲南不斷創新機制 多渠道融資推進中低産林改造
· 激發山林的活力—雲南穩步推進中低産林改造綜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