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遭受了幾十年一遇的乾旱,持續的旱情牽動著産業技術體系專家的心。7日上午,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小麥産業技術體系專家于振文院士,實地考察了泰安市大汶口鎮東吳村高産田、肥城市汶陽鎮賈北村高産田、儀陽鎮山區麥田的旱情。每到一地,他都用隨身攜帶的小鐵鏟挖出小麥根部的土壤,分析土壤濕度,觀察小麥根孽情況,提出抗旱指導措施。
于振文告訴當地科技人員,要“科學抗旱,分類管理、促弱控旺,鎮壓劃鋤、促根壯蘗”,當前抗旱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及早搞好旱情嚴重麥田的澆水保苗;二是旱地麥田早春鎮壓提墑;三是突出搞好水澆麥田的分類管理。對於沒澆越冬水,受旱嚴重,分蘗節處於幹土層中,次生根長不出來或很短,出現點片黃苗或死苗的麥田,要把澆好“保苗水、促苗壯”作為春季田間管理的首要措施抓緊抓好。要及早動手,澆好“保苗水”。對於因旱而嚴重影響小麥正常生長的地塊,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在3℃、白天澆水後能較快滲下時,要抓緊澆水保苗,時間越早越好。對於因旱受凍黃苗、死苗或脫肥麥田,要結合澆水每畝施用10公斤左右尿素,並適量增施磷酸二銨,促進次生根噴出,增加春季分蘗增生,提高分蘗成穗率。要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每畝灌水40立方。澆水後地表墑情適宜時要及時劃鋤,破除板結,疏鬆土壤,保墑增溫,促進根係和分蘗生長。
對於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于振文提出,要將鎮壓提墑做為春季麥田管理的重點措施。麥田鎮壓後,土壤中毛細管形成,深層的土壤水分沿毛細管上升至土壤上層,有利於滋潤根係生長,提高小麥抗旱能力。同時,趁早春土壤返漿或下小雨後,用化肥耬施入氮肥,對增加畝穗數和穗粒數、提高粒重、增加産量有突出的效果。一般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對底肥沒施磷肥的要配施磷酸二銨。
對於水澆麥田可按照先管三類麥田,再管二類麥田,最後管一類麥田的順序管理:以促為主,搞好三類麥田的肥水管理。三類麥田每畝總莖數小于45萬,多屬於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應以促為主。春季追肥應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溫穩定於5℃時開始追肥澆水,每畝施用5至7公斤尿素和適量的磷酸二銨,促進春季分蘗,鞏固冬前分蘗,以增加畝穗數。第二次在在拔節中期施肥,提高穗粒數。促控結合,搞好二類麥田的肥水管理。二類麥田每畝總莖數45至60萬。春季肥水管理的重點是鞏固冬前分蘗,適當促進春季分蘗發生,提高分蘗的成穗率。地力水平一般,畝莖數45-50萬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初期追肥澆水,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至15公斤;地力水平較高,畝莖數50至60萬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中期追肥澆水。控促結合,搞好一類麥田的肥水管理。一類麥田每畝總莖數60至80萬,屬於壯苗麥田,應控促結合,提高分蘗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要起身期噴施壯豐安等調節劑,縮短基部節間,控制植株旺長,促進根係下扎,防止生育後期倒伏。二要在小麥拔節期追肥澆水,畝追尿素12至15公斤。
離開時,于振文把他代表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連夜趕寫出來的《2011年全國小麥春季管理技術參考》資料留給了肥城市,用作該市小麥抗旱的材料。7日下午,于振文院士又匆匆趕到陵縣,陪同農業部長韓長賦考察小麥旱情,指導陵縣小麥抗旱。
2月6日至7日,是農曆大年初四至初五,玉米産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董樹亭教授會同小麥專家分別來到旱情嚴重泰安市岱岳區、曲阜市、肥城市、德州市陵縣農村的麥田,實地了解受災情況,與當地科技人員交談,分析苗情,指導科學抗旱。山東省小麥專家顧問團副團長王振林、山東農業大學科技處長米慶華一行,專程來到溫家寶總理視察過旱情的吳村鎮中心村東大嶺麥田,落實總理抗旱保豐收的要求,指導村民科學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