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國土資源部在京召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院士專家座談會。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國土資源部諮詢中心主任孟憲來出席會議。部有關司局、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及所屬研究所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徐紹史説,召開院士專家座談會,既是集思廣益的過程,也是充分論證的過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是用開放式的思想,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使我們的地質找礦工作既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也遵循地質工作規律。
在深入分析啟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背景、過程、意義、難點後,徐紹史強調,找礦突破一定要牢牢抓住三個關鍵環節:
一是基礎地質工作,即公益性地質工作。如果公益性地質工作基礎不夯實, 47片整裝勘查區也好,391個重點勘查區也好,都無從談起。基礎地質工作手段、技術和方法要不斷發展創新,綜合運用,同時部署;要加大基礎地質工作力度,大力提高基礎地質工作程度;要加強公益性隊伍建設,提高能力,推動工作。二是必須堅持市場運作。貫徹新機制,就是堅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來實現找礦突破。通過打造市場導向的制度平臺,吸引跨部門、跨行業多元的投入。三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地質工作有自己的一套規律,認識這個規律,掌握這個規律,要靠科技和人才。要充分發揮院士、專家作用,參與論證,指導組織實施。
會議由部地勘查司組織,中國地質學會承辦。圍繞當前地質找礦工作急需解決的理論和技術方法難題、急需推廣的技術方法及推廣的途徑、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過程中科技支撐作用如何發揮等議題,沈其韓、肖序常、李廷棟、趙鵬大、鄭綿平、陳毓川、任紀舜、盧耀如、裴榮富、翟裕生、楊文采等院士,吳福元、葉天竺、黃崇軻等專家,以及來自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吉林大學、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代表共30多人進行了深入討論,並提出建議:在實施找礦突破行動過程中,逐步完善理論先行、綜合信息、定量立體、聯合評價、工程驗證等方面的科技引領新機制;在加強基礎地質工作的過程,要進一步突出成礦理論、成礦規律的創新研究,適應綜合開發、産能轉化的要求,加強綜合調查評價工作的力度、適度開展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開發可行性評價研究;在調查評價方法技術手段應用上,要及時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調查評價要由傳統的二維模式向三維立體模式轉變;在理論研究、人才培養中,要樹立全球化的觀點,以達到在實現找礦突破目標的同時,實現地質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的目標,使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為我國由地質工作大國向地質工作強國飛躍的“助推器”;在協調配合上,通過建立地質院校與生産部門的雙向聘用制度,促進院校科研人員進入到找礦突破主戰場,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加強管、産、學、研、用間的有機結合和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