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歷時一年多時間編撰的 《上海市依法行政狀況報告(2004—2009)》正式發佈。市政府法制辦主任劉華介紹,該報告是上海第一次以白皮書形式發佈的反映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重要文件。在省級政府中,以白皮書形式反映依法行政的成就與不足,也是一個創新舉措。
白皮書分總報告、六個專題報告及四份評估報告,對本市依法行政狀況做全面反映。此次發佈的是總報告,整個系列成果將於近期公開出版。
劉華介紹,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的七大主要任務,白皮書梳理了2004年至2009年本市依法行政工作狀況——
政府職能方面。截至2009年底,本市各級政府的機構改革已基本完成;政企、政事、政資、政社分開不斷推進;政府履行市場監管、公共服務職能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完善。
行政立法方面。五年來,市政府提交並獲得審議通過的法規議案共52件,市政府制定、修訂、廢止規章共206件。
行政決策方面。市、區縣兩級政府加強行政決策制度規範建設,建立行政決策的規則和程序。
行政執法方面。實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建立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在相關領域實行跨部門綜合執法及部門內綜合執法;不斷規範行政執法程序;探索行政執法爭議協調機制。
社會矛盾化解方面。探索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初步構建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聯動機制;基本形成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行政監督方面。各級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法院監督;完善行政復議工作制度;加大監察和審計等機關專門監督力度;發揮群眾舉報和新聞輿論監督。
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方面。建立領導幹部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執法人員培訓考核等制度;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建設。
白皮書同時披露,以公眾、企業和律師為對象的依法行政狀況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三者滿意度總評分分別為80.7分、78.08分和85.44分。同時,行政部門以“制度健全度、公眾參與度、信息透明度、行為規範度、高效便民度、行為問責度”為六大測評指標,得出的自評分為78.1分。
總報告在25日解放日報、“中國上海”門戶網站、上海政府法制信息網、東方網刊載。據悉,今後,市政府將定期編制並向社會發佈依法行政白皮書。(記者 陸一波)
政府形象日趨開放透明——透過白皮書看上海依法行政
《上海市依法行政狀況報告(2004—2009)》一經發佈,便引起法律界人士高度關注。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長楊寅表示,此舉不僅直接展示了上海的法治環境,更向國內外展現了上海日趨開放、透明的政府形象,並將進一步發揮促進政府依法行政的後續意義。
從內部考核到主動公開
為何使用白皮書形式?楊寅説,由政府或其他組織正式發佈的有關重大事務報告,俗稱白皮書。在不少國家,政府發佈報告時使用白皮書已基本成為慣例。“官方解説”的性質,使它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有助於市民更了解政府、國內外更了解上海。
市政府法制辦主任劉華進一步解釋,早在2003年2月,市政府就提出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次年,國務院發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提出十年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任務。此次發佈依法行政白皮書,相當於上海法治政府建設的一份“中期報告”。
“過去,推動依法行政更多地依靠內部總結與考核,缺少與社會公眾的溝通,無形中疏離了依法行政與公眾的關係。”劉華説,白皮書更多聚焦市民想了解、想參與、想監督的問題,主動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開放與透明是推進依法行政的最好路徑。”
勾勒“法治政府”進程
對於上海依法行政總體狀況,白皮書給出如下評價:
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行政立法質量逐步提高,行政決策制度逐步完善,行政執法工作逐步規範,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基本形成,行政監督進一步強化,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進一步增強。
其中,政府職能轉變備受關注。白皮書披露,目前,上海各級政府部門正逐步從市場領域退出,把更多精力放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截至2009年,第一批17個市政府部門和機構所屬的20個企業已完成脫鉤劃轉,涉及國有權益約104億元;有300多家經營性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220家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企業協會與行政機關實行機構、人員、財務、資産四分開……
“這標誌著政企、政事、政資、政社分開,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法律專家指出。此外,上海不斷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推進告知承諾和並聯審批制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及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這些務實、有效、創新之舉,都表明上海正朝著‘全國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和行政收費最少的行政區之一’目標而努力。”
“白皮書也不回避問題。蓮花河畔景苑倒樓事故、大型施工車惡性事故頻發、‘釣魚執法’等,凡是依法行政中暴露出的問題和不足,都做了客觀反映。”楊寅坦言,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在推進依法行政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關鍵是要從中獲取經驗和警省,“務實坦誠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立場和態度。”
“白皮書為政府依法行政狀況的縱向比較提供了條件,勾勒了上海法治政府建設的進程。”市人大代表、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厲明這樣理解。
離“法治環境最好地區”還有多遠
白皮書首次引入第三方評估模式,對本市依法行政狀況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反映了不同社會群體對依法行政狀況的切實感受,真實客觀。”劉華認為,這樣的結果增強了白皮書的公信力,也為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提出了社會的要求。
厲明直言:“上海是一個有著法治傳統的城市,但離 ‘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還有一定距離。”他認為,加強依法行政,關鍵還要繼續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強化優化公共服務。政府“該管的要管好,該放手的要放手”,應更關注公共服務的投入,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應對新形勢、新要求,政府要改變管理手段和路徑的慣性與依賴。”
“依法行政中的某些問題反映出來的是症狀,癥結卻在行政決策過程中。”楊寅指出,依法行政必須完善行政決策制度,健全並落實政府決策合法性審查、專家論證、社會公示和聽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決定等制度,建立重大決策跟蹤反饋和評估制度,逐步強化決策責任追究,促進民主科學決策,提高決策水平。
白皮書還從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加大行政監督力度、加強廉政建設等六個方面,指明了今後推進依法行政的著力點。專家們不約而同地認為,這些都是目前依法行政中存在的薄弱點,需要“知不足,然後能自反”。(記者 陸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