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一行在陜西調研大遺址保護工作,與陜西省政府、省文物局和西安市政府及相關行政、部門、單位負責人召開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工作座談會。
單霽翔在座談時指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過程應該是確立科學保護理念、揭示文化遺産價值和實現遺址整體保護的過程,是推動考古學科發展、普及公共考古知識和整合文化遺産資源的過程,是創新保護展示理念、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和形成優美生態環境的過程,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眾現實生活和動員各界參與保護的過程。
單霽翔指出,漢長安城遺址規模宏大、保存完整、遺存豐富、文化含量高,是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歷史文化遺産,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十一五”期間全國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之一,已經納入中國和中亞五國跨國聯合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預備項目、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國家文物局和陜西省政府將建設漢長安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作為“十二五”時期一個重點文物保護項目,陜西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並啟動了漢長安城遺址整體保護和利用工作。
單霽翔表示,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是“十二五”期間西安片區大遺址保護的重點工程,在共建協議框架下加大對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資金、人員、項目、政策方面予以適當傾斜;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加強與陜西省、西安市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絡,進一步做好對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項目的指導和管理,及時處理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單霽翔希望陜西省、市、區各級政府和文物、規劃、土地等部門樹立科學的保護理念,多方徵求專家和社會各界意見,準確把握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定位,全面揭示文化遺産價值。要努力實現遺址的整體保護,特別是保護漢長安城遺址的文化生態環境;要按照《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和《合作共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框架協議》有序開展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及相關保護、展示工程;要加強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充分吸取近年來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經驗,創新保護機制,建立國家級西安大遺址保護特區,探索和實踐大遺址保護管理模式,彰顯陜西在大遺址保護方面的表率作用,讓西安大遺址保護片區真正成為具有全國乃至世界示範意義的成功典範。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陜西省計劃進一步做好漢長安城遺址核心區土地回收、村莊搬遷和居民安置工作,實施遺址本體保護工程,基本完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該項目核心區域涉及面積36平方公里、55個村莊和5萬居民。這些建設必將帶動漢長安城遺址和陜西省、西安市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使包括漢長安城遺址在內的大遺址成為地區文化深厚、生態優美、生活舒適、極具産業活力的城市綜合區域。
會上,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姚超英代表省政府作了表態發言,西安市政府作了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工作彙報,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關強和相關單位、專家發表了意見。座談會由陜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