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江蘇率先試點有聲數據庫建設:讓方言文化跨時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10日 09時37分   來源:新華日報

    教育部、國家語委4月7日在南京召開的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試點工作總結會傳出消息:全國最先試點方言“有聲庫存”的江蘇省,已將蘇州、南通、南京、揚州、泰州地區15個縣、市、區的方言原汁原味地永久庫存——只要點擊新開通的“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江蘇庫)展示網”,就可以跨越時空,聽這些地方的人講方言;2013年,這一有聲數據庫將覆蓋全省。

    方言“有聲庫存”,江蘇第一個出手

    江蘇跨江臨海,方言豐富,以方言為載體的眾多口頭文化聞名遐邇。2009年10月,江蘇省啟動“江蘇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在國家庫的基礎上增錄了“地方口頭文化”資料,包括地方戲曲、民歌、童謠等。從2009年起,省財政每年新增上百萬元專項經費。

    業內人士介紹,漢語方言通常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各方言區內又分佈著若干“次方言”和“土語”。“流經江蘇的長江、淮河,把江蘇省分為吳方言、江淮官話、中原官話三個方言區。”省教育廳語言文字工作處處長趙曉群告訴記者,大致而言,長江以南是吳方言區,長江以北至淮河兩岸是江淮官話方言區,淮河以北約100公里外是中原官話方言區。全省使用吳方言的人數接近總人數的25%,使用江淮官話的人數接近57%,使用中原官話的人數約佔18%。

    362位報名者中選出6名“發音人”

    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原則上實行“一縣一點”,調查採錄1000個單字語音、1200個詞彙、50條語法及規定話語、自選話語等有聲語料,經過科學整理加工,長期保存,以便將來深入研究和開發利用。

    蘇州,是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首批試點地區,對試點的認識更深一層。“吳方言是幾千年吳文化的重要承續載體,也是現今評彈、崑曲等諸多本土藝術的獨特表演用語,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蘇州市教育局副局長侯大康介紹,在人口大遷徙、族群大融合、語言大滲透的今天,有聲數據庫的建設,不僅可以保留下現今最本色的吳語資源,更重要的是建立起蘇州方言的基因庫,讓最具特色的吳文化不致消亡,讓世上最美的“吳儂軟語”原汁原味地得以傳承。

    “選擇純正的方言發音人,是關鍵環節之一。”侯大康説,為了遴選當下最具代表性的發音人,蘇州想出了“海選”的招數,一週內有362名市民報名,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錄音篩選、入圍者面試、課題組專家集體研究等幾道關口,最後,確定了6名正式發音人。

    “角逐而成為發音人,不等於就萬事大吉了。”63歲的許祥祓是揚州話發音人,入選後根據漢語方言和地方普通話調查表作錄音準備,“調查表翻閱了不下100次,為了記好一個字的發音,有時要讀幾十遍。”

    1000年後可聽現今“地道方言”

    江蘇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已具雛形,現在收錄進去15個調查點的文字、聲音、視頻資料。

    8日下午,記者登陸新開通的“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江蘇庫)展示網”,感受其獨特的方言文化魅力:首頁分設字庫、詞庫、句庫、話語庫、地方普通話庫、地方口頭文化庫計6大庫。隨便點開哪個“庫”,都可以聽到15個不同地方的口音,比如,“小張昨天釣了一條大魚,我沒有釣到魚”這句話,既可以聽到“老蘇州”方言怎麼説,也可以聽到常熟、昆山、張家港、太倉、吳江方言怎麼説,還可以聽到南通、南京、揚州、泰州各調查點方言怎麼説,“南腔北調”讓人忍俊不禁。

    點開“地方口頭文化庫”,則可以充分領略地方文化的魅力:蘇州評彈、昆劇、揚劇、錫劇、淮劇、揚州評話的選段,任你挑選。記者點了《牡丹亭·遊園》,“吳儂軟語”伴著視頻頓時出現,賞目悅耳。

    “人的聲音,稍縱即逝。過去,由於條件限制,保存語言只能用專業符號國際音標,原汁原味的聲音很難保存。而今,江蘇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裏,文字、聲音、視頻兼備,加上系統規範的數據庫模式,100年、1000年後,乃至更長的時間,都可以聽到現今的原汁原味的方言土語,不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了解地方文化,所以,有聲數據庫建設是開創性的,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孫華先感言。(記者 蔣廷玉)

 
 
 相關鏈結
· 廣電總局辦公廳關於嚴格控制電視劇使用方言的通知
· 《漢語方言地圖集》出版
· 我國首部《漢語方言地圖集》出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